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本重寫武俠/ 聲聲慢慢
- 經典文本重寫武俠佳作(下)∣(明日武俠電子報)
- 經典文本重寫武俠/聲聲慢慢 【2013/07/04 聯合報】
引用原著:《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根盤樹,覓!覓影寒風。」一女子念起劍訣,舞弄長劍,口中聲聲慢慢:「冷!冷劍孤星,清!清照殘月。」劍鋒化成冷冷星光,劍影如月光清照,餘勢未歇,聲卻哽咽:「悽!悽傷絕殺,慘!慘霧愁雲,戚!戚心斷腸!」乍暖還寒時,三杯兩盞淡酒下肚,劍意傷感,不知要對付何人?
晚來風急吹,冒出三人影,女子手起劍落,就往那左右兩影子攻去,卻未聞兵刃相擊,兩身影赫然便是牛頭馬面,怎敵他?
中間那人影出聲:「娘子,妳別為難他們了。」
牛頭驚道:「咦?她竟刺傷我一劍!」
馬面開口:「依約相會一刻,就那群雁兒飛過山。」
女子手上長劍一鬆,緊緊擁著中間那人影,滿地黃花憔悴。
細雨黃昏,女子繼續練著:「點!點落梧桐,滴!滴血痛心……」
原著:《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像,清代崔錯繪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人氏,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
李清照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濟南人,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父親李格非官拜禮部員外郎,寫出來的傑作連東坡都稱道。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亦工詞章。李清照可說是出身書香門第,她從小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愛自然,好讀書,工繪畫。
十八歲時與徽宗朝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由於兩人志趣相投,婚後非常幸福美滿。明誠喜歡蒐羅圖書字畫,考訂金石,曾著《金石錄》一書。夫婦以讀書作詩詞為娛樂,將近二十多年的時光,她們過著詩詞唱和,共同研究古代金石字畫的藝術生活。
到宋朝南渡時,他們是四十六歲,從此入於轉徙流離的生活。過了三年,明誠病逝,她逃難到臺州、溫州、越州、杭州等地,家藏書物,十去八九。五十二歲在杭州作金石錄後跋。以後依附弟弟李迒於金華。
李清照前後期作品風格大異。
宋室南渡之前,李清照生活美滿,作品熱情活潑,明快天真,多寫少女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婚後的離別相思,充分表現女性閨閣的感情。宋室南渡之後,丈夫病死,又逢國家破亡,都一一映入詞作之中,李清照多寫顛沛流離之苦,孤獨無依之悲,纏綿淒苦,而入於深沉的傷感。
李清照詞風婉約,委婉含蓄,音律和諧,善於白描,刻畫細膩,形象生動,比喻貼切,用典妥貼,善用疊字、疊句和對句,喜以淺白之字和尋常之語入詞,淺近自然。
以上關於李清照的介紹,全轉貼自網路,維基百科真是方便!
文字得以抒發一個人的情感,得意也是,失意也是……
前人落筆的當下,是否知道歷經千百年,仍有後人為了她的這些字而傷感憔悴?我猜想,李清照當時並沒去管這麼多,自己傷心都來不及了。
那我們敲著鍵盤時,也要想著閱讀者喜不喜歡我組合出來的文字嗎?未曾經歷過她這般的顛沛流離、纏綿淒苦,又無法如她這般刻畫細膩、用字淺近自然,只好多少想一些,再尋尋覓覓、塗塗改改、剪剪貼貼……
然而武俠絕不僅僅是抹淚傷心的味兒,《聲聲慢》成了一套劍訣,易安居士捨筆就劍,「冷!冷劍孤星,清!清照殘月。」化冷清為星月劍芒,所要對付的便是那該死的牛頭馬面,真能讓她留住黃泉底下相見之人嗎?
只怕未必,否則世間可少了許多纏綿悱惻的優美詞句。
- 2樓. 穆仙弦2013/07/16 22:23賞文來也
把經典詩詞寫成武俠小說,這倒新鮮,有創意。
唯有極愛好武俠之人,才能想到可以如此詮釋。
咳!在下是提著刀劍沾血留字的粗人,自己不知寫得好或壞,穆師爺肯來評點兩句,再好也不過了,十分感謝您!
國旗歌也讓我拿來消遣: 經典文本重寫武俠/滿地紅
渭城曲是我喜愛的唐詩: 經典文本重寫武俠/客舍青青
- 1樓. 何偉2013/07/13 15:10
詩詞是文化 武俠是國粹 一段似嫌少 武功描述要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