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北世大運─柯文哲的228牽手護台灣
2017/08/23 23:57
瀏覽1,995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2004年陳水扁228牽手護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Jfv8zaw4Y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新聞報導: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22080

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佛契致詞時表示,高雄世運會的圓滿成功,是高雄值得引以為榮的傑出成就,他更公開宣示:「高雄世運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世界運動會」,給高雄市最高的肯定。

 

2009台北聽奧新聞報導: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090916/31944878/

國際聽障體育總會主席安蒙絲,在閉幕演說以手語讚揚台北聽奧:「在聽奧期間,全世界見證了一顆閃亮新星誕生。台灣人才眾多,台北也證明主辦國際大型賽會的能力是驚人的,未來主辦城市難以超越。」

 

===

 

這次台北世大運注定成為台灣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運動盛會。雖然過去高雄世界運動會及台北聽奧,也都獲得國際總會主席盛讚有史以來辦得最好一次,但畢竟賽事內容和一般民眾較疏離,規模較小,社群媒體也尚未發達易於渲染,因此對當地民眾的參與性雖有(高雄世運連結城市建設助益下又比台北聽奧表現得好),但這次台北世大運才稱得上成為全國民眾的盛會(反年改鬧場和柯文哲王八蛋式化危機為轉機也提供助力)

 

賽事仍未過半,何以宣稱盛會成功?雖然我認為開幕台北市的維安嚴重疏失,但從這幾日民意風向,多數似乎不把這個疏失當成不可原諒的錯誤,在往後賽事和中華隊共同加油的氣氛中,這件事最後會變成無關緊要,甚至許多人在當天選手重新入場的感動中,就不願再計較了。

 

這種現象在台灣也不是特例。台南地震和高雄氣爆時,當賴清德和陳菊在事發後,很快地傳遞市長努力掌控中及不眠不休的形象後,後來幾天救災作業裡的一些缺失,便很容易被淡化處理,刻意的評批還可能惹來反效果。世大運維安,柯文哲雖然有缺失,但他在開幕前不計形象天天和網紅拼命促銷世大運的認真、拼盡力氣的印象,早已深值網民心中,所以在柯文哲罵反年改人士王八蛋時,那個情境下產生了一個情感破口,怎麼忍心讓柯市長努力白費了呢?「接下來趕快把事做好」頓時成為眾人內心最大的禱祈。

 

對國內民眾來說,這是情感層面的反應,無法從國際賽事的專業判準去說理。因此奉勸民進黨中央政府,賽後的維安檢討,就尊重主辦單位台北市長的決定,不用再在大問題小問題計較,畢竟這不是常態性的維安情境,計較亦無實益。

 

依據最近票房統計,上屆韓國是5成,這屆已售出超過6成票,依這個勢頭,有可能最後會達到78成,肯定是歷屆賽會名列前茅,甚至主辦單位還可以把拿下歷屆票房龍頭當目標,最後幾天號召進場創記錄。以台灣人過去對特別賽會的習性和這次引燃的火種,這並不難達成 (我們的場地觀眾席多數小規模也是佔便宜)

 

對世大運總會來說,因為開幕式意外,即或他們曾經對台北市的執行力有質疑,在票房開得漂亮的情況下,最後給台北市這屆賽會極佳的評價大有可能。(納悶的是,賽事都三天了,體育記者以長期採訪國際賽事的經驗,寫下對這次賽會的專業評論文章,好像不多見,我只看到傅達仁臉書上一小段。)

 

另一個結構面的優勢是,柯文哲原本在網路(最活躍的屬230)原本有相當號召力,在開幕表演普遍評價不差和王八蛋風波助陣下,活動的評價詮釋權牢牢在握,也就是小瑕疵會被淡化(甚至媒體不敢報),大問題也未必沒有轉移風向的機會,亦即除非發生天大地大的錯誤,否則很難憾動多數國人心中,這次賽會成功的評價。

 

柯文哲有機會重返他剛上任時的超高民調,但和那時比,已然不同。那時的高民調,只是選民對一個虛的個人風格的偏好投射,這次高民調,則是建基在具體的施政成功表現,這種基礎,未來一段時間,很難打破民意支持趨勢。以賴清德為例,他建立在施政表現的高滿意度,雖然在登革勢和議長風波時一度下跌到4成,但很容易又回升。

 

尤其柯文哲是在一段民調下滑後,眾多對他的施政能力和世大運不看好的環境下,把世大運做到許多人意外的成功,未來面對施政不力的攻擊,只要拿出世大運倒吃甘蔗為例,在許多見仁見智的政策議題交鋒上,批評者質疑者很難有效攻擊,尤其在對柯氏風格特別買帳的網路社群領域(媒體又特別愛跟抄,進一步把網路效應擴散到平面或電視新聞領域)

 

對柯文哲的政治未來,看來只剩問要選2020年或2024年的總統(別忘了,柯文哲除了世大運,也是有西區門戶、圓環及社會住宅等政績)

 

王八蛋50萬人臉文朝聖事件,就政治盤口來說,它震憾性的形式效果大於實質版塊移動。一方面這裡面有部分是對反年改人士的憤怒,未必柯粉才來按讚,另方面網路社群居多數的230代,78成本就屬於柯文哲的勢力範圍,加上眾人皆知推動年改的是蔡英文,因此這個朝聖事件有氣勢上的效果,但真正讓柯、綠形勢易位的因素,乃在世大運本身。

 

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全台民眾每一天跟著電視現場轉播的中華隊加油、勝利、敗陣,這種情感的參與投入經歷,留下的內心感動和回味,可比歡樂版的陳水扁的228牽手護台灣。它把情感的感動和伴隨而來對主事者柯文哲市長的肯定、認同,從青年族群擴散到台灣每個縣市每個年齡群。這種效應,可能會使柯文哲成為2020民調領先者。

 

早已失守的青年族群不用說,綠營傳統3成票源中,把兩岸台派立場當成投票絕對優先因素的,或許只佔1成5到2成,剩下又會有多少人經此事件也願意票投柯文哲呢?而柯文哲本來在淺藍和中間選民,就擁有高於綠營的吸票能力(包含中國及旺旺轉抬助攻)

 

更遑論,從前贍等中央地方政策論戰到這次王八蛋事件,柯文哲展現出來的操弄政治(乃至選戰)的能力,已非民進黨能望項背。拿柯文哲和蔡英文對比,柯可把輸棋玩活,蔡至今幾乎是優局玩劣玩輸。

 

雖然世大運後民調,2020賴清德的數字仍可好看於蔡英文(前些日子差1倍,在賴颱風幹話王事件和蔡參與世大運後,或許會接近),但二人相比,賴更為不利。

 

現在賴不但沒有去台北的理由,連去新北都別談。如果賴把柯當對手,對手民調正旺,賴去新北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做到他在台南或柯在台北的水準?做到了,也只是沒被甩開,畢竟台北是首都,又有世大運。

 

況且朱立倫在新北的民調也大幅上揚到6成水平(柯文哲早先預告政治人物民調下了之後沒有人可以再回升,當然是為他未來造神用,現在這說法連朱立倫的例子都可打臉),新北市民接受台南空降候選人的情緒必然下滑(現任做得很爛、地方找不到人才,越會接受外來空降),乃至反彈,別忘了,為了延續民進黨執政而空降,這在對抗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政治不公環境時,才越有正當性,現在在柯文哲的垃圾不分藍綠說下,只是為了政黨勝選,而空降人選,特別被認為爭大位的跳板時,反可能造成選戰中的進退維谷。賴即或勝選,要有別現任而獲高評價的難度亦必增。柯文哲手上也有一張新北牌,陳景峻。陳若沒到柯營,這次出來民進黨初選民調,其實是最有後座力的(黨內派系接不接受另一回事)

 

因此,賴清德還是適當時間,接受蔡英文的安排,到中央政府奮力一搏。用掌控全國政治行政的能力,來破解柯文哲的首都市長優勢。如果做不好,雖然無緣大位,也是為黨盡責。

 

至於蔡英文,好處想,還有近三年,有現任優勢,政績若能在埋頭苦幹後如預期結果,未必沒有像梅克爾那樣起死回生的機會。當然,她也有她和民進黨面對柯文哲野心的難題,目前看來是應對失措,未來呢?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