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熊哭了(完)
2008/09/01 16:06
瀏覽829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費或多收費而優待外國人,有人是因為認定外國人比較有錢才對外國人低眉折腰,故宮博物館與那位公廁管理員甚至是因為懶惰才優待外國人(普通入口與中國坑就不用費力去維持秩序或經常打掃了)。儘管這些優待行為的發生也有中外有別的心理在起作用,但是我們不妨就事論事把這些事件分別當作受賄、政績工程、亂收費、勢利眼與怠工看待。還是那句老話,什麼時候我們看紅頭髮、藍眼睛之類首先看到的是血肉之軀而不是外國人了,中國的現代化才真正有了希望。

(《北京法制報》2002年10月28日摘發)


無著菩薩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6339.html?tp=1_11


世親菩薩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6328.html?tp=1_11


釋迦是思想家


龍樹也是思想家


彌勒,無著,世親, 護法,這些都是思想家


  動不動引用洛克話語的哲學家和開口閉口原子的物理學家,公務員精英成為英國知識分子的最後避難所。但是考慮到最近白廳管理混亂的狀況,這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嗎?


監視人民的爪牙


第九型人格是九型人格中的性格,名為和平型、和諧型、維持和諧者 。健康的第九型是非常善於接納的、心胸開放、情感穩定、並且心平氣和。他們接納並相信自己和他人,態度輕鬆、從容的面對自己和生活。他們非常有耐心、溫和、謙卑。他們內在有一顆純真的心,是真正的好人,樂觀、可靠、仁慈、支持別人。他們讓人感到非常舒服,似乎有種穩定或治療的力量。他們讓團體和諧,使人群合聚。他們是很好的調停者、安慰者、以及支持者。他們高貴、安詳、寧靜,這來自於他們對自己的狀況的接納。最佳狀況:冷靜沉著,內心有極大的平靜與滿足。感覺自主而充實,既自在又與別人形成深厚的關係,因為他們已與自己融合在一起。這時候他們會更活潑、清醒,留心自己也留心別人。

此人格與五號有點相似,同樣是內向、保守、明智、做事拖拖拉拉,只想不做和充滿好奇心,所以容易與五號混淆。要分別他們,是有方法的,五號有很高的集中力,但九號卻三心兩意,五號有不錯的分析力,九號卻分析力弱,五號很難與其他人走在一起,但九號能與大隊走在一起,成為大隊的一部分。

九號人本身對自己理解不足,是忘我的代表,所以他們很容易誤以為自己是其他人格。例如,很多九號的男性誤以為自己是五號,女性以為自己是二號,尤其是初為人母的時候,如果他們的伴侶是四號,他們會以為自己是四號。他們本身好像沒有性格,別人做什麼,他們又做什麼,認為朋友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


小柔子是第九型 


外表與氣質
平和,樂觀豁達,優悠自在,樸實無華,不拘小節,節拍較慢,說話慢而含糊,會拖著尾音。


[編輯] 說話方式
「隨便,無所謂」
「別在意,沒關係的」
「船到橋頭自然直」
「別放在心上」

[編輯] 健康之發展程度

[編輯] 健康的特點
心胸開放
心平氣和
泰然自若
可愛,純真如小孩般
開心
有耐性,願意聆聽
有君子風範

[編輯] 一般的特點
過於服從
倚靠別人決定
懶惰耽誤
不愛做決定講自己意見,因為害怕與人有衝突,最後很多都不做,陽奉陰違

[編輯] 不健康的特點
無用無助
頑固
無方向
停滯不前,不做什麼事
麻木不仁
危險
自暴自棄
沒有性格
嚴重者有機會出現人格分裂


人格升降特徵
處於安定和人格提升時:走向第三型,有清晰而明確之目標,對自我成長和發揮潛力感到深厚的興趣。他們將不再自滿,而是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在自我的成長的意識下,他們變得比較有自信,能堅持自己的看法,同時也較獨立。
處於壓力和自我防衛時:走向第六型,行為變得偏激,多疑過慮,怕大禍臨頭,怕被人陷害和欺騙,變得更加防守被動。

[編輯] 側翼

[編輯] 9w1
會傾向第一型,變得有使命、做事有條理、工作有效率,但是會喜怒不形於色,容易自我中心,性格也比較挑剔。


[編輯] 9w8
會傾向第八型,性格比較外向、進取、反權威,經常在對抗與妥協兩個極端中搖擺不定,有時會忽然間很主觀和刻薄,有時卻很隨和及仁慈。


[編輯] 著名人物
裕美
林肯
華特.迪士尼
甘地
邱勝翊
鄭伊健


小柔子皮膚黝黑,笑容燦爛,是個陽光甜姐兒


小柔子交友廣泛,八面玲瓏,是個值得信賴的好人


克利夫·斯特普?斯·「傑克」·路易斯(Clive Staples "Jack" Lewis,1898年11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常稱 C·S·路易斯 或 魯益師[註 1],是愛爾蘭裔英國知名作家及神學家,出生於北愛爾蘭首府??法斯特,但長年居住於英國。他以兒童文學作品《納尼亞傳奇》而聞名於世,此外還有神學論文、中世紀文學研究等諸多著作。


路易斯於1898年出生於貝爾法斯特的一個新教徒家庭中。小時候因為討厭學校,只接受家庭教師的授課。四歲時因為其犬「傑克斯」(Jacksie)遇到交通意外死亡,而宣佈易名為「傑克斯」,後來也接受「傑克」(Jack)的稱呼,成為他終身在家人及朋友中的稱呼。1916年他取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就讀,期間曾被徵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自1925年起,他在牛津大學的莫德林學院擔任研究員,任教期間,他參加名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讀書會,並結識J·R·R·托爾金。之後在劍橋大學擔任中世紀與文藝復興英語學的教授。


小說
 
在北愛爾蘭的東貝爾法斯特,C·S·路易斯開啟「魔衣櫥」的銅製雕像《太空三部曲》
《來自寂靜的星球》(Out of the Silent Planet,1938年)
《漫遊金星》(Perelandra,1943年)
《那股邪惡的力量》(That Hideous Strength,1946年)
《地獄來鴻》(The Screwtape Letters,1942年)
《夢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1945年)
《納尼亞傳奇》系列
《獅子·女巫·魔衣櫥》(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1950年)
《賈思潘王子》(Prince Caspian: The Return to Narnia,1951年)
《黎明行者號》(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1952年)
《銀椅》(The Silver Chair,1953年)
《奇幻馬和傳說》(The Horse and His Boy,1954年)
《魔法師的外甥》(The Magician's Nephew,1955年)
《最後的戰役》(The Last Battle,1956年)
《裸顏》(Till We Have Faces,1956年)
《致馬爾肯書》(Letters to Malcom,1963年)

[編輯] 文學
《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1940年)
《如此基督教》(又譯作:《反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1952年,是基於1941年至1944年的廣播談話內容)
《詩篇擷思》(Reflections on the Psalms,1958年)
《四種愛》(The Four Loves,1960年)
《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1960年) 


http://uraaozora.jpn.org/index4.html


巴瑞辛尼可夫
Baryshnikov, Mikhail 

 
(1948.1.28,蘇聯 拉脫維亞 里加? )
亦譯巴里什尼科夫。全名作Mikhail Nikolayevich Baryshnikov。

  出生於拉脫維亞的美籍芭蕾舞者,是1970年代和80年代古典舞蹈中最出色的男舞者,其後成為著名的編舞家。巴瑞辛尼可夫父母為拉脫維亞人。他12歲進入里加歌劇芭蕾舞學校,因在學校成績優異,遂決心獻身舞蹈事業。1963年被瓦岡諾娃(Vaganova)芭蕾舞學校(列寧格勒基洛夫芭蕾舞團的訓練學校)錄取,師從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1966年進入基洛夫芭蕾舞團後,打破慣例,跳級越過扮演伴舞角色的實習階段而直接表演獨舞。巴瑞辛尼可夫接受過蘇聯國家勳章,於1968、1969年分別主演過專為他編寫的芭蕾舞《戈里安卡》(Gorianka)和《維斯特里斯夫人》(Vestris)。
 


  巴瑞辛尼可夫極受蘇聯觀眾喜愛。但他不能接受蘇聯官方對藝術家的種種約束,尤其不滿政府禁止他表演當代外國的芭蕾舞。1974年6月他在加拿大多倫多巡迴演出時逃跑,加拿大政府給予他庇護權。不久他在北美的多次演出中獲得極大成功。身為一個舞者,他有健壯的體格和超群的跳躍能力,使他能夠以非常優美的動作完成難度極大的複雜舞步。
 


  1974年巴瑞辛尼可夫加入了美國芭蕾舞劇院(ABT),在該劇院演出了四年。在此期間,他分別於1976和1978年改編了蘇聯古典芭蕾舞劇《胡桃鉗》和《唐吉訶德》。1978?1979年他加入了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領導下的紐約市芭蕾舞團,但在1980?1989年又回到美國芭蕾舞劇院,任藝術總監。1990年創辦了「白橡樹舞壇」,一個為有經驗的舞者成立的小型巡迴表演公司。
 


  巴瑞辛尼可夫除表演芭蕾舞外,還在電影《轉捩點》(The Turning Point, 1977)、《飛越蘇聯》(White Nights, 1985)、《那才是舞蹈!》(That's Dancing! 1985)和《戀舞》(Dancers, 1987)中任主要舞蹈演員和主角。他在卡夫卡(Franz Kafka)的戲劇《變形記》(Metamorphosis, 1989)中擔任重要角色,還在電視連續劇《慾望城市》(2003?2004)中擔任主角布萊德肖(Carrie Bradshaw)這個重新對愛感興趣的角色。


2202的紐約 
 

住了大量外星人


我常覺得,現在的中國人,比沙皇時代下被統治的俄國農奴,還不如


江澤民
Jiang Zemin


(1926.8.17,中國 江蘇省 揚州市? )
亦作Chiang Tse-min。

  中國官員,曾擔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1989?2002)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93?2003)。

  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5年左右前往蘇聯受訓之前,曾在多家工廠擔任工程師。受訓回國後繼續在國內多個科技研究單位服務。1980年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兩年後任電子工業部第一副部長,1983?1985年擔任部長。1982年同時兼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1985年任上海市長,1987年加入中央政治局。

  1989年夏因支持政府強制鎮壓大批擁護民主的學生示威遊行,獲當時最高權力領導人鄧小平和總理李鵬的賞識。民主運動遭鎮壓後,中國領導權重新整合,江澤民接任趙紫陽總書記的職務。江澤民扮演著折衷的角色,承諾繼續改革自由市場經濟,又堅決維護中共一黨獨大的政治權力。1989年接任鄧小平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993年成為全國人民大表大會主席(即正式國家元首)。

  1997年鄧小平逝世,江澤民成為最高領導人,並開始鞏固其政治勢力。他開始減少國營企業,以及放鬆對30萬家企業的控制,1997年實施私有化政策。1990年代末期也試圖改善與美國的緊繃關係。1997年首次出席中斷近十年的中美高峰會議,在1998年的後續會議中公開談論他廣受西方世界批評的人權政績。2002年辭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一職,2003年再卸下已連任兩屆共10年的總理職務,由胡錦濤繼任總書記及總理。然而江澤民的政治影響力依然存在,並繼續掌管中央軍事委員會。2004年9月辭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位。


法朗克
Franck, Cesar (Auguste)


(1822.12.10,尼德蘭 列日?1890.11.8,法國 巴黎)
亦譯弗蘭克。


  法籍比利時浪漫派作曲家、管風琴家;致力於使法國音樂具有足以與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媲美的感情內涵、紮實技巧和嚴肅性,是這一運動的中堅人物。作為作曲家,法朗克的才華直到1880?1890年才得到最充分發揮。所作D小調交響曲、交響變奏曲、F小調鋼琴五重奏、D大調弦樂四重奏、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以及幾首管風琴曲使他成為19世紀後半葉法國最有影響的作曲家之一。

  法朗克之父為瓦隆人(Walloon),母為德裔。自幼表現出明顯的音樂天賦,8歲即進入列日音樂學院,學習鋼琴進步神速,因此1834年父親帶他到一些城鎮(包括艾克斯〔Aix〕與布魯塞爾)巡迴演出,1年後又送他去巴黎從師於當時在巴黎音樂院任教授的波希米亞作曲家萊恰(Anton Reicha)。1836年舉家遷往巴黎(包括拉小提琴的小兒子約瑟夫)。翌年法朗克入巴黎音樂院,不到1年即因視譜測驗中的移調技藝身手不凡而獲榮譽大獎(Grand Prix d'Honneur)。接著又相繼獲賦格曲一等獎(1840)和管風琴演奏二等獎(1841)。按照常規此時他應即著手競爭羅馬大獎(Prix de Rome,此獎一年一度在巴黎頒發,獲獎者可在羅馬學習),但他父親卻決意要他和他的拉小提琴的弟弟(他們一起舉行音樂會)追求演奏大師的生涯,令他倉促脫離音樂院。

  為了取悅於父親並解決錢鈔的燃眉之急,法朗克舉行音樂會,節目大多為他自己創作的一些當時流行的炫麗的幻想曲和歌劇混成曲。1840年以後,他的注意力越來越轉向管風琴,作品也就顯而易見地日趨嚴肅。在此期間所作3首三重奏深得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的讚許。清唱劇《路得》(Ruth)是一部更加雄心勃勃的作品,1846年1月4日在音樂院首演。

  勉為其難的音樂會演出、報章上不盡如人意的評論以及為了增補收入而從事的教學工作使他心力交瘁。直到他終於擺脫父親對他的天才的不計後果的敲骨吸髓之後,他才趨於成熟並獲得心理上的平靜。法朗克墜入情網,愛上一位藝名德穆索(Desmousseaux)、真名賽約(Felicite Saillot)的女演員,但因為她的父母亦在劇院工作,老法朗克認為她家庭門第不當,於是兒子不得不在1848年與她結婚前不久離家出走。婚後的42年中法朗克的生活方式變化不多。他彈奏管風琴和從事教學以維特生計,過著簡樸的幾乎是苦行僧的生活。

  1851和1858年他先後受命擔任聖尚-聖弗朗索瓦教堂和聖克羅蒂特教堂管風琴師(在這以前他原是聖克羅蒂特堂唱詩班指揮)。正是在聖克羅蒂特堂的管風琴樓廂中產生了他後來藉以成名的那些即興曲及其在管風琴曲與合唱曲中的精心發展。這類音樂主要是法朗克公務活動的產物,全都標誌著當時的時代風尚,即追求宗教音樂的委婉流暢和甘醇甜膩。

  對法朗克的作曲生涯具有更重大意義的是他於1872年受命擔任巴黎音樂院管風琴教授。這一任命出乎他的意外,因為事先他沒有進行過任何在這類情況下所常見的密謀活動。他的耿直純樸使他與很多同事反目成仇,而學生則多成為他的朋友。他的管風琴班不久就成為作曲班,而他的學生又屢見不鮮地比那些傳統作曲教授的學生略勝一籌,這就使他們之間的睚?進一步惡化。

  此時,在60年代後期曾私人跟法朗克學習的法國作曲家杜巴克(Heuri Duparc)和卡斯蒂永(Alexis de Castillon)已經形成一派門徒的核心,但法朗克醉心於寫作並向學生傳播的那種極其嚴肅的、具有感情內涵而且技巧紮實的音樂卻要等到民族音樂協會建立(1871.2.25)以後才有了真正的前途。1872年法國作曲家丹第(Vincent d'Indy)加入法朗克學生的陣容,他帶來的滿腔熱忱、宣傳家的熱情和專一的個人崇拜大大恢復了法朗克對自己能力的信心,這種自信心因為他在鋼琴演奏和作曲上遭到挫敗曾很自然地有所減弱。至80年代初,又加上蕭頌(Ernest Chausson)、布雷維爾(Pierre de Breville)、博爾德(Charles Bordes)和羅帕茨(Guy Ropartz),法朗克的小圈子大功告成。後來丹第在所寫傳記《塞札爾‧法朗克》(1906)一書中高度的自我標榜一度曾引起非議,認為法朗克「是他的學生製造出來的產品」。

  但是,他從1880年起到1890年去世為止所創作的音樂清楚地說明事實並非如此。當然,他早年作為炫技音樂的演奏者和作曲者的經歷在他的音樂趣味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這在鋼琴《前奏曲、詠嘆調、終曲》(Prelude,aria et final; 完成於1887年)最後作品中可以明確無誤地聽出來,甚至在鋼琴和樂團的《交響變奏曲》(1885)中也不斷有所表現。另一方面,他的一些比較差的音樂卻表現出他幾乎是過分地反對追求表面效果和不遺餘力地培養感情強度;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借鑑了李斯特、華格納乃至更遠的貝多芬的範例。

  法朗克卒於1890年,部分地是由於一場車禍。19世紀最後25年中法國音樂的新的嚴肅性完全起源於法朗克師生。對於他的天使般的和藹可親和純樸坦誠的性格、他處世之道的大公無私和天真無邪,人們是推崇備至的。這些特徵反映在他溫文爾雅的態度上;而當法朗克必須表達強烈對比的樂思時,例如在清唱劇《八福》(Les Beatitudes,作於1870年代,作曲者去世後首演)、交響詩《可惡的獵人》(Le Chasseur maudit,1882)和《神怪》(Les Djinns,1884)中那樣,這些特點就成了不利條件。另一方面,小提琴奏鳴曲(1886)和《交響變奏曲》則始終是一個熱情高貴的音樂個性及其歷經各種趣味和感情姿態的變化而屹然長存的精湛技藝的幾乎是白璧無瑕的豐碑。 


http://blog.sina.com.cn/u/1271653841


http://blog.sina.com.cn/u/1252925460


小小的詩,大大的風景。


http://icking-music-archive.org/ByComposer/Cocquiel.php


策蘭詩選和評論集


http://www.frchina.net/forumnew/viewthread.php?tid=91698&fpage=1


http://icking-music-archive.org/ByComposer/Reger.php


Max Reger,二十世紀初期最有名的新銳作曲家,心力交瘁而死


算是偉大的天才 


我的淚已被風吹乾 我的心比天空還藍
不再擔心你的冷淡 會讓愛只剩一半

你的心是一個客棧 誰都只能夠留一晚
不再害怕回頭太難 我的愛已不渴望你還

離開憂鬱的習慣 寂寞的糾纏 不再讓愛情是彼此的負擔
少了一個伴 也不算孤單 留下的回憶 已經夠溫暖

我不回頭看 你還在不在
既然相愛又不能依賴 就把我的手放開


你忘了是誰對我說過 美麗的人要什麼都有
也許你永遠都不會懂 美麗的心一樣怕失落

我用淚光 拉住你衣袖
多麼盼望 你能夠感受

從情人變成朋友 從擁抱變成握手
像做了一場白日夢 醒來只剩迷濛

從情人變成朋友 從鮮花變成空手
明天起心事重重 能不能再說

你感謝我給你的一切 然後解釋所謂的誤會
我的愛如果你沒發現 又為什麼心痛我多年


雨中的街道很美 美的讓人心碎
和你在街邊躲雨 躲著遙遠的距離
謝謝你多年謊言 我會當作愛情
我要你真心告訴我 我倆沒有明天

雨中的旋律很美 讓人安靜堅強
和你在傘下躲雨 暫時不要再演戲
謝謝你甜蜜謊言 多少為了從前
謝謝你現在告訴我 我倆沒有明天

看著我的眼 不要說抱歉
讓我們用擁抱告別 永遠記得今天

看著我的眼 不要說再見
離開時請別眷戀 好讓我勇敢一點


http://www.icking-music-archive.org/ByComposer/Wanhal.php


他的交響曲,好的沒話說! 


Johann Baptist Vanhal


站在街頭我滿心憂愁
等你等到我痛在心頭
為何總是沒有理由
不知不覺又一個痛苦的藉口

站在街頭我只有沈默
愛你的話找不到人說
為何總是沒有理由
不知不覺又一次如此的難受

沒有人傻得像我 沒有人傻得像我
失去你卻又以為溫柔還在你也還在
沒有傻得像我 沒有人傻得像我
所有錯獨自承受 只能承受默默承受
 
 
聖經絕對無誤 


小柔子交過13個男朋友


小柔子的筆記本上寫:


星期一跟我很台灣約會
星期二跟大展鴻圖約會
星期三跟雲天約會
星期四跟喬若飛約會


星期五轟趴
星期六購物
星期日提前上床睡覺了^_^


不要把我忽略哦,我是個可愛的陽光男孩,18歲唷^^


古爾蒙
Gourmont, Remy de 

 
(1858.4.4,法國?1915.9.27,巴黎)
  法國作家和哲學家。法國象徵主義運動中最明智的評論家之一。他的許多作品對象徵派美學理論作了傳播。曾在康城(Caen)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於1881年到巴黎國家圖書館任職,培養了廣泛的興趣並獲得淵博的學識。1891年,因在他幫助創建的《法蘭西信使》(Mercure de France)報上發表據說是不愛國的文章而被撤職。其著作有50卷,規模格調都堪與18世紀的懷疑論哲學家相比,主要是短論集,包括;1.《收場白》(Epilogues,1903?1913),對當代事件和人物的連續性評論;2.《文學漫步》(Promenades litteraires,1904?1927)和《哲學漫步》(Promenades philosophiques,1905?1909),文學和哲學短論;3.研究文體、語言和美學的著作。古爾蒙相信各種真理的相對性,他的力量在於他的文學評論以充實的美學基礎為依據。他的文學觀後來影響了20世紀詩人龐德和艾略特。他的長篇小說包括《西克斯丁︰發人深思的小說》(Sixtine:Roman de la vie cerebrale,1890)、《迪奧梅德的馬》(Les Chevaux de Diomede,1897)、《一個女人的夢》(Le Songe d'une femme,1899)和《處女的心》(Un Coeur virginal,1907)等。


只有一個人生 


清海無上師說的 


而且大家都有不錯的女朋友了 


為什麼有些人老是愛彈手指頭? 


決戰猩球!


清海(英文:Suma Ching Hai[1],越南文:Thanh H?i Vo Th??ng S?,英譯名:胡·瓦倫斯達特)(1950年5月15日-),是英國籍的越南人,通常稱清海無上師,是新興宗教觀音法門的創辦者,並從事珠寶設計、時裝設計、繪畫等工作。[2] [3][4][5][6][7][8] 與她有關著名的組織包括了清海無上師世界會、清海無上師世界會出版有限公司、SM智藝企業有限公司以及全球性的無上師電視臺等。

她自1985年公開宣教後,標榜信徒只要接受她的傳法就可以「即刻開悟、一世解脫」,因教義簡易易懂,跟隨者頗眾。而媒體與學者常就她穿著華麗衣著出現在公開場合並涉入商業的做法,多所批評;其宗教教義也曾受到當時台灣佛教界的嚴詞批評,認為她是附佛外道。


哎呦,有夠恐怖的


青海


你住在哪裡?
─青海的草原─
那裡是什麼地方?
─一眼看不完─
你在哪裡殺人?
─喜瑪拉雅山─
你殺了多少人?
─峰峰相連到天邊─
你殺了什麼人?
─古聖和先賢─
為什麼殺他們?
─在這裡建家圓─
什麼時候殺人?
─風吹雨打中─
屍體呢?
─聳立五千年─
你的國籍?
─中華民國─
再說一遍?
─中華民國─
還要繼續殺嗎?
─經得起考驗─
你要殺到什麼時候?
─只要黃河長江的水不斷─
再說一次你的國家?
─中華民國─
呼喚它!
─中華民國─
你的功蹟......
─千秋萬世─
傳下去......
─直到永遠─ 


中國即將崩潰


 部分的台灣媒體吹捧中國有高經濟 成長率、龐大的人口消費市場、租稅優惠等等好處,中國大陸加入WTO後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許多跨國企業將進入此一新興市場,台灣應及早前往卡位,否則將喪失良機,可是在上海任職二十年的華裔美籍律師Gordon Chang(章家敦)博士卻不以為然。去年九月他在美國出版了「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大大暴露了中國經濟黑洞的真相。這本書出版後可說是洛陽紙貴,在台灣的中文版已出版,作者應邀訪台,今日(3月8日)將出席在立法院的一場聽證會,在台期間並將與前總統李登輝、政府官員、學者 會談。
 中國進入WTO之後,外商可自由進出口貨物,不必透過國營企業的剝削,關稅降低後進口的貨品銷售成本得以降低,大陸的國產品將很難與其競爭,中共的國營企業因為效率低,將會相繼關閉,造成更多的職工下崗。中共國營企業已問題叢生,朱鎔基多年來強調要對於國營企業加以改革,中共的政策是所謂的「留大棄小」,未來將保留重要的將近一千家國營企業,讓其他扶不起的倒閉、關廠。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所謂的「官倒」,地方政府趁機中飽私囊、勾消債務、解散勞工,搞什麼民營化,亂象叢生。

 根據官方統計,兩千年失業的人口為3.8%,但實際的數字應該有六倍之多。這二十年來國營企業的改革,成效不彰、成果也是虛構的數字。除了國營企業會在中國入會之後首當其衝之外,農民為最大的受害者。中共雖然以農民運動起家,但是對中國的農民一直壓榨剝削,穀賤傷農,很多農民不願意再從事農業生產的工作,大量湧入城市尋找工作,造成「盲流」的現象。目前農村過剩的勞力大概有一億五千萬到兩億。中國入會後,農產品將不能再與外國來的農產品競爭,將有更多的人離開農業生產的工作。

 中國在計畫經濟主導下,國營企業生產盲目, 效率低落,虧損由中央補助,政府命令銀行貸款紓困,讓這些國營企業苟延殘喘,但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只將國庫的負擔轉嫁給銀行。因此,中國大陸的銀行體系,逾期放款的現象普遍增加,實際數字大概是官方數字兩成的三倍,國營銀行貸放給國營企業的呆帳高達4,900億美元。農村的42,000家信用合作社情況更為惡化,一有風吹草動將造成擠兌,金融風暴隨時可能發生;加上中國大陸貪污腐化情況嚴重,這些貪污加深了中共國家財政危機。據官方的統計,2000年中共財政赤字為317億美元,佔GDP的2.9%,公共債務2,466億美元,佔GDP的22.9%。但中共的統計數字造假,GDP嚴重灌水,債務嚴重低估,中共目前實際的債務應為一兆美元以上,佔GDP實際的比率應為146.7%,加入WTO後關稅降低稅收將更減少。

 由於科技的發達,中國大陸人民已可由網際網路得到第一手的國內外資訊,儘管大陸當局想盡各種辦法封鎖消息,但是這種鐵幕老早就已經不靈了,這樣一來大陸當局控制人民資訊與思想的能力日漸減弱。在1989年「六四」事件的時候,雖然北京極力封鎖新聞,但人民透過傳真傳播消息;往後人民更可以用網際網路加速流傳各種消息,政府的「愚民」政策將失效。中國的領導人面臨換班的時刻,胡錦濤等新一代的領導人,將來是否有能力處理將出現的各種經濟、社會與政治問題,熱中到大陸投資的台商應該三思。

 章家敦博士大膽預言,中國在加入WTO之後,因為社 會、經濟、政治的危機,勞工、農民與投資人相繼走上街頭,動亂一觸即發,中共當局在束手無策之際,最後會選擇對台動武,利用統一議題凝聚民族情緒,轉移國內問題以維繫政權。但台灣將在美國的協助下,在台灣海峽打敗共軍的侵略;在網際網路傳播下,消息很快的傳遍中國,民眾會走向街頭,各種對中共政權不滿與積怨將會如山洪暴發般一發不可收拾,中共的政權將像歷代的每個王朝一樣分崩瓦解。雖然有人認為章家敦的書是故意要「唱衰」中國,但不可諱言的,大陸的政治、社會、經濟問題重重,而不是某些 人所吹捧的遍地黃金。章家敦一書對大陸問題的分析提供給我們另類的思考,對冷卻一些人盲目的大陸熱,應該有正面作用。


阿爾巴尼亞間奏曲


最愛 提琴,音樂,詩。 


雨後的絲黃磚瓦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25002/


http://www.ci-du.com/chouqian/lvzu.asp


昨日下午,我突然接到來自美國一家大型媒體的電話,暢談時間長達四個多鐘頭。對方知道我的脾氣大,但怒從何來?中國。我們幾乎無所不談:談到梁、譚之去留,談到胡、朱之進退;談到康熙馭駕之術,談到唐朝興亡之道;談到九省三市之濃濃苦楚,談到千秋大業之難以為繼;談到妖魔異己之狠毒,談到國際攻略之雷同;談到融合、自律、腐敗之變,談到傳統、信仰、脊梁之化;談到東海一梟之複雜,談到白色戀人之可待;談到杜導斌之膽識,談到張青帝之毅力;談到易大旗之豐富,談到李尚平之可敬;談到余傑之銳利,談到檳郎之純粹;談到老謀而深算之精湛,談到同流而不合污之艱難;談到是非、對錯之虛無,談到謀略、技巧之必行,談到民心、法治之重大,談到聯合、對立之把持;談到媒體運轉之理念,談到民主推進之首要;談到經濟、政治、法律、言論、宗教、文化之主次,談到牢犯、軍人、律師、政客、農民之明暗;談到學術平民化、輿論公開化、理論實際化、實踐基層化、政治現代化之必須,談到破壞建設化、殺人救人化、對抗談判化、高深常識化、權謀民意化之必然;談到退讓主權、經濟換回政治利益之不擇手段,談到殺貧濟富維護特權利益之一貫伎倆;談到無權者權力爭取之艱難險阻,談到民主前進之大勢所趨;…… 


  人類另一樣的前途只能靠我們自己去爭取。勇敢地戰斗吧!
  打倒資本主義和戰爭!
  建立一個沒有資本主義和戰爭的新世界!


蒲豐
Buffon, Georges-Louis Leclerc, Count de 

 
(1707.9.7,法國 蒙巴爾?1788.4.16,巴黎)
亦譯布豐伯爵。原名喬治-路易‧勒克萊爾(Georges-Louis Leclerc,約至1725年)或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德‧蒲豐(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 1725??1773?)。

 

蒲豐,版畫;巴隆(C. Baron)於1761年複製。
By courtesy of the Hunt Institute for Botanical Documentati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法國博物學家,以關於自然史的著作聞名,並以「風格即人」的理論傳世。勃艮地官吏家庭出身,母親頗有教養。最初就學於第戎(Dijon)的戈德蘭(Godrans)學院,喜愛數學。1723年從父命學習法律。1728年攻讀醫學、植物學和數學。後去英國,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母親死後,他回家鄉鑽研概率,並對植物生理學極感興趣。1735年翻譯黑爾斯(Stephen Hales)的《植物誌》(Vegetable Staticks),1740年翻譯牛頓的《流數論》(Fluxions),同時探討牛頓和萊布尼茲發現微積分的歷史。他在皇家博物館工作時編成巨著《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generale et particuliere),全書原計畫50卷,生前僅出版36卷。1753年被選入法蘭西學院,發表《風格論》(Discours sur le style),提出「風格即人」的論點。他每年到巴黎短期旅行,成為文學和哲學沙龍的常客。他在蒙巴爾(Montbard)經營自己的產業,有動物園、養鳥場和實驗室。他是對地質史畫分時期的第一個人。他曾提出物種絕跡說,推動古生物學的發展。他首次提出太陽與彗星碰撞因而產生行星的理論。 


我建議中日再戰


貝爾納丹‧德‧聖皮埃爾
Bernardin de Saint-Pierre, Jacques-Henri 

 
(1737.1.19,法國 勒阿弗爾?1814.1.21,埃昂內)
 

貝爾納丹‧德‧聖皮埃爾,版畫,1805年里博(J.-F. Ribault)根據L. Lafitte的素描作。
J. E. Bulloz
 
 
  法國作家。因其歌頌純真愛情的田園戀歌式的小說《保羅和薇吉妮》(Paul et Virginie)而名傳後世。曾作為工程師在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島上服軍役,他的第一部作品《法蘭西島紀遊》(Voyage a l'Ile de France, 1773)即取材於此。貝爾納丹在《大自然的研究》(Etudes de la nature, 1784)一書中表達的思想之所以形成,受盧騷對他的友誼的影響極大。《保羅和薇吉妮》為《大自然的研究》第3版(1788)的附錄。故事描寫一對青梅竹馬的海島青年的戀愛經歷,他們生活在不染世塵的大自然風光當中,但是文明的侵入導致了故事的悲慘結局。稍後的一部作品《印度的茅舍》(La Chaumiere indienne, 1790)描寫一個旅行家在一間農舍裡發現一位印度流浪者身上蘊藏著的聰明睿智。貝爾納丹是最早頌揚文化原始主義的人物之一,這種主義則是浪漫主義運動的一種中心思想。 

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


還有,你真的很可愛


女大生酥胸半露好性感


何人不起故園情


在這個按扭時代


您目前沒有任何留言喔!


同志


無線電!無線電!無線電!


陳柏達
2008/9/1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連載小說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