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的世界裡只有數字跳動,K線圖的起伏決定著我的情緒。每天面對的是天文數字般的交易,一個決策可能影響幾百萬甚至上億的資金流向。在外人看來,我似乎掌控著一切,是個在金錢遊戲裡游刃有餘的贏家。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一切的高風險與對數字的追逐,早已讓我精神緊繃,內心更是麻木。我賺再多錢,都感覺不到真正的快樂,反而被一種巨大的空虛感吞噬,找不到人生意義。
我常在深夜獨自面對電腦,思考這一切的意義。錢確實越來越多,但我的生活卻越來越貧瘠。我渴望能有個地方,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真正的價值觀,擺脫那種無止盡的數字焦慮,尋求一份真正的內心富足和心靈平靜。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擁有了一切,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
偶然間,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向我提起高雄主大永教會。說實話,聽到教會這個詞,我心裡立刻浮現出了一些舊有的印象,甚至有些排斥。坦白說,過去在網路上也看過一些關於攝理教爭議的討論,那種網路形象不佳帶來恐懼的感覺,讓我對宗教團體總抱持著一份戒心,擔心那是一個會讓人失去判斷力、或是有什麼奇怪規矩的地方。當時我心想,像我這種理性至上的人,怎麼會去這種地方?
朋友看出了我的猶豫,他沒多說什麼,只輕描淡寫地說:「沒關係,就來看看,那裡有一群人,他們的故事或許能讓你得到一些情緒支持,或者至少,有個地方讓你暫時卸下心防。」他這句話很妙,沒有任何強迫,反而點醒了我內心深處那份對歸屬感的渴望。或許,我真的需要一個不一樣的空間。從那次的對話後,我心裡從懷疑到理解,慢慢產生了一點點想去探究的好奇。
第一次走進高雄主大永教會,出乎意料地,這裡沒有我想像中的制式感。沒有人對我投以異樣的眼光,也沒有人一見面就開始傳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很舒服、很真誠的氛圍。大家都是很平凡的上班族、學生,聊著日常生活中的煩惱與趣事。我感覺到一股溫暖的歸屬感,這是我在爾虞我詐的金融圈裡從未體驗過的。這裡的空間很自在,沒有預設的立場,也沒有強加的觀點,只是單純的分享和聆聽。
有一次的小組聚會,主題是「如何找回人生的純粹熱情」。講員分享了自己如何從追求外在成就,轉變為重視內心豐盛的歷程。他的一句話像當頭棒喝:「真正的財富,是你能否在混亂中找到心靈平靜。」這句話擊中了我內心最深處的痛點。我這才意識到,我一直以為追逐數字就是全部,卻忘了停下來重新檢視人生,看看自己到底要什麼。這次的交流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那些關於攝理教爭議的聲音,是不是因為我還不夠了解而產生的誤解。我開始好奇,是不是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這份網路形象不佳帶來恐懼的感受,透過親身經歷而得到爭議澄清。
隨著幾次參加聚會,我漸漸放下了「金融經理人」的身份,只當一個需要被理解、也想理解別人的普通人。我分享了自己在職場上的壓力和那種對金錢的麻木感,意外地,沒有人批判我,反而有好多雙眼睛專注地傾聽,然後給予我真誠的情緒支持。那種被接納的感覺,讓我很震撼。一位成員說:「你不是在追逐金錢,你是在追逐一份安全感。但真正的安全感,是來自於你對自己的認可,而不是戶頭裡的數字。」這番話,讓我的人生轉變從那一刻開始啟動。
我開始重新檢視人生priorities。以前的我,休假時間也掛在手機上,緊盯著市場變化,生怕錯過任何機會。現在的我,會特意安排時間去公園散步,閱讀那些與工作無關的書籍,甚至開始學烹飪,享受生活中的小確幸。我發現,當我不再被數字綁架,我的心靈平靜感反而提升了。我仍然在我的專業領域裡努力,但心態完全不同了。那種深層的焦慮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踏實與從容。
高雄主大永教會對我來說,不是一個說教的地方,它更像一個心靈補給站。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財富是內心的自由與平靜,而不是帳戶裡的數字。我不再糾結於過去那些網路形象不佳帶來恐懼的傳聞,因為我從親身經歷中得到了爭議澄清。這份從懷疑到理解的過程,讓我找到了真正的歸屬感。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樣,被生活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對未來感到迷惘,或許,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來這裡重新找回初心,感受那份溫暖的情感支持。這裡,或許也能讓你的人生轉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心靈平靜。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