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綠營無真正的綠媒 老民進黨既不民主也不進步
2012/02/17 15:32
瀏覽64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台灣還有綠媒嗎?對政治很關心的泛綠選民而言,台灣沒有真正的綠媒!

這個報紙多年來經營手法屬於不知民主為何物的一言堂「文宣似的」報紙,(現有進步-言論廣場不敢刪批蘇大王的發言)它會隨著風向改變,以前是扁報,現在則是蘇報,唯獨從到尾不改變的「報格」就是「打謝」,後來是「打蔡」,凡威脅到老蘇獨裁霸道的政治路者,該報上至主管、大記者下至廣告收費員,皆曰可打!
而正派台灣人發現泛綠不能只有一個政黨,和只有一家報紙。這「獨家生意」會讓它有恃無恐、專制集權、高壓統治台灣人,它頂著「唯一台人政黨,唯一綠媒來脅迫人,不支持它的就是反台灣人,不讚美(包庇它的惡)就是國民黨同路人),因此陳水扁藏錢海外就得合理化為「必要之惡」不可以說扁貪污。

目前藍媒、中媒和蘇媒都有「捧蘇共識」,天羅地網一片蘇地頭蛇萬歲,萬萬歲呼聲,聽來極其刺耳,一個屢戰屢敗的老人家,自已不知要回家抱孫子養老,還搬來床舖橫在馬路上阻擋過往車輛,以為老人家橫躺路上,這世界就會回到牛車時代?
同樣的,報紙也不可只有一家,必須另闢言論管道,只有網路部落格還不夠,必須加入實體紙本週刊或特刊形式的出版物,讓綠的大眾能夠人手一冊,和蘇媒、中媒、藍媒有所不同的論調,開闊綠的選民大視野。
        ■    ■     ■    ■     ■
               老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台灣人最應該感到驕傲而珍惜、不靠耍嘴皮、有豐富內涵與實績的政治家:李登輝與謝長廷。

這兩個人在這次大選中,為了小英──這個能為台灣創造新價值的較佳選項,所付出的心血,乃社會有目共睹(當然不是蘇貞昌等人所能相比)。我認為小英的「詭異」敗選,除了小英本人之外,這兩個人所受的打擊一定最大;付出愈多,又是視政治志業為生命全部的革命家,所受的衝擊必然也最大。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選後第三天,當台派還沉浸在失敗的深淵,茫然不知所從時,老先生已主動通知記者,要請他們吃尾牙。

他大病還未完全恢復,這樣的用心就更可貴。真不愧是連日本領袖都打從心底敬佩的古典武士,絕不讓敵人看到他有頹喪的一面──或許他更想說:「選輸並非挫敗」吧? 

又隔兩天,我去參加一場扶輪社的會議,演講人就是謝長廷。私下和謝先生打招呼時,他對於選舉辛苦經營那麼久,卻可能被「作」掉,是相當耿耿於懷,但上台演講時,我卻可以明顯感受他冷靜與積極進取的一面

關於選後的探討,謝先生認為中國介入台灣大選的模式已漸定型化,必須去面對以前台灣人被老K欺負還可以去美國告狀,但現在顯然美國也相當配合中國,否則永遠也選不贏,只能當萬年在野黨

二○○五年,謝在擔任閣揆時,那時本土報為了幫蘇貞昌造神、去除黨內競爭對手,已無所不用其極利用公器在修理謝統媒就更不用說了),而欺善怕惡的扁,也時常跟進在羞辱謝(總統竟然不支持自己提名的閣揆)
我們都知道,台灣現在重要的大選,已是51%和49%的競爭,不管你有多崇高的理想(譬如獨立建國、制憲正名、非核家園、司法正義……),如果是在49%那一邊,那你就是一文不值,像一隻流浪狗,人人嫌棄,鄒景雯、金恆煒這些人隨時都可以過來踹你一腳,罵你惹人厭、礙事等等因此,如何突破49%瓶頸,躍向51%紀錄,就成為人生的大課題。

謝先生正在為綠營突破困境傷神,但另一群在綠營台派掌握新聞解釋權的人,卻試圖用一種下流的污衊手法,鬥臭謝先生,實令人不敢恭維。
一九九八年阿扁尋求首都市長連任失敗,本土報為了商業利益選前狠批他超過一年,應是主因;二千年總統大選,本土報是支持連戰,阿扁當選總統後,它則一路拉拔蘇貞昌,並開始打擊任何它感覺會阻礙蘇的人。
二○○六年它大發淫威,強迫扁公開宣示權力下放給蘇,留下違憲的政治醜聞記錄;至於後來只要碰到蘇要參加的黨內初選,它也都是總動員力挺,並狠毒修理競爭者(謝長廷與蔡英文深受其害)。

而這一次大選中,台派也有「差堪告慰」的戰績,就是把鄙視台派的邱毅打敗,那幕後高人也是謝先生──比較弔詭而可笑的是,全台灣最熱衷辱罵謝先生,竟然就是邱毅與本土報,這兩者在基因上是有什麼微妙的共同點嗎?

而這一次本土報口不擇言到辱罵謝說:「謝長廷們何不另立黨中央?

至於寫文章的人,和坐牢的阿扁同一個論調,都不承認扁家醜聞害綠營在二○○八年慘敗,反而要謝先生「自行負責」,我只能說任何一個近親繁殖的小團體,智商都會嚴重低落,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二○一○年,如果不是本土報特寵倖一個傲慢的蘇某人,按照DPP規劃,小英去參選北市長,情勢大好,早就當選,現在政治生態也大不同了。

而總統大選它也拖了很久才靠過來,一度我還主張如果該報還要扯後腿,應去報社外舉「台奸」牌抗議呢這兩天甚至也在登假新聞,暗示蘇治芬縣長在修理小英,要挑撥兩者感情……這些不入流手法和統媒也差不了多少矣。
我因此已在思考復刊問題,與其抱怨黑暗,不如點燃一根火柴;但現在和過去不太一樣的地方,是要有「零廣告」的心理準備,因此若決定復刊,要生存下去就完全靠讀者訂閱了;我還不知道這種訂閱意願的強度是如何,或許親愛的讀者,您願意提供一下寶貴意見?
不管如何,我總是把謝先生人生勇探虎穴取虎子的故事,拿來激勵自己(謝總計有幾次探虎穴的傳奇紀錄,如:組黨、參選高市長、提拔小英領導民進黨、提倡憲法共識論),看到這些用生命在拼搏的故事,總是特別感動,也值得陪他們一段路。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人物
自訂分類: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