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媒體只要一提到坎城,似乎總與坎城影展脫不了關係。
這是節慶宮,我腦海中的坎城。
節慶宮是坎城影展的展覽主廳,每年五月,
明星與無數的鎂光燈會成為這裡唯一的代言。
但是坎城其實也有古老而寧靜的一面。
在市區的東側有一座小山丘,修瓦利艾山(Mont Chevalier)。
坎城最早是從這裡發展起來的,19世紀時成為一座小漁村。
後來,一位英國貴族買下修瓦利艾山西側的土地,便逐漸發展成貴族的渡假中心。
這小山丘被稱為「勒修凱」(Le Suquet),是舊城中心,九點半的街道仍相當靜寂。
「勒修凱」是眺望坎城市區和的絕佳地點。
靠近山腳的房舍仍是紅瓦屋頂的傳統建築,但在節慶宮之後,幾乎是新式的大樓。
節慶宮前的碼頭,可以清晰的看見眾多富人們停泊在港口的歐元。
在新舊交錯、零亂散布的建築之間,有一面牆吸引了我的目光──
英挺帥氣的劍客輕易地劃破牆壁,逃出黑暗。
或許是因為太狹窄了,於是運用透視的壁畫來矇騙自己的雙眼。
山頭的地標是建於17世紀的德斯佩蘭斯聖母堂。
這棟由岩石堆砌的古樸教堂,幾經修補深淺不一的牆面,顯露出歲月摧殘的痕跡。
走進內部,完全有別於外觀所見的笨重,
裡頭上升的穹頂讓人忘卻方才所見的如巨人般壯碩的牆面。
祭壇上所供奉的聖母抱聖嬰像雍容華貴,金色的衣裳閃著神聖光芒。
值得注意的是聖母手中的十字架,與繩與錨結合為一,
應是漁民為祈求航海順利而打造,證明了過去以漁業立村的坎城。
教堂旁面海的庭院,立著一尊面對坎城港口的聖母雕像,
手抱聖嬰的聖母,日夜不休地守護著來往的漁船。
法國人在港邊立像祈福,不是和台灣信仰的媽祖很相似嗎?
參訪完教堂,我繞到山崖邊,眺望綿延的紅瓦海波。
這時,一隻海鷗降落在煙囪上,頭頸不斷轉來轉去,不知在尋找什麼。
看牠隨意翱翔在煙囪之間,心中的願望又浮出了。
如徐志摩所說的:「是人沒有不想飛的」。
這裡是坎城堆放時間的地方,城市的其他角落則一直追逐著洪流。
隨著山頭的小路向下走,你可以走回心中熟悉的坎城。
但是你會發現所謂的熟悉,是她不斷的改變。
其實陌生。
唯有舊城裏的指針,會永久待在我所熟悉的位置──在那腦海外的坎城。
- 2樓. *雙葉2011/02/24 19:30RE
到國外自助旅行會很緊張吧??
這是我的夢想 哈哈ˋ
去法國的話好想去看看酒莊ˊˇˋ
http://www.emailcash.com.tw/join.asp?id=708693
這是一個最近找到的網站,Emailcash,一個填問券、看影片,就領摳摳的網站(耶~~)
好康到相報分享給大家囉:)
(點上面網址就可以申請會員了,超方便^^) - 1樓. 雷依蓮2011/01/02 21:17ㄜˊ儒說我是站前人"
就跟桃園火車站一樣
站前很熱鬧;站後是"外籍人士"的天堂
站前我很熟;站後對我來說是另一個世界
站前站後不同風貌啊...
(看你那麼惋惜...我很努力的回應了=) 噢...我好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