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神明
斯瓦米韋達
Om~ Om~ Om~
朋友們,我此刻身在恒河之濱,瑞悉克希的學院裡。這裡常常可以聽到對岸孔雀的鳴聲,大前天的夜裡,我還聽到對岸傳來野象的叫聲。現在是清晨四時,這個地方正滿佈著魅力。我不由得想起你們,希望和你們分享這一份寧靜,希望和你們分享一種生活的態度。
我要為你們介紹一個梵文名詞:vasudeva(內住神明),意思是住在我們之中的神明,住在我們之中的單一神明,住在裡面的神性。我們應該要遵循內住神明這個道理來生活。
我們倡導生活瑜伽化,要有意識地把瑜伽帶進自己的生活裡。瑜伽的修行有所謂的「八肢」(ashtanga),也就是瑜伽階梯上的八個步驟。第一步是「戒律」(yama),共有五種,是屬於心靈上的自律。其中,開宗明義的第一種戒律就是「非暴[1]」(ahimsa),我們應該把這個原則融入日常生活中。怎麼做?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你們分享。
內住神明的道理是,所有眾生內住的神明都是同一神明。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是要實踐的,不只是在嘴上說說而已。我們和眾生相互的關係,必須以這個道理為依歸。時下很流行講究生態保育:「啊,很多野生的品種都頻臨絕種的關頭,我們一定要保存地球的生物多元性。」為什麼?「因為這和人類自身的利益攸關,這麼做是符合人類的經濟利益。」這種論調是荒謬的。我們所以要從事生態保育,不應該是出於這種動機。
人類基於宗教或者是基於心靈的理由而禁止直接或者間接殺生,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無時不活在恐懼中。《瑜伽經》對於恐懼的定義是:「暴力」。我們所恐懼的,不是別人加諸於我們的暴力。我們恐懼,是因為明白我們自己內在有暴力的成分:「我心中知道自己曾經加害於眾生(眾生不限於人類),我傷過眾生,我是他們的死神。」我們無時無刻不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即使在你睡覺的時候,也正是數以千萬計生命的殺戮時刻,所以你的早餐才會有肉可吃。每天早上供應給你吃的,就是它們的屍體。那些生命在臨終時刻,口裡所發出最後的嘆息,和你在想到死亡時而顫栗的恐懼感,是一樣的。那,就是你在逃避的念頭。
前幾天我沿著恒河的岸邊散步,在附近村莊中遇見在遊蕩的羊群,我抱起一隻小羊,母羊也跑來和我打招呼。當時我心中想的是,怎麼會有人能忍心咬它、吃它呢?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在某些日子不吃肉的習俗,東方、西方都不例外。如果你不是吃素的人,就試著給自己做個規定,我在某段時間內,不食用任何被殺害而來的食物,連魚蝦也不例外。
我們先不談這是不是行善、是不是慈悲的問題。你吃素的原因是在於你體認到,眾生內住神明的一體性。殘害眾生的行為就是在殘害自己,就是自殺的行為,因為眾生也是我,都是那無所不至的大我。請你要記住這句話:殘害眾生就是自殺的行為,兩者沒有不同。我這一生從來沒有殺過一隻蒼蠅,蚊子是有的,我承認。我當然希望自己有天能達到瑜伽大師的修持境地,連蚊子都不會咬他們,所以也不用殺害蚊子。這不是神話,我親眼見過這樣的人。
也許有人會質疑,例如胡蘿蔔不也是生物嗎?為什麼吃胡蘿蔔就可以?我的回答是,讓我們先從牛、羊這些動物開始,等我們到了不用吃東西的地步,再來談植物。你大概見過胡蘿蔔是怎麼摘取來的,可是你去過屠宰場嗎?如果沒有,為什麼不去看一看?你看過了就知道吃胡蘿蔔和吃動物屍體有什麼不同了。
其次,我們要明白:一切的憤怒都是在對自己憤怒。憤怒是種自我挫折感的表現。當然,有所謂出於正義感的憤怒,有為了矯正別人過失而發的憤怒。但是我們此時先從簡單的小地方下手,暫時不要去解決那種道德困境的問題。讓我們先做個實驗,規定自己在未來一定的時間內,要保持著一種悅人的態度。這也不是什麼慈悲的行為,也不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如果眾生內在的神明都是同一神明,那我是在對誰發怒呢?你不時用這個問題來問自己,就可以對治自己暴力的衝動。所謂的暴力,包括心念和言語的暴力,例如提高音調的語氣就是種暴力,叫囂、跺地的行為當然是暴力。特別在這段時間內,練習去避免這樣的暴力。可是假如你有心理低落的問題,而且被診斷是由於壓抑憤怒情緒所引起的,那我就不建議你做這個實驗。我就只建議你觀想:眾生內在都有同一神明。
印度古代有位聖人名叫威亞薩,是史詩《摩訶波羅多》的作者。他的獨子舒卡德瓦,是已經開悟了的人,決定要捨棄世俗的一切,追尋終極的解脫,就離家出走。威亞薩非常不捨兒子,就追著他的獨子進入森林中,一路叫著:「舒卡德瓦!兒子!舒卡!」據經書記載,舒卡已經完全和內住神明融合為一,所以每一片草、每一顆樹、每一條藤蔓、每一朵花、每一座山、每個山谷、每條河流之中,都是他,所以遍山遍野都齊聲回應:「父親,我在這兒!」。這是多麼美的場景!
我們還沒有到達那個境地,但是總該踏出第一步。所以,第一,不要為了享受你的口欲而加害眾生,第二,不要拿眾生來出氣。這二種行為都是在踐踏你內住的神明。我從來就不同意所謂「適者生存」之類的理論,那些只是在給十八、十九世紀當時西方社會的暴力行為找個正當的藉口罷了,所以不要用這種論調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第三個實驗,也是我自己時常做的,就是在一定的期間內,決心在步行時,望著自己每一步踏腳的地方,小心不要踩到螞蟻或其他的昆蟲。印度的耆那教派就非常注重這樣的行持。我建議你在這段期間內,每天外出散步,注意自己踏腳之處。當你看見有蟲在你行進路線上,就要觀想自己和它的內住神明是同一的。我甚至會在袋中裝一些砂糖,看見螞蟻就彎腰撒些糖餵養它,視它們如家人。我告訴你,這樣小的行為就會在精神上帶給你很大的滿足感。你試試看,請不要做無謂的爭辯,就把這當作你生命中的實驗。
你知道,一旦開始遵循「非暴」的原則,你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嗎?它會幫你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恐懼死亡,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有這樣的想法:「我曾經加害於無數眾生,願我不會得報應。」請不要把這些建議當成死板的教條,要反思它們心靈上的意義,在實行起來才能拿捏好分寸。
印度的拉賈斯坦州是屬於沙漠地帶,但是在這大片沙漠中有些與外界隔離的地帶是有水源的,那裡長滿了樹,有許多稀有的動物。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信奉一種很少人知道的宗教,叫做「畢希諾」(Bishnoi),這個教派信奉的其中一個原旨是:「尊重一切生命」。在那裡的生活的人,很自然地認為自己和周遭的環境是一體的,所以形成了當地一種共生共榮的特殊生態環境,這才是生態保育應該有的態度。
當然,印度也不是沒有暴力的地方,媒體上常常有暴力事件的新聞。可是你知道,印度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人口是終生吃素的,也就是說有幾億人是完全吃素的。如果禽鳥在自家窗台上結巢,印度人絕不會趕它。像在瑞悉克希這種完全素食的地區,鳥類幾乎不懼怕人類。
讓你的愛流向一切眾生吧,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生命。實驗一下。讀讀聖人甘地的傳記。如果有人和你的立場是對立的,就為他的行為辯護,找出有利於他的理由。你和他,你和她,不過是同一個海洋中的二道波,是同一個太陽中的二道光,是同一堆火中的二條焰。細細思索一下這個道理,然後把這思緒變成一種態度,讓你的情操昇華,確實領悟到這整個宇宙是一體的。宇宙(universe),字面的意思就是uni+verse,是整合為一。有時候,世界之於我,就像是一篇詩。把你的生命變成一篇詩,把你的世界變成一篇詩。下決心去實驗一下,做了,你內心就會有股充實、滿足的感覺。
我時時在為你祈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