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擁核武的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再度劍拔弩張。印度當局
印巴邊境緊張,降旗秀還表演嗎?還是相互演得更賣力,以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為能事?以下是我的一篇舊文,值得看看:
半世紀儀式 象徵國家榮譽、意志 2007年8月14、15日,巴基斯坦與印度分別慶祝獨立60週年。在兩國邊境的瓦甲檢查站,亮麗威武的巴基斯坦(穿黑色軍服)和印度(穿棕色軍服)儀仗兵相互較勁,頭飾都有如好鬥的公雞。
在巴基斯坦邊境城市拉合爾附近,有一個名叫瓦甲(Wagah)的邊境檢查哨,每天黃昏聚集上千當地人和外國遊客,觀看一場特殊表演——印巴雙方的邊境降旗儀式。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這場延續五十多年的儀式,已變成國家榮譽和意志的象徵,在戰爭陰霾持續籠罩下,被雙方視為軍威和國威的較量。
瓦甲邊檢站矗立兩道鐵門,巴基斯坦綠色鐵門裝飾著伊斯蘭教的星月,印度鐵門則是紅色英文國名和國旗。這裏每天早晚各有升降旗,由於升旗時間早,遊客大都選擇看下午五點(在印度是六點)的降旗。
看降旗儀式免費,不需買票,也不查看證件,感覺像去看一場足球賽。
巴基斯坦這邊,先是播放流行音樂,接著當「我的生命屬於巴基斯坦,我的靈魂屬於巴基斯坦」嘹亮軍歌響起,看台上的觀衆開始情緒激昂,鼓掌呐喊。一位白髮白鬚的乾瘦老人,穿著國旗長袍,揮舞國旗奔跑,指揮觀衆高呼「巴基斯坦萬歲」。這個傳奇老人名叫馬赫爾,擺水果攤為生,25年來每天出現,已成知名人物,許多遊客爭相與他合影。
巴基斯坦人多數信奉伊斯蘭教,男性一律穿白色長袍,站在看台右邊,女人則在左邊。巴基斯坦人說:「我們來這裏,是要表明我們不害怕,印度不能對我們頤指氣使。如果敢輕舉妄動,有他們好看的!」
強行劃界,家人分散兩國
一百公尺外的印度看台上,情形大爲不同:印度人服飾多彩,女人的紗麗尤其鮮豔,一些男女在開場前走到看台下跳舞,像是參加時尚聚會。他們住在附近印度小鎮,也是每天傍晚趕到,為本國邊防哨兵壯聲威。當聽到另一端傳來「巴基斯坦萬歲」,他們也高呼:「印度萬歲!」
比賽降旗 降旗典禮中,雙方士兵俐落解開旗杆上的繩子,取下國旗; 印巴民眾會因各自儀仗隊折疊國旗比較快而得意。
巴基斯坦原屬印度,區內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則多信奉印度教。英國撤出時決定將印度分裂成印度、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次日印度獨立。東巴基斯坦後來再分出,成為現在的孟加拉。
印巴邊界的印度旁遮普(Punjab)省,伊斯蘭教、印度教及錫克教徒混居,強行劃界導致兩國1450萬人越過新邊境逃亡,造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潮。不同宗教、族群互相襲擊,焚毀逃亡者搭乘的火車,50萬至100萬人死亡。
瓦甲是巴印兩千多公里邊界唯一的陸路通道,雙方嚴密把守。瓦甲的印度語叫做阿塔里,不僅是邊防檢查站,更像是一座紀念碑。邊界兩旁居民同為旁遮普人,以前曾有火車定期往來,大家走親訪友。六十年前,這裏是印度穆斯林逃往巴基斯坦的主要通道,曾上演數百萬妻離子散的悲劇。如今火車停開,但保留關口,兩國居民仍可憑護照通行,但離散家庭至今大都仍未團圓。
降旗儀式,滿足心理需要
每天下午五點,儀式由雙方號手吹號開始,接著是兩道遙相呼應的嘹亮長嘯。兩邊各五名儀仗兵共同邁著英軍式的步伐,直向對方國門衝去。他們身高都在190公分以上,加上一尺高的雞冠似頭飾,更顯得高大威猛。他們一個個濃眉黑鬚,誇張地甩頭,雞冠隨之舞動,以示威猛。這種誇張的「洩憤」表演,滿足了印巴觀眾的心理需要。
「洩憤」表演 印巴雙方士兵有時近距離面對面,怒目圓睜但不越界,只是作勢示威、「洩憤」表演。
隨後,軍官一聲令下,雙方各跨出一名士兵,邁著正步向邊界大門走去,表演一連串高踢腿,由於穿著鐵頭靴,每步都在水泥地踏出霹靂巨響。雙方士兵怒目相向,嘴裏念念有詞,得到熱烈掌聲。巴基斯坦軍官認為這不只是技巧表演,還是民族自豪感的象徵,「更重要的是,它顯示了我們的抗敵決心。」
接下來,開始降旗。兩國國旗大小一樣、高度相同,相隔十多公尺。降旗儀式也是一種競爭,雙方都想第一個把國旗降下來。兩國軍士長向對方長吼一聲,士兵動作俐落解開旗杆上的繩子,在嘹亮號聲中降下國旗,撤回各自的國境。軍士長再去向對方軍士長敬禮、握手,轉身離開,身後鐵門砰地關上,儀式結束。
印度女孩舞蹈彩排 旁遮普省阿姆利則市(Amritsar)的印度女孩,穿著傳統服裝,為8月15 日的獨立60週年進行舞蹈彩排。
十幾分鐘較量,現實縮影
印度和巴基斯坦長久處於敵對狀態,導致邊界每天舉行「降旗表演」,他們用手勢、面部表情、聲音及誇張的肢體動作,競相展示自己的實力和威嚴,希望氣勢壓倒對方,把現實生活中的一場戲濃縮在十幾分鐘的較量之中。
有意思的是,兩國軍裝幾乎相同,只是顏色有別,猛一看好像照鏡子。至於雙方的表演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動作完全一致。這裏已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旅遊景點,每天都有全球各地遊客前來觀看,甚至有巴士載著整車人來。
巴基斯坦的指揮官高里少校說:「儘管我們和印度不是友好國家,但常年駐守這裏,軍人彼此熟悉,並無惡意。我們會定期在雙方的會議廳舉行碰頭會,研究邊境衝突的解決辦法。」但很多外國人卻覺得他們像馬戲團的表演。
2004年以來印巴關係解凍,2007年1月12日印度宣佈停止「降旗表演」,以示善意。原本國際間還在觀察,巴基斯坦是否比照辦理?但印巴分別舉行獨立60週年紀念活動時,「降旗表演」都未停止。看來這項「觀光資源」短期內還會繼續存在。
- 4樓. voscw2015/07/03 20:13
讚!
rbjtw費洛蒙香水迷奸藥費洛蒙香水蒼蠅水蒼蠅水金蒼蠅水金蒼蠅水西班牙蒼蠅水西班牙蒼蠅水蒙汗藥蒙汗藥持久持久持久藥持久藥持久液持久液持久方法持久方法持久的方法持久的方法如何持久如何持久壯陽持久壯陽持久持久液哪裡買持久液哪裡買男人持久男人持久如何讓男人持久如何讓男人持久男人如何持久3樓.2008/12/06 02:47You violate the COPYRight of CNN
you may erase it,
or face the leagal
2樓. 正哥2008/12/03 15:55很有意思的文章, 感謝發表!
很有意思的文章, 感謝發表!1樓. nothing special2008/12/02 11:22裝扮有異:
1) 顏色
2) 印軍戴帽. 巴軍綁頭巾 還有尾綴 長到肩膀 張開來像小披肩 圖3可看得很清楚.
3) 印軍短袖 巴軍長袖
4) 不管印軍或巴軍 雞冠似的裝飾都在頭的左側 但印軍在裝飾冠底有一排流蘇 巴軍則無流蘇裝飾.
5) 巴軍在腰部左側有流蘇(大鬍子沒) 印軍好像沒有(三張照片都沒印軍正面照 無法得證)
6) 巴軍上衣較長(膝部以上的長度) 不扎進腰帶或褲內 在臀後留出一截蓋住臀部
7) 印軍穿護靴(白色) 巴軍則無護靴
8) 印軍上一領口不扣 巴軍領口扣著
9) 無關衣飾. 有趣的是 第一張照片中 兩印軍抬左腳 而兩巴軍一抬左腳一抬右腳 差一點變成兩組雙人舞.謝謝nothing special 這麼仔細的觀察分析.兩國真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燈火闌珊 於 2008/12/02 11: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