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是回顧童年往事, 不觸及政治.
不久前美國空軍用 U-2 偵查機就近查看飛越美國領空的中國高空氣球, U-2 老舊如今已無大用, 難得有個簡單任務讓它活動筋骨, 有人因此想起陳年往事. 今年 3月11日美國《CNN》新聞網站有篇文章《When China shot down five U-2 spy planes at the height of the Cold War》, 中國擊落 U-2 的標題勾起我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晚餐後媽媽如果不忙偶爾會說我們去舅舅家玩, 他住在新生南路台大配給教授的房子. 我們搭公車《零南》線, 有一次發現到他家前不遠有一站《懷生紀念堂》, 看似一個基督教小教堂, 後來得知是紀念台灣空軍專飛 U-2 的《黑貓中隊》飛行員陳懷生. 我讀了《CNN》的文章才知道《黑貓中隊》的 U-2 被打下 5次, 依習慣查一查資料, 意外的發現我的記憶有問題.
話說冷戰期間美國 CIA 用 U-2 搜集敵方地面軍事設施資料, 它的特點是飛行高度非當時的戰鬥機可及, 但是沒有自衛能力而且操控不易, 偵查中國的事自然請台灣的飛行員冒險. 出任務殉職的《黑貓中隊》飛行員總共 5人, 陳懷生是第一個 (另有多人訓練中喪身). 1962年他在江西南昌附近被飛彈擊落. 他本名陳懷, 死後蔣中正賜名陳懷生, 並在《台北空軍子弟小學》興建《懷生堂》和立銅像以資紀念. 1963年蔣經國主持落成典禮, 之後把致詞改寫成文章《看不見, 可是你依舊存在》.
網路上找不到《懷生紀念堂》, 只知道《台北空小》原在台北市仁愛路的舊空軍總部旁, 後來改名《懷生國小》, 搬家後原地變成《懷生國中》. 我離開台灣太久, 對台北街道毫無概念, 試試 Google Map 但是看得頭昏就放棄了. 總之《懷生堂》好像不在台大附近, 而且我記得的是公車為它設站的一座基督教小教堂, 不是附屬的建築. 我後來雖常去舅舅家, 不再注意《懷生紀念堂》這個站, 沒想到這個世上從來就沒有《懷生紀念堂》, 它只存在我的記憶裡.
- 14樓. Cendy2023/03/18 14:41
請參看(在此網址中, 點選小圖可看到大圖)
(13) 和 (14) 一併回答於此.
腦裡只記得這件事沒有影像, 不過懷恩, 懷生非常相似, 看來是我一時疏忽把兩件事混在一起. 非常感謝你花這麼多精神幫我解答腦中一大疑案, 我還因此得了一些新知識. 太好了.
吳怡仁 於 2023/03/18 19:57回覆 - 13樓. Cendy2023/03/18 14:35這張相片是懷恩堂成立時的大合照(1953/12/27)
民國44年6月5日(1955/06/05)懷恩堂的相片
https://www.gbc.org.tw/wp-content/uploads/2013/12/gbc_opening_1955.jpg
擴大重建後的懷恩堂(1984/12/02獻堂啟用)
https://www.gbc.org.tw/wp-content/uploads/2013/12/gbc_rebuild_1984.jpg
不知您是否有印象?
- 12樓. 安歐門2023/03/18 14:06
我猜,當年你搭0南,看見的是「懷恩堂」站,
當年懷恩堂是個基督教小教堂沒錯,就在台大對面,
但是和陳懷生沒有任何關聯,你可能記混了。
懷恩堂網站可以看見當年小教堂照片,看看像不像?
雖然已無印象, 「在台大對面」是重點, 我覺得這個解說很合理. 謝謝.
吳怡仁 於 2023/03/18 19:41回覆 - 11樓. Cendy2023/03/18 13:48
- 10樓. Cendy2023/03/18 11:49這個頗有趣, 不過找到懷生紀念堂的機會可能不大. 不是從來就沒有, 就是拆掉或改名了. 吳怡仁 於 2023/03/18 12:00回覆
- 9樓. Cendy2023/03/18 11:00今天早上我再 google 查資料發現仁愛路二, 三段被稱為 "天堂之路"因為教堂很多(您說的小教堂是在這路段嗎?)但沒找到名為 "懷生紀念堂" 的小教堂或許已改建, 或許已改名因為台北市工務局也有一篇 "天堂之路" 的相關文章我想如果詢問該局, 或者詢問台北市公車處或許可得到一些歷史資料台北市工務局希望詢問者能安裝 "台北通" app實際上之前領五倍券時還有其他券可以抽獎, 比如 "農遊券"當時已經安裝了 "台北通" app下週可以幫您詢問看看在新生南路, 台大附近. 吳怡仁 於 2023/03/18 11:08回覆
- 8樓. 亓官先生2023/03/18 10:36心理學研究
記憶確實是可以創造的
所以有人夢境與真實不分
在美國曾經有幾宗親人性侵害案
是心理分析師創造出來的!
說得沒錯. 吳怡仁 於 2023/03/18 10:43回覆 - 7樓. Cendy2023/03/18 02:47
現在還是有 0南公車, 但路線應該跟幾十年前差很多. 因為多了很多新的馬路, 社區, 建築...
謝謝. 吳怡仁 於 2023/03/18 02:50回覆 - 6樓. Cendy2023/03/18 02:33我1959年念小學一年級時一,二年級學生還在日式建築的教室內上課但同時學校也在興建西式新教室這個所謂西式不過是鋼筋水泥的平頂二樓建築那時國家還很窮, 政府也沒足夠的經費所以我們每個月要繳2元的 "增建教室基金"1963年情況也沒好到多少《懷生堂》是"由景仰陳懷生烈士的中外人士所捐獻"大概也是這原因謝謝你提供的許多有用資訊. 吳怡仁 於 2023/03/18 02:35回覆
- 5樓. Cendy2023/03/18 02:19《懷生堂》應該是影片一開始時, 所有人面對的那棟二層樓建築,影片下方的資訊也提到: 懷生堂為二樓西式建築.至於《懷生紀念堂》站點設立的地點可能正好有一個小教堂吧.或是那小教堂真的叫《懷生紀念堂》?《懷生堂》的興建已是六十年前的往事,那小教堂可能也由於都更而拆除了吧.滄海桑田, 人事全非...人事全非, 只能存疑. 吳怡仁 於 2023/03/18 02:2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