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
2007/01/08 06:22
瀏覽1,57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美國文學
American literature
在美國用英語創作的全部作品。美國文學源自17世紀美國殖民初期,但只有在獨立戰爭後,作家們才創造出有特色的美國文學。隨著美國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特徵和制度,反映這些社會、經濟、地理和語言特徵的文學傳統亦開始形成。國土十分遼闊,種族差異繁多、邊疆不斷拓展,因而引出若干文學主題。
早期美國文學作品是基於歐洲模式,不僅包括小說和詩歌,而且還包括政治和宗教題材的論文。詩人中,布萊德斯特律(Anne Bradstreet)和泰勒(Edward Taylor)寫的詩具有很高的文學水準,二人都深受英國詩人的影響。
18世紀中葉最主要的作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佩因(Thomas Paine),均就重要的政治題材撰寫過非小說類文學作品。富蘭克林最初當過記者,他寫的《可憐的理查年鑑》(Poor Richard's)為大眾所喜愛,其中的警句通情達理,精妙睿智。它向殖民地社會宣講,語重心長;它還研究分析殖民地和英國間的衝突。佩因寫的小冊子《常識》(Common Sense,1776)在獨立戰爭時期不斷鼓舞著美國人民。
在獨立戰爭後,人們開始探索獨具一格的美國文學。19世紀初期重要的作家有歐文(Washington Irving)、柯柏(James Fenimore Cooper)和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柯柏的《皮襪子》故事集(1823∼1841)探討美國本土的生活,尤其是邊疆的生活;歐文是諷刺作家;而愛倫坡則是美國第一位偉大詩人,也是恐怖小說和偵探小說流派的創始人之一。
1830年左右到內戰開始為美國文學的第一次繁榮時期。傑克森(Andrew Jackson)就任總統後國內出現的擴張和民主的情緒以及遍布全國的希望和冒險的新精神,使許多作家受到鼓舞。他們的作品描寫的不是英國文學中常見的貴族,而是普通人。這批作家中最偉大的有小說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他的代表作是描寫英雄事跡的有寓意的小說《白鯨記》(Moby Dick,1851);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以及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不從慣例的詩歌體自傳《草葉集》(Leaves of Grass,1855)。此外,還有詩人狄瑾蓀(Emily Dickinson)和一群以超驗主義者著稱的作家,包括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和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梭羅主張個人的行動和信仰完全自由,他的名著《湖濱散記》(Walden; N,Life in the Wood,1854)描繪了他學習萬事靠自己的經歷。
19世紀期間領土向西部擴展,結果產生了許多地區性的和幽默的文學作品。其中,馬克•吐溫貢獻最為重要。他的《湯姆歷險記》(1876)和《頑童歷險記》(1884)描繪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生活。19世紀末出現一批自然主義作家,他們認為人是自己命運的犧牲者,他們以非虛構的手法處理日常題材,並且堅定地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細節。最偉大的自然主義作家中就有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其小說《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和《金融家》(The Financier,1912)探討在迅速工業化的美國出現的新的社會問題。還有克雷恩(Stephen Crane),小說《紅色的英勇勳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1895)出色地描繪了南北戰爭期間的戰鬥。諾利斯(Frank Norris)和傑克•倫敦也是著名的自然主義小說家。同時代的詹姆斯(Henry James)則與眾不同,他描寫中產階級上層人物的心理活動過程以及存在於歐洲人和美國人間社會的和心理上的衝突。詹姆斯著作極豐,精通各種文體,心理描寫細膩,他也許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批重要的小說家和詩人贏得了人們的認同,他們反映了對戰後的幻想破滅,被稱為「失落的一代」。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期最重要的小說家有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路易斯(Sinclair Lewis)、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和渥爾夫(Thomes Wolfe)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1925)以及其他作品表明對20年代美國社會幻想的破滅及道德的淪喪。海明威的《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1929)和《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寫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或者戰後美國在歐洲的僑民。在《聲音與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和《在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1930)等小說中,福克納向人們描繪了人類社會的縮影──一個虛構的密西西比河畔農村縣城。
20世紀前半期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兩位詩人是龐德(Ezra Pound)和艾略特(T.S. Eliot),他們的創作生涯中許多時間是居住在海外,在那裡他們對現代英美詩歌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期的其他著名詩人包括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桑德堡(Carl Sandburg)、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肯明斯(E. E. Cummings)等。歐尼爾(Eugene O'Neill)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戲劇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本世紀全世界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包括《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死後發表,1956)在內,他的劇作一般都顯示出一種悲劇景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群小說家嶄露頭角。他們在戰後以及原子武器和冷戰到來之時經常重新闡述傳統的美國社會準則。梅勒(Norman Mailer)、瓊斯(James Jones)、海勒(Joseph Heller)和馮內果(Kurt Vonnegut. Jr.)等人根據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隨之而來的恐怖與愚蠢的行動等記實材料寫了許多小說。巴思(John Barth)、巴塞爾梅(Donald Barthelme)和平欽(Thomas Pynchon)等人的小說日益轉向幻想和黑色幽默。俄國出生的納巴科夫(Vladimir Nabokov)寫的小說以使用嘲諷和語言創新而馳名。貝婁(Saul Bellow)、馬拉末(Bernard Malamud)、羅斯(Philip Roth)和用意第德語寫作的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等人經常以更樂觀的態度描寫人類狀況,突顯幽默和寬恕。厄普代克(John Updike)、沙林傑(J. D. Salinger)和奇弗(John Cheever)等作家經常側重描寫中產階級在性和道德問題上的混亂。在美國文學創作中堅持南方傳統的作家有華倫(Robert Penn Warren)、斯泰隆(William Styron)、韋爾蒂(Eudora Welty)、奧康諾(Flannery O'Connor)和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等人。20世紀的美國黑人作家常從黑人的角度探討種族主義和種族關係等主題。著名黑人作家有萊特(Richard Wright)、埃利森(Ralph Ellison)、鮑德溫(James Baldwin)、哈利(Alex Haley)和莫里森(Toni Morrison)等。
20世紀中葉的美國詩人是用新技巧和新風格表達思想感情的先驅。其中最傑出的詩人有羅厄爾(Robert Lowell)、羅特克(Theodore Roethke)、布魯克斯(Gwendolyn Brooks)、華倫、賈雷爾(Randall Jarrell)、金斯堡(Allen Ginsberg)、普拉斯(Sylvia Plath)和里奇(Adrienne Rich)等。在戲劇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著名的劇作家有米勒(Arthur Miller)和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他們分別寫出《推銷員之死》(Death ofa Salesman,1949)和《欲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47)。60年代著名劇作家有愛爾比(Edward Albee),70年代和80年代則有薛波(Sam Shepard)和馬米特(David Mamet)。
American literature
在美國用英語創作的全部作品。美國文學源自17世紀美國殖民初期,但只有在獨立戰爭後,作家們才創造出有特色的美國文學。隨著美國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特徵和制度,反映這些社會、經濟、地理和語言特徵的文學傳統亦開始形成。國土十分遼闊,種族差異繁多、邊疆不斷拓展,因而引出若干文學主題。
早期美國文學作品是基於歐洲模式,不僅包括小說和詩歌,而且還包括政治和宗教題材的論文。詩人中,布萊德斯特律(Anne Bradstreet)和泰勒(Edward Taylor)寫的詩具有很高的文學水準,二人都深受英國詩人的影響。
18世紀中葉最主要的作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佩因(Thomas Paine),均就重要的政治題材撰寫過非小說類文學作品。富蘭克林最初當過記者,他寫的《可憐的理查年鑑》(Poor Richard's)為大眾所喜愛,其中的警句通情達理,精妙睿智。它向殖民地社會宣講,語重心長;它還研究分析殖民地和英國間的衝突。佩因寫的小冊子《常識》(Common Sense,1776)在獨立戰爭時期不斷鼓舞著美國人民。
在獨立戰爭後,人們開始探索獨具一格的美國文學。19世紀初期重要的作家有歐文(Washington Irving)、柯柏(James Fenimore Cooper)和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柯柏的《皮襪子》故事集(1823∼1841)探討美國本土的生活,尤其是邊疆的生活;歐文是諷刺作家;而愛倫坡則是美國第一位偉大詩人,也是恐怖小說和偵探小說流派的創始人之一。
1830年左右到內戰開始為美國文學的第一次繁榮時期。傑克森(Andrew Jackson)就任總統後國內出現的擴張和民主的情緒以及遍布全國的希望和冒險的新精神,使許多作家受到鼓舞。他們的作品描寫的不是英國文學中常見的貴族,而是普通人。這批作家中最偉大的有小說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他的代表作是描寫英雄事跡的有寓意的小說《白鯨記》(Moby Dick,1851);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以及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不從慣例的詩歌體自傳《草葉集》(Leaves of Grass,1855)。此外,還有詩人狄瑾蓀(Emily Dickinson)和一群以超驗主義者著稱的作家,包括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和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梭羅主張個人的行動和信仰完全自由,他的名著《湖濱散記》(Walden; N,Life in the Wood,1854)描繪了他學習萬事靠自己的經歷。
19世紀期間領土向西部擴展,結果產生了許多地區性的和幽默的文學作品。其中,馬克•吐溫貢獻最為重要。他的《湯姆歷險記》(1876)和《頑童歷險記》(1884)描繪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生活。19世紀末出現一批自然主義作家,他們認為人是自己命運的犧牲者,他們以非虛構的手法處理日常題材,並且堅定地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細節。最偉大的自然主義作家中就有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其小說《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和《金融家》(The Financier,1912)探討在迅速工業化的美國出現的新的社會問題。還有克雷恩(Stephen Crane),小說《紅色的英勇勳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1895)出色地描繪了南北戰爭期間的戰鬥。諾利斯(Frank Norris)和傑克•倫敦也是著名的自然主義小說家。同時代的詹姆斯(Henry James)則與眾不同,他描寫中產階級上層人物的心理活動過程以及存在於歐洲人和美國人間社會的和心理上的衝突。詹姆斯著作極豐,精通各種文體,心理描寫細膩,他也許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批重要的小說家和詩人贏得了人們的認同,他們反映了對戰後的幻想破滅,被稱為「失落的一代」。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期最重要的小說家有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路易斯(Sinclair Lewis)、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和渥爾夫(Thomes Wolfe)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1925)以及其他作品表明對20年代美國社會幻想的破滅及道德的淪喪。海明威的《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1929)和《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寫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或者戰後美國在歐洲的僑民。在《聲音與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和《在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1930)等小說中,福克納向人們描繪了人類社會的縮影──一個虛構的密西西比河畔農村縣城。
20世紀前半期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兩位詩人是龐德(Ezra Pound)和艾略特(T.S. Eliot),他們的創作生涯中許多時間是居住在海外,在那裡他們對現代英美詩歌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期的其他著名詩人包括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桑德堡(Carl Sandburg)、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肯明斯(E. E. Cummings)等。歐尼爾(Eugene O'Neill)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戲劇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本世紀全世界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包括《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死後發表,1956)在內,他的劇作一般都顯示出一種悲劇景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群小說家嶄露頭角。他們在戰後以及原子武器和冷戰到來之時經常重新闡述傳統的美國社會準則。梅勒(Norman Mailer)、瓊斯(James Jones)、海勒(Joseph Heller)和馮內果(Kurt Vonnegut. Jr.)等人根據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隨之而來的恐怖與愚蠢的行動等記實材料寫了許多小說。巴思(John Barth)、巴塞爾梅(Donald Barthelme)和平欽(Thomas Pynchon)等人的小說日益轉向幻想和黑色幽默。俄國出生的納巴科夫(Vladimir Nabokov)寫的小說以使用嘲諷和語言創新而馳名。貝婁(Saul Bellow)、馬拉末(Bernard Malamud)、羅斯(Philip Roth)和用意第德語寫作的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等人經常以更樂觀的態度描寫人類狀況,突顯幽默和寬恕。厄普代克(John Updike)、沙林傑(J. D. Salinger)和奇弗(John Cheever)等作家經常側重描寫中產階級在性和道德問題上的混亂。在美國文學創作中堅持南方傳統的作家有華倫(Robert Penn Warren)、斯泰隆(William Styron)、韋爾蒂(Eudora Welty)、奧康諾(Flannery O'Connor)和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等人。20世紀的美國黑人作家常從黑人的角度探討種族主義和種族關係等主題。著名黑人作家有萊特(Richard Wright)、埃利森(Ralph Ellison)、鮑德溫(James Baldwin)、哈利(Alex Haley)和莫里森(Toni Morrison)等。
20世紀中葉的美國詩人是用新技巧和新風格表達思想感情的先驅。其中最傑出的詩人有羅厄爾(Robert Lowell)、羅特克(Theodore Roethke)、布魯克斯(Gwendolyn Brooks)、華倫、賈雷爾(Randall Jarrell)、金斯堡(Allen Ginsberg)、普拉斯(Sylvia Plath)和里奇(Adrienne Rich)等。在戲劇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著名的劇作家有米勒(Arthur Miller)和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他們分別寫出《推銷員之死》(Death ofa Salesman,1949)和《欲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47)。60年代著名劇作家有愛爾比(Edward Albee),70年代和80年代則有薛波(Sam Shepard)和馬米特(David Mamet)。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