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兩套標準是標榜狗忠的結果
2019/09/20 11:43
瀏覽4,410
迴響4
推薦9
引用0
不分藍綠白,常常都會有人抱怨對方的粉粉兩套三套標準,不過當有人真正一套標準的時候,這些人又會被酸背骨、呂布、三姓家奴。
 
就像前幾天挺核的黃士修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喊話,下面就有人酸他造反、酸他背骨。可是光看對核電態度,黃士修確實是一套標準,對藍對綠都是用這套標準啊!
 
所以現實上我們會不會根本就是覺得同黨做什麼壞事都要cover,不同黨做什麼好事都要抹屎抹到底才是做人應有的道理。
 
事實上中華文化的骨幹儒家,講究的就是這種先決定身分地位,再決定態度的「多套標準」,稱為倫常、倫理。儒家所謂倫常: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長惠幼序,君敬臣忠,意思是面對一樣的事情,當那個人是你的老爸和當那個人是你兒子你該有不同的態度,儒家認為倫常的重要性遠高於法律和道德。
 
儒家的祖師爺孔丘,就曾這樣說過:「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意思是就是老爸老媽做了壞事,勸勸就好,不聽就算了,還是要一樣恭敬,連不爽的臉色都不能有。但這套標準,可不適用於自己的兒子。
 
也就是說,整套儒家治術,根本就反對「一套標準」,這套治術認為你怎麼想事情、怎麼執行事情,怎麼理解事情,都建立在你所占位置所導出來的那個身分上。所以這個文化背景的人愈到問題發生,第一個反應不是去思考問題,而是思考問題相關人等是什麼身分,因為我們的文化社會要求,你對事情的反應只能根據你的身分所做的規定。
 
所以你說的話寫的文是在幫某A辯駁的時候,你一定是A粉,你上次認同A下次沒有,你就是背骨仔。說穿了就是這套倫常系統沒辦法解決人性還有社會的複雜,最後只好訴求人只能有單一行為,就是狗忠。
 
這套系統離我們很遙遠嗎?才沒有,事實上它一直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甚至成為我們思考模式的主軸。從我們幼兒時期,稍微有一點知覺的時候開始,家長就會要求你「叫人」,這個叫人當然不單純是認人,而是要學習記住這些人的稱謂,讓你清楚認知那些你身邊的親戚手足的「位置」,以便學習如何和他應對。這種事情有那麼理所當然嗎?其實如果你有看美劇,會發現他們更多是彼此直呼其名。對任何人都直呼其名才是一套標準,稱呼「稱謂」絕對不會一套標準。
 
離開家庭開始念書後,這套東西更是緊緊跟著你,你和老師起爭執一定是你錯,因為他是老師,訓導主任、教官點名你一定是你錯,因為他們是長官....出了社會更是如此。
 
這個社會「同樣的事情你做就是錯他做就是對」的兩套標準情況嚴重,基本上就是我們文化信仰想要達成的結果,要求大家不要兩套標準,恐怕得從社會文化開始改起,不然還是落得「找個理由反對你」的結果而已。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4) :
4樓. 終南山
2024/10/31 15:43

3樓. 一畝桑田
2019/09/23 09:26
獨立思考,
我思故我在。
2樓. njmozart
2019/09/22 20:07
人心詭詐,要找藉口,何患無辭? 凡事推給老祖宗很容易。倫理道德可以成為雙重標準的原因? 其實詭辯,詐術的盛行,缺少終極價值,和對真理信仰的追求,才是大問題。
1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2019/09/20 16:22
我反對,所以我存在。換立場,可以被接受,但要能說服。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