另一次,老媽用台語對老爸說著:
「聽人家講山佳“那個老師”他家被賊仔闖進,
把他們家的人殺死了!」
老爸好像臉色一沉的反問:
「你怎麼知道的?」
三條魚只覺得老媽的語氣非常詭異,講的內容很恐怖,
後面的對話就不記得了,只是心裡感到非常困惑:
「“那個老師”是誰?」
﹝以上參見《誰是兇手》之九、之十﹞
民國六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山佳國小許秀吟導師回給我的信,重新打字如下:
承億小朋友:
知道你功課或第一甚喜,本校新來老師獲被殺,
校內很忙,星期日〈一號〉要到台北殯儀館送葬,
沒辦法與你見面,
可否下次有機會到你家去看你,
知上進的小朋友將來定有很大的成就。
心情煩,下次談,祝
學業進步
師秀吟草上 64.5.31
黃色網底的字是原本的信中被劃掉的,
或許是筆誤,或許認為失言。﹝以上參見《誰死了?誰殺人?》之一 ﹞
許秀吟導師的回信,表面文字的底下充滿沒有明說的訊息,
民國六十四年的國小老師,大概相當今天高中老師的社會地位,
第一個問題是她的信中充滿莫名的恐慌:
寫錯字又劃掉,信件的字跡潦草,
這封信是五月三十一日寫的,
信中提到「星期日〈一號〉要到台北殯儀館送葬」,
那就是隔天啊?需要寫星期日、又寫一號嗎?
寫這封回信的許老師,慌到連時間和隔天要作的事都搞不清楚了。
第二個問題是信中提到「校內很忙」,
被人殺死的那個老師,該由家裡的人辦喪禮,干學校什麼事?
﹝以上參見《誰死了?誰殺人?》之二 ﹞
第三個問題是他的用字遣詞顯現出非比尋常的「客氣」,
「校內很忙,……沒辦法與你見面」,這很正常,
「下次有機會到你家去看你」,
一個老師沒必要對學生說這種客氣話,她後來也沒來過我家,
更何況,她寫了「可否」兩字,
似乎覺得不妥,又把它們刪掉,
“刪掉”,就代表自己認為那兩個字不妥當,
既然這樣,爲什麼會在慌亂狀況下寫出這兩個字?
“刪掉”的動作,明顯更增加這兩個字無比沉重的份量。
﹝以上參見《誰死了?誰殺人?》之六 ﹞
幾乎同一時間,三條魚收到山佳好友陳清輝的回信,
表面文字的底下,同樣充滿沒有明說的訊息:
「因為我沒空,所以一直沒回信。」
「我希望你們家裡的人多多來我家玩,
因為我的爸媽沒有空到你家去玩。」
一個小學生有什麼好忙?陳家又怎麼會沒空到我家?
應該是大人叫他這麼說,他就直接這麼寫了。
﹝信件 http://tw.myblog.yahoo.com/yahoo-3fish/article?mid=1330&next=1311&l=f&fid=1﹞
﹝以上參見《誰死了?誰殺人?》之三 ﹞
老媽、許老師、陳清輝,三個人不尋常的曖昧態度,
反映出某件不尋常的事已經發生了,
在三條魚的心中,所有的曖昧共同指向一個焦點:
「被殺的“那個老師”和我有什麼關係?」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