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幫助殘障人士
2009/09/17 08:02
瀏覽1,941
迴響1
推薦20
引用0


2009-09-16 刊出 世界日報「家園」版



幫助殘障人士




美國政府和民營公司對殘障人士的照顧,直到最近,我才有了第一手的經驗。

過去十幾年來,我在公司任職的的資訊人才發展部門,每年都有一到兩期的「初級電腦程式設計師訓練班」,主要是挑選新從大專資訊系畢業的學生,做三個月的密集訓練(早上八點半至下午五點),然後分派到資訊部門的各個單位去上班。

今年的第二個訓練班將在七月二十七日開始。我們在七月中旬接到通知,說這一期有一個盲生,我們必須在正式上課前,做好許多的調整和配合,包括心態的和授課方式的調整,以及教材的全面修改。

首先我們覺得訝異的是,一個眼睛瞎了的人,將如何坐在電腦螢光幕前寫電腦程式呢?另外,我們也對應如何與盲人相處應對,感到焦慮不安。

不久,公司人事部門負責照顧殘障人士的單位,派了兩位女士來為我們上課,回答我們的疑問,也帶來一些資料跟我們分享。看了那些資料,才知道有許多話和行為,我們都必須留意,以免造成失禮與傷害。例如盲人所使用的柺丈是屬於他的空間的一部份,如果它擺在那兒擋了我們的路,我們在獲得盲人的許可之前,也絕不可將它移動。另外,對於字語的使用,也必須格外留心。例如說,handicap,disability,crippled 和一些相關的字,翻譯成中文,都是殘疾、殘廢、殘障的意思,可是那些英文字的使用,卻有輕重與比較正面或負面的意思。handicap,disabled,crippled 和 afflicted, suffers from, unfortunate,victim 之類的文字都是不可使用的。而且,不應該用 disabled people 這樣的說法,因為這強調了殘疾這件事。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或是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這裡首先強調了他是一個人(但是身體有些不方便),而不是去強調他的殘疾。這樣細膩隱含的語意,他們都注意到了,真是令人佩服。

接著,州政府的一級單位「盲人委員會」派人來協助我們的資訊技術部門裝設和測試盲生所需的電腦軟體。原來,有一種叫做 JAWS 的軟體,會將所有顯示在螢光幕上的文字,自動轉換成語音。這個語音會非常快速的(好像不用換氣不用呼吸的)一口氣唸下去。盲生也不用電腦鍵盤打電腦程式,而是將他的語音輸入,用軟體將它轉換成電腦程式。

經由這番軟體使用的示範和解說,就留下了一個重大的任務給我們。除了在教室特別裝設盲生所需的軟體和硬體之外,所有的教材,必須為他的特殊需要而分別改寫轉換,使它們能夠適合 JAWS 這個軟體的捕捉文字和圖形教材,以及轉換為他可聽到的語音。這是一項大工程,又有時間的緊迫性,大家忙得手忙腳亂,就僅僅為了一個盲人的需要。而這才只是一個開始呢,因為等他結業以後,分發到單位正式上班後,他將會來上我們所提供的其他資訊有關的課程。換句話說,所有技術性的課程,我們都得為他轉換改寫。很明顯的,那將會需要一大筆人力、物力、時間和金錢的投資。

於是,有人難免會質問:為什麼如此自討苦吃呢?現在景氣那麼不好,就業那麼困難,要挑選優秀而且健康沒有殘疾的大專畢業生,隨便也可以挑到一大批人,何需去選一個盲人?如果都選進健康的人員,公司就可以省了這些麻煩,也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不是嗎?

是的,如果光是站在健康人的立場去思考,那的確很合邏輯;可是,這對殘障人士卻是相當殘酷和不公平的。身體有殘疾的人,一樣希望那夠獨立,一樣希望能夠賺錢養家。倘若因為他們的殘疾而被擯棄於就業市場,他們將如何生存,如何獨立?

因為我在這個訓練班有授課,所以我也必須修改我的教材以便由軟體轉換成語音,這對我而言,是一個額外的工作,而且有時間的緊迫性,但是我很樂意去做。對於公司不計多花金錢、時間和人力、物力,只為了能夠提供一位盲人的就業機會,這種決定和做法,也是很令我讚賞的。


(寫於 2009 年 7 月 26 日)




【附記】

文章在今天刊出﹐這個訓練班已經開課而且進行了一個半月了。這位盲生查爾斯是個相當開朗樂觀的人﹐很容易就露出笑容﹐只是看他在走路時使用一根長杖探路﹐的確是不太方便﹐例如想要去洗手間﹐他必須在 hallway 的中途左轉﹐然後再走幾步﹐才能在左邊推啟洗手間的門。為了方便他知道在走道的何處左轉﹐我們在需要左轉之處擺了一盆大大的棕櫚盆栽﹐所以﹐當他的長杖觸碰到這個盆栽﹐他就知道必須左轉了。

我花了很多時間重寫我的教材﹐僅僅就是為了他的使用。有許多圖檔﹐對正常人可說是一目了然﹐不需多做解釋﹐然而圖檔沒法被 JAWS 這個軟體轉換成語音﹐所以我必須打很多字去描述圖片上有些什麼要素和位於何處﹐非常的瑣碎耗時。在十月中旬﹐訓練班結業前幾天﹐我要去教兩天的課﹐那將是我這輩子來第一次教盲人程式設計﹐相信會是很特別的經驗。

其實過去我是有教過耳聾的學生。以前在德州的州立大學教書時﹐有個耳聾的女學生﹐她來上課時﹐政府免費為她配置了兩個人﹐其中一個在聽我授課並且以手語傳達給她﹐另一個則為她抄筆記。

這個暑期﹐在微電腦系統支援初級訓練班裡﹐我在公司也教了一位有聽覺障礙的年輕女學生。她能夠讀唇語﹐所以我講課要記得面對著她﹐而且她還請我在脖子上掛了一個小電子器材﹐說是可以錄音及幫助她的聽覺。她也可以與人正常交談﹐雖然她說得比較慢而且語調和正常人稍有不同﹐不過也是相當難得了。她說話很有禮貌﹐看起來也相當樂觀﹐給我的感覺蠻好的。這和我在德州遇到的那位聾啞的女學生﹐感覺真有天壤之別。有機會再來寫寫那個很令人難忘的經驗。


Ritmos del Paraguay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舒帆的阿公
2012/03/27 09:10
好文

這篇文章很值得台灣的政府主管社政官員及企業主的參考,看看先進國家如何的尊重人權,特別是對身心障礙人士的照顧。

還有,不好意思提一下。台灣已經改成使用「身心障礙人士」,或簡稱「身障人士」,在官方文書裡已不用「殘障」這樣的字眼,一如您提到英文裡也是講究如何選用不傷身障朋友的用字、用語。

大陸還用「殘疾」,比台灣落後。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