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或「沙角山」
這天黃昏,我們早早的就去祭五臟廟了。到了餐桌上,小許才說:「我跟妳找了幾個伴,他們分別從北京、杭州、廣西等地來這裡考察,飯後大家一起去遊鳴沙山。」
他說: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或「沙角山」,由於沙山的石英沙粒通過滑動,相互發出的聲音而稱之,就在敦煌西郊的公路旁,東西長
「晚飯後才去」
「是啊,白天烈日流沙燙腳,去了不好玩,晚飯後去最好。」說完他又加了一句:「放心,這是最好的安排,絕不騙妳的!」
↑夢駝鈴這首歌的靈感從這裡蘊釀的
飯後一行驅車前往。鳴沙山和月牙泉就在敦煌市南五公里處,車上小許指著窗外的路燈問:「聽過夢駝鈴這首歌嗎?」
「聽過。」
「喏,那些路燈的燈罩就是依 “ 夢駝鈴 ” 這首歌設計的」
「哦。」
於是有人唱出:「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里長,何處傳來駝鈴聲,聲聲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飛縱千里山,天邊歸雁披殘霞,鄉關在何方,黃沙吹不去映在歷史的血痕 …… 。」
眾人仍陶醉在「黃沙吹不去映在歷史的血痕」之際,小許說到啦!「鳴-沙-山,到啦~」還故意把每個字拉得長長的。接著交待我們:「進去的時候,把身上重要文件、照相機、錢包等貴重東西留下來,我替妳們保管。」
「為什麼?有三隻手的嗎?」
「不是啦,裡面流沙多,東西掉到地上不好找。」
經小許提醒,大家把口袋裡的寶全掏出來交給他,一轉身,原來最沒負擔的他,左腕吊著五六個袋子,右邊腋下,夾著大大的牛皮紙信封,兩邊口袋鼓鼓的,這付模樣,引得大家笑聲連連,臨別時還再三叫他不可丟下我們!
↑過了此門就是景區
眾人兩手空空地跨入收票口,眼前景象讓人不自覺地「哇!」的出來!腳下潔淨柔軟的細沙,厚厚地鋪陳開來,讓人忍不住地,想躺在上面看天上流雲。眼前,流沙堆積而成的山體,綿延不絕,遠望山勢如蛟龍蜿蜒起伏;近觀峰巒如削,脊似刀刃,天地豁然開朗,叫人心曠神怡。縱目四覽,怎麼不見那汪碧影 ── 月牙泉?
有人來問:「要不要搭車,園內的車可以載大家上山。」
搭車,錢都留在外面了怎麼買票?
同行的說:「我有,統統上車吧!」
上了車,原以為車子要載我們爬上遠方山頭,誰知轉兩個圈子,爬過小小坡地就停下來了,這一看才知道我們已身在月牙泉。
人還沒下車就有人來招攬 ── 租鞋套,他們說,若不換這種鞋套,不但寸步難行,而且鞋子進沙不好受的!
大大的鞋套,套在腳上看來不好走路,何況我們的口袋也空空的,眾人直接踏在沙地上,一腳踩下去,才知細沙很熱情也很調皮,紛紛鑽進鞋裡親吻腳踝,沙上漫步,如同走在厚厚的雪地上,他們直接走向湖邊,我則想爬到湖邊的高地,找個角度取鏡頭。
↑夕陽下的月牙泉
山很高很陂,從山下仰望,這細沙堆成的山,彷彿一面巨牆,將流雲都擋了回去!我吃力地,一步一步往上爬,結果前腳踩下去還沒站穩,後腳已隨流沙往下滑了大半步!真是進一步,退半步!看上去始終是行而不進,仰望若遠若近的峰頂,真是「難!難!難於上青天啊!」氣喘吁吁的,深一腳,淺一腳的,終於爬了二、
↑回望自己留在沙漠的足跡
晚風徐徐,想著當地人說的,他們小時候常結伴來這裡玩,大伙兒從山上滑下來,直接滑進湖裡戲水的畫面來。
這泉「經歷古今,沙填不滿」、「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月牙泉神奇之處,就是流沙永遠填埋不住清泉。據科學家考察後,這裡的沙不掩泉有兩個原因:一是黨河地下潛流源源不斷地補充到泉內,使泉水保持動態平衡;二是泉水四周沙山環繞,地勢南北高、東西低,風隨山移,從東南口吹入,急旋上升,挾帶細沙,飛上山頭,又從西北山口吹出,這種常年特定的風向走勢,造成了沙粒上升和泉如月形的美景。
然而,世間是無常的,宇宙萬物皆不離緣起,「沙不填泉」亦復如是,並非恆常不變的。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測量,月牙泉東西長約
泉南岸台地上,有深咖啡色的建築,雕樑畫棟的倒影湖面,與四周高聳的沙山相映成趣。我想起了古人說的:「情空萬裡蔚藍天,美絕人寰月牙泉,銀山四面沙環抱,一池清水綠漪漣。」的詩偈來。
↑月牙泉旁的綠地
舉起相機利用太陽下山前,把這渾然天成的美景收錄下來。就在取景拍照時,看到細沙上映著自己的影子,被夕陽拉得長長的,看上去有些滑稽。
對面沙山有木梯直通山頂,山下有大傘兩頂,看來只有付費通過木梯才能登頂了,據說登上山頂的享受還不僅僅是眼福,更多的是下山的體驗。看著人群順著陡坡或滑、或滾、或跳,有的快速往下滑,那種兩肋生風,駕空馭虛的感覺,必叫人如仙飄飄然的,當然也有一路又叫又笑的,跌跌撞撞,連滾帶跳往下衝的。
該下山了,還是乖乖地一步一步,歪歪斜斜地慢慢滑下去,樣子雖有點滑稽,但安全多了。走了兩步回首看著自己走過的足跡,不覺莞爾。
信步踱到湖邊,此刻夕陽回家了,天色也暗了下來,迎面撲來的風帶著些許涼氣,也許這就是沙漠的特徵吧!
整個景區裡只剩下我們這幾個遊客了。我們頻頻抬首,巴望月亮趕快出來,無奈工作人員催說要回家了,眾人心不甘情不願的上了車,離開前我告訴自己,我還會再回來,而且要帶錢進來付過路費,爬上山頂去看那彎新月。
↓黃昏踩著弘陽踏上歸途
- 1樓. 沉潛2011/07/20 08:33鳴沙山與月牙泉
感謝分享這兩篇沙山大文。
原來「夢駝鈴」一曲,跟這美國的鳴沙山有關!
歌是好聽,詞也意蘊綿長,
但費玉清版,總覺得不夠蒼茫滄桑。太「娘」了點。
看來看去,沙山還是中國的壯觀而且有內涵,加上朋友事先提示,讓我去了還想再去~而美國的大沙丘國家公園,沒去過的,走一次就夠啦,不會再想去第二次。 傅麗卿 於 2011/07/20 10:28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