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波士頓韓德爾與海頓學會:台灣大罷免真的會大成功嗎? 美國觀點
2025/07/26 20:37
瀏覽2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波士頓韓德爾與海頓學會:台灣大罷免真的會大成功嗎? 美國觀點


台灣大罷免真的會大成功嗎?
31:0,dpp有可能過半嗎 ,哪幾席比較危險


關注者
203
被瀏覽
875,198
關注問題​寫回答
​邀請回答
​3 條評論
​分享

收起 ​
119 個回答

默認排序
某小咖的二號機
某小咖的二號機
Mr. Nobody,暫離貴乎,偶爾小號借屍還魂
謝邀 @5452830
創作聲明:內容包含虛構創作
283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要明確一點,帶罷免只有罷藍、沒有罷綠。再加上綠營在媒體宣傳上的碾壓,所以無論結果如何,最後結論一定只有民進黨帶成功、帶帶成功和帶帶帶成功。對,也就是哪怕最後一席都沒罷免成功,田鼠哥、靠背哥、土房哥等一干「東南大儒」也能把「綠色贏學」給你辯經地明明白白。

在這個基調之下,先不帶入觀點,盡量說事實,以去年基隆謝國梁罷免案來看,民進黨動員率就是92%,也就是罷免票占賴2024得票的比重,我覺得不可能再高了,因為基隆已經是一個很好動員的地方,面積小,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適中,當時民進黨all in這一個地方,只有92%,我不認為其他地方會更高,當然也許南部也許會更高一點,不過這次南部也只有雲林海線一個地方。在台北這種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可以達到這個動員力度,台北之外很難達到,民進黨再有錢也不可能把帶罷免當帶選來動員,動員這個東西就和行軍打仗是一樣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罷免成功還要補選,補選之後緊接著又是2026的地選,期間還穿插了必定血流成河的民進黨自己黨內的初選,一年多時間做這麼多次動員,是個人也會疲倦,綠人也是人,一天就24個小時,也要吃飯也要睡覺也要幹正事的。

當然本人的說法也暗含了一個前提,就是同意罷免票不會多於賴清德的得票,如果2024會投給藍白,那絕無可能參與罷免,如果這個不同意,那接下來的內容可以不用看了。

所以,我們只需要看,在92%的動員力度作為標準之下,有哪些人能夠達標就可以了,這裡我就直接點名,不整理表格了(對,本人就是懶):

葉元之(83%),羅廷瑋(85%),丁學忠(85%),王鴻薇(86%),江啟臣(86%),楊瓊瓔(88%),顏寬恆(89%),游顥(90%),牛煦庭(90%),李彥秀(91%),徐巧芯(91.5%),廖偉翔(91.5%),萬美玲(91.7%),廖先翔(91.8%)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民進黨展現出的最大動員力度,以上14位理論上可以罷免成功,沒在名單上的基本無憂,選區沒那麼藍的低調點打冷戰就可以過關,比如塗權吉,選區很藍的可以打熱戰,讓自己後面兩年多更理直氣壯一點,比如羅智強、賴士葆。

那麼再看剩下這14位,按照危險程度排個序吧。

臨終關懷:葉元之(83%)、羅廷瑋(85%)

事實證明,數據不會說謊,葉元之、羅廷瑋無愧被罷最熱門雙子星,畢竟選區屬於藍綠平盤的激戰區,而且選區都屬於城區,區域小人口密集,非常容易動員,民進黨基本盤動員到9成並不難,屬於必定過門檻的一類,唯一搶救的方法就是熱戰動員爭取「藍白合」去催反罷免票。不過兩人的問題同樣是在已方陣營認可度不高,當然兩人原因各有不同,這裡不細說,所以不約而同都去找黃國昌救場,不過根本上還得己方基本盤出來搶救,否則都是白搭。除非有奇跡,否則這兩席基本已經可以考慮補選人選了,並且補選轉綠也是板上釘釘。

ICU:王鴻薇(86%)、李彥秀(91%)、徐巧芯(91.5%)、廖偉翔(91.5%)

台北ICU三姐妹,雖然選區藍大於綠,但是綠營仇恨度實在太高,而且選區在台北,不用多說,罷免門檻大概率過,只有熱戰搶救一條路,無需多想。這個其實只要車輪黨充分動員,救下來是沒太大問題的,其實如果該黨台北的主委黃呂錦茹沒進去,我覺得就比較安全,現在台北缺一個好的話事人來組織動員反罷免,所以都先都放在ICU。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台中廖偉翔,他處在過門檻的邊緣,這一區肯定要熱戰,因為如果被罷免,民進黨把張廖萬堅徵召回來補選肯定會拿回來,但如果廖偉翔挺過了罷免,那他連任應該就比較容易了,他畢竟也出身政治世家,家族應該會大力動員保他,這一區畢竟還是藍大於綠,充分動員能保住,還是得看動員力了。

普通病房:丁學忠(85%),牛煦庭(90%),萬美玲(91.7%)

這一檔屬於中低危,但還需要住院觀察,不能輕忽。

雲林海線的丁學忠理論上很危險,以民進黨在南部的動員能力,過門檻很容易,按說是要打熱戰,不過作為果黨在南部的獨苗,自然有他的生存之道。首先,這一區綠營在地目前沒有強棒接班,蘇治芬都70歲了,而且現在當著公營事業董事長美滋滋,肯定不願一把年紀還下來打割喉戰。沒有一個明顯適合接替的人,這個罷免就沒意義,動能就不夠,因為補選的話,張派有行政資源以及地方組織加持,再找一個馬仔出來綠的也打不過,所以我覺得只能算低危。

桃園的牛煦庭和萬美玲也都是過門檻的邊緣,牛煦庭只要冷戰應該就很難被罷免,他的選區龜山蘆竹還是鄉下,動員起來不容易。萬美玲的選區是桃園的蛋黃區,動員相對容易,不過萬美玲在桃園扎根二十多年,基層實力很OK,她比較適合熱戰,只要不抱僥倖心理想著冷戰划水應該就很難翻車。

門診:剩下其他

剩下的就只剩理論可能性了,要麼選區太鄉村,外加幅員遼闊,很難動員達標到門檻,比如游顥和廖先翔的選區,要麼就是現任藍委屬於「地頭蛇」或者「牛鬼蛇神」,真要動員起來比你綠綠還強,比如舊台中縣三藍委,有這個精力不如留著動員力準備2026地選吧。

所以,按照我的評級來說,最後罷免成功的應該就是2-6席,也就是「臨終關懷」和「ICU」組。這6席如果全部罷免成功,那民進黨最終目的就達到了,理發院生態逆轉,但補選民進黨幾乎不可能全拿,李彥秀那一區民進黨依然有是否禮讓吳欣岱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高嘉瑜再回來也沒用,而高嘉瑜之外幾乎全是弱雞,徐巧芯那一區如果被罷免,藍營支持者的復仇心理以及危機感會很強,這一區的補選投票率也會因此拉高,無論是誰靠基本盤都能拿下來。

所以,最後回到開頭,改變理發院的生態是很難的,不過這本身就是民進黨發動帶罷免的高標結果,並不是必須完成的KPI(當然,可能這是柯建銘個人的KPI),低標還是給被藍白合在理發院壓制了一年多的綠營支持者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保證之後地選的熱情,那這個低標很容易實現,而反過來藍營其實只要守住5席以內就算勝利,哪怕是慘勝,所以最後很可能是兩邊都宣稱勝利,就看哪一邊的贏學更有說服力了。

發佈於 2025-06-17 03:40
​贊同 283​
​10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喜歡

收起​
Eric
Eric
做,就要做好。
1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全台唯一罷免民進黨民意代表的罷免案——南投縣第四選區(竹山+鹿谷)民進黨議員陳玉玲罷免案今(13)日投票,同意罷免12160票,不同意罷免5867票,距離罷免門檻14302票差距2000餘票,罷免失敗。

說實話,投出這樣的罷免票型,可見這一罷免案是有可能通過的,但最終沒有通過有兩個原因。其一,回憶2022年縣市長選舉後進行的南投縣立委第二選區補選,蔡培慧正是在竹山拿下了55.6%的高得票率,才最終以微弱優勢贏過林明溱。當時分析認為,南投縣沒有垃圾焚燒廠,竹山是主要的垃圾堆積地,堆積有上萬噸的垃圾,而林明溱沒有妥善處理,是他敗選的主要原因。儘管2024年游灝在議員本命區竹山贏過了蔡培慧,但從選後的新聞來看,竹山垃圾的問題到現在並沒有解決,當地選民沒有理由支持對民進黨議員的罷免案。

(這一區主要人口在竹山。)

其二,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詹江村在這一結果出爐後批評國民黨中央沒有大力宣傳罷免陳玉玲,但對於國民黨整體而言,罷免綠營民意代表並不好宣傳。這也是之前知乎老生常談的問題,國民黨宣傳民進黨對藍委的罷免是「惡意罷免」和「仇恨罷免」,而「以罷制罷」同樣也是「惡意罷免」和「仇恨罷免」,這兩條宣傳口徑是矛盾的。所以如果國民黨大力宣傳罷免民進黨議員,反而會成為整體反罷免的破口,為了一個縣議員實在沒有必要。

(反正國民黨大罷免窩囊了3/4場,再窩囊一句倒也是虱子多了不癢。)

整體來看,隨著時間進入七月,「大罷免」的風向轉為有利於「反罷免」一方。一則是國民黨黨內的各個山頭基本上不再有關於主席選舉的紛擾,二則是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合作漸入佳境,三則是在地方上立委都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反罷戰術。

重點關注的幾個區域中,塗權吉的戰術是充分發動地方勢力,得到了選區的前立委、前區/市長、議員和里長的大力支持,包括廖正井都出來給他站台,這就是海線正確的戰術。葉元之的思路是媒體冷戰+勤跑地方:一方面,罷免葉元之的團體實在能力有限,四月之後徐巧芯和王鴻薇的黑料滿天飛,而葉元之在媒體上居然近乎於人間蒸發;另一方面,葉元之現在每天都掃幾個小時的市場,而且板東和板西都掃,這對於板橋而言是很正確的。與王鴻薇和徐巧芯不同,葉元之仇恨值不高,能夠在提高支持者投票率的同時,降低罷免方的投票率,這一點從二階連署的數據也可以看出。

牛煦庭的思路是充分解釋自己在立院推動的政策法案,在地得到了陳根德的支持。而羅廷瑋得到了黃國昌的大力支持,本身也年輕,有望刺激民眾黨支持者投票。丁學忠得到了張麗善的大力支持,張麗善已經在多個場合作出重要表態。而對於黃建賓,由於劉櫂豪並沒有投入罷免,相信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整體來看,目前反罷免處於順風狀態,國民黨只要不出現重大失誤,有望一席不掉,最多估計也就掉三席,民進黨翻轉立院多數是不可能了。

發佈於 2025-07-13 22:34
​贊同 186​
​96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喜歡

收起​
magictitan
magictitan
180 人贊同了該回答
成功不成功我是分析不出來

但是花錢是大概能算出來的,拿2021年韓國瑜罷免案來推算,總開銷1.3億新台幣,投票約230萬人,人均56元新台幣

這次大罷免31位立法委員,按一個選區20萬人參與投票,總人數約是620萬人,按沒人花費55元新台幣計算,總花費約3.4億新台幣。。。

我是沒有見過哪個成熟的民主制度國家,在沒有嚴重過失的情況下,只因為自己不是議會多數黨團,就發動對另外一個黨派的集體罷免的。這是過度使用民主工具,哎太讓人失望了。

發佈於 2025-06-18 17:39
​贊同 180​
​6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喜歡

rogersun
rogersun
113 人贊同了該回答
罷免投票是一個特殊的投票,前期的聯署階段支持罷免的已經經過了充分動員,基本可以做到票票入櫃。支持罷免的是希望改變現狀,除了出門投票外沒有第二條路來走。而投不同意罷免的人本質上是希望維持現狀,而不投票也是維持現狀的一種選擇,投票意願肯定比投同意票低。

在當前情況下,藍營預估對己方最好情況是掉3席以內,綠營預估的對己方最好情況是能罷掉15席,上看18席。這只是罷免階段,後續補選階段這裡先不討論。基本上18席的情況應該是指下面的這些席次。

台北:王鴻薇>徐巧芯>李彥秀>羅智強>賴士葆

新北:葉元之>廖先翔>洪孟楷

桃園:塗權吉>牛煦庭

台中:羅廷瑋>廖偉翔>黃健豪

其他:黃建賓>鄭正鈐>傅崑萁>丁學忠>林沛祥

加粗的是藍營評估的危險名單。加斜線的4區是不在藍營評估的危險名單內,但補選相對而言綠營較有機會的選區,也就是對綠而言罷免比補選難的選區。這4區也可以關注一下。

在罷免部分的大成功應該指罷免後綠營就單獨過半的情況,也就是罷免掉11席,形成綠現有51席過半的局面(只有平票時院長才能投票,也就是說綠51藍白51的情況實質上也是綠過半)。這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罷免投票的指標選區:

葉元之。如果葉元之的都沒過,應該一個都不會罷免了。
王鴻薇。台北市指標選區,如果王鴻薇被罷免,藍營至少被罷3席以上,補選後dpp席次大於kmt基本確定。
鄭正鈐。考驗藍白默契度的選區。新竹市同時有鄭正鈐和高虹安的罷免,預計會在同一天投票,如果出現一個被罷一個沒被罷的情況,證明藍白有陣營只顧自己,只投自己陣營的不同意,會給將來藍白合帶來不確定性。
傅崑萁。如果傅崑萁被罷免,證明kmt過去一年在立院的行為沒有正當性,連傅家王朝的花蓮都反了。如果罷免進行到這個程度,被罷免掉的立委應該在10席左右,綠營有很大機會補選後單獨過半。
黃健豪。如果黃健豪也被罷免,台中市區3席應該全部被罷掉了,盧秀燕2028基本沒戲。藍委被罷免席次應該也已經到11席以上,綠營確定單獨過半。
編輯於 2025-06-15 06:08
​贊同 113​
​6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喜歡

收起​
飛霜舞雪
飛霜舞雪
上善若水
12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大風向是反對罷免的,只是投票率拉不起來。不過這幾天由於青鳥的脫序行為與牢賴的各種爆典,藍白的氣勢在回溫。各項民調都開始有利於反罷免一方。

我認為當前的風向維持住,老K不要再出任何包,接下來這一個月沒炸魚。罷免是不會過的。

發佈於 2025-06-30 18:32
​贊同 121​
​80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喜歡

人生如戲
人生如戲
122 人贊同了該回答
他奶奶的看文鬥看膩了

什麼時候真刀真槍幹一下子 國民黨串聯下台北周圍的衛戍部隊反了,然後賴桑回台南召集天下兵馬討伐,決戰濁水溪

發佈於 2025-06-17 19:15
​贊同 122​
​20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喜歡

從柯學家到蔣師
從柯學家到蔣師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謝邀 @5452830
148 人贊同了該回答
以目前的形勢很有可能大罷免大失敗了。

DPP的策略完全錯誤,把重兵放在台北了。

台北是深藍大本營,原來是,現在也是。

雖然台北人投票自主性強,政治熱情度高,但綠營哪來的信心保證藍營動員不出來?

賴桑每天在胡說八道,藍白在催票。

可能除了葉元之其他的都不危險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