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厭其煩再三強調,只要是漢人寫的作品,必會出現「意境對仗(含一般對仗)」。
以下以陸機( AD 261 ~ AD 303 )寫的《懷土賦》為例,請看:
懷土賦/陸機
背故都之沃衍,適新邑之丘墟。
遵黃川以葺宇,被蒼林而卜居。
悼孤生之已晏,恨親沒之何速。
排虛房而永念,想遺塵其如玉。
眇綿邈而莫覯,徒佇立其焉屬。
悲顧眄而有餘,思俯仰而自足。
玩通川以悠想,撫歸塗而躑躅。
甘堇荼於飴茈,緯蕭艾其如蘭。
神何寢而不夢,形何興而不言。
其中「意境對仗(含一般對仗)」的部分就是:
背故都之沃衍 / 適新邑之丘墟
遵黃川以葺宇 / 被蒼林而卜居 (抵銷歸零:川)
悼孤生之已晏 / 恨親沒之何速
排「虛」房而永念 / 想「遺」塵其如玉
眇綿邈而「莫」覯 / 徒佇立其「焉」屬
悲「顧盼」而有餘 / 思「俯仰」而自足 (反義)
玩通川以「悠想」 / 撫歸塗而「躑躅」 (字形)(抵銷歸零:想)
甘「堇荼」而飴「茈」 / 緯「蕭艾」其如「蘭」 (字形)
神何寢而不夢 / 形何興而不言 (抵銷歸零:何)
結論:
AD 300 以前,漢人的文字習慣就已經是如此,必會出現「意境對仗(含一般對仗)」。
(二)
不厭其煩再三強調,只要是漢人寫的作品,必會出現「意境對仗(含一般對仗)」。
以下以《漢地常用成語》為例,請看:
焚琴/煮鶴 焚書/坑儒 烹龍/炮鳳 狂蜂/浪蝶
爭權/奪利 牛鬼/蛇神 狐群/狗黨 狼吞/虎嚥
男盜/女娼 皮開/肉綻 目瞪/口呆 眉來/眼去
稷狐/社鼠 窮途/末路 繁文/縟節 拈花/惹草
腦滿/腸肥 茹毛/飲血 蝦兵/蟹將 蠶食/鯨吞
豕突/狼奔 貪贓/枉法 輕舉/妄動 油腔/滑調
色衰/愛弛 歸奇/顧怪 泥豬/瓦狗 雞飛/狗跳
鴟目/虎吻 雀角/鼠牙 斷編/殘簡 穿針/引線
左縈/右拂 離鄉/背土 水鄉/澤國 努牙/突嘴
曲突/徙薪 挂一/漏萬 超凡/入聖 大刀/闊斧
雪案/螢燈 引商/刻羽 銅筋/鐵骨 風調/雨順
懲前/毖後 魚沈/雁渺 革故/鼎新 得隴/望蜀
孔席/墨突 青紅/皂白 顧此/失彼 濯纓/洗耳
暮楚/朝秦 年深/日久 煙籠/霧鎖 愁雲/慘霧
貌合/神離 起死/回生 足智/多謀 踉踉/蹌蹌
結論:
(1)
以上成語有部分是「負面意含」,
可見,漢人,連「罵人」都必需遵守「意境對仗」原則哦 !
(2)
焚書/坑儒,發生在 BC 212 年。
腦滿/腸肥,是指 AD 570 年的瑯邪王高儼。
蠶食/鯨吞,曾是 AD 1800 年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的用詞。
可見,這長達 2000 年之間,漢人的文字習慣並沒有改變,必會出現「意境對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