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形聲字的音也綁住了字義
2010/08/02 07:31
瀏覽2,920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形聲字的音也綁住了字義

    「研六經以訓詁,括萬妙而為師。」

    因為聲義同源,所以形聲字的注音部分,也就是「聲符」,也帶有意義的成
分。形聲字佔字佔中國文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它的形符固然與意義相連,就是
聲符也照樣與意義相連,那就妙了。

    第一,聲符既有意義的成分,則也可視同義符。如果都是義符,則不就成了
會意字嗎?確實是如此。所以有人說:「形聲字多兼會意」甚至:「形聲字必兼
會意」。而在會意字裡也有「從某某(會意)、某亦聲」。意思就是那個形符也
有注音的作用。那就是說,形符也兼了聲符。所以又有人說了,「聲義同源……
,此會意、形聲兩兼之字致多也。」

    第二、形聲字的同一個聲音符號(聲符),可以產生幾個、幾十個、甚至上
百個不同的形聲字。那聲符就叫做「聲母」,那被生出的字就叫做「聲子」。例
如,由「工」得聲的字,有「扛」「江」「功」「功」「攻」「疘」「缸」「舡
」………等字。這些字的聲符因為相同,所以至少在造字之初,它們的字音是相
同的;又因為聲義同源,所以它們的意義也是相通的。所以,它們彼此之間,都
有可能互相解釋或彼此溝通。你認識一個字,就認識了一群字,中國文字難嗎?
一點也不難。

    所以,第三、形聲字的聲母必與所有衍生的聲子同音,且可以互相解釋,溝
通。反過來說,形聲字的聲子必與所自衍生的聲母同音,且可以互相解釋,溝通

    第四、同一個形聲母所衍生的聲子之間,在字音上必定相同、所以會不同,
是因為古今音變;在字義上也必定相同,可以互相解釋,溝通。

    所以,訓詁學難不難呢?有趣沒有趣呢?我以為一點也不難、而且十分有趣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生活情報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