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想像中的王溢嘉,雪似的白髮看來頗具智慧。
今天的演講主題是「我的人文之旅」,
演講的開始略述他讀書時期的簡史,
從小學、台中一中初中、高中到台大醫學系,一直是相當優秀的高材生。
進入台大後,才發現自己的興趣在文史哲,
書桌上供奉著眾神,以齊克果(丹麥)、尼采(德國)、沙特(法國)、勞倫斯(英國)、卡夫卡(捷克)和佛洛伊德(奧地利)作為精神的導師,將他們的照片貼在書桌前。
王溢嘉初期作品大多數抒發心中的鬱壘,
直到進到大學新聞社,慢慢從主筆、總編輯、總主筆,最後當上了社長,
藉著這個機會磨鍊了他的文筆,也捲入了政治社會運動,
這卻成了他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
後期作品則多了知識份子對社會的關懷。
並且在大六出版了第一本書《霧之男》,
三個月賣出2000本,讓他開始認真考慮走上寫作的路。
畢業前,王溢嘉決定了,
不當「醫生」,
當「書生」!
於是王溢嘉踏上文化事業這條不歸路。
談過他的寫作經歷以及介紹歷年出版的書籍後,
他提到一些關於寫作與讀書的心得。
齊克果曾說:「船長和戰士的不同,
在於船長在出發之前就已經知道目的地,
而戰士則是在遠方的海上才獲得命令。」
王溢嘉認為自己屬於「戰士」。
我想,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戰士」,
雖然有少部分的「船長」,
但是那些船長,
可能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災(家長),
無法航向他的目的地,
而變成聽天由命的「戰士」。
王溢嘉認為「學」與「用」之間,
不需論先後。
你從不知道你所學的什麼時候會用到,
有興趣就去學吧!
因為隨時都可能派上用場。
他提到畢卡索曾說:「我不追尋,我發現。」
不刻意「追尋」明確目標,反而能在無意中,
「發現」在某處等待你,令你驚奇的東西。
「有夢最美,仍需麵包相隨。」
現實層面永遠是少不了的,
例如:卡夫卡過著規律公務員生活,
但利用下班時間寫作。
王溢嘉認為喜歡寫作,不一定要以寫作維生。
王溢嘉最後提到,為什麼他能得做到以寫作維生?
為什麼各大報社都來找他?
他提出三點:
1. 運氣好
2. 不擅交際
3. 深潛練功夫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真才實學,
「讓山走向我」,
有實力,別人就會來找你。
這場演講真的讓我收穫良多,
看到王溢嘉如何一步步,
像藝術家在雕塑作品般,
把自己刻成一名作家;
解剖自身的為學態度以及對筆耕者的忠告,
讓寒假輔導結束的這個夜晚,
出奇精采,異常燦爛。
- 1樓. 修。格2011/02/01 08:42好棒
有實力,別人就會來找你。
沒錯 !
所以,要記得,要持有不易被取代的專業能力 ,將來才容易被淘汰.
感恩您的推薦、支持與鼓勵!
我,喜歡簡簡單單的感覺.
簡單的付出.簡單的幸福.簡單的生活.簡單的人生.感謝寶媽的意見=] 光影 於 2011/02/02 10:42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