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富岡百年古廟集義祠 祀奉來台墾荒客家先祖
2013/06/14 09:04
瀏覽2,24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富岡百年古廟集義祠 祀奉來台墾荒客家先祖

 

【楊梅訊】富岡有一座寺廟,廟前刻了許多忠孝節義歷史事蹟,以及警世對聯,在今日看來仍像是暮鼓晨鐘,深具警世與教育意義,那就是「集義祠」。

 

集義祠建廟緣起於祭拜一百多年前來台開懇的客家先民。因早期客家先民渡海來台墾荒,許多客死他鄉,成了無主骨骸。當時大地主徐慶江(號景雲)感念這些先民的貢獻與辛勞,於清光緒十七年捐地,曾茂麟、劉兆榮等地方人士捐資,發起興建公廟,來祭祀這群先民孤魂。當時並以《集義祠理由書》一文記錄下成立之緣由:

 

「徐景雲先年施出義塚地及田業壹所,土名伯公岡庄,四界載明字據,謂之義塚。嗣後將義塚面前建築壹小廟,稱集義祠。委因徐景雲居住迢遠,當日係交劉兆榮管理,每年二月祭祀一次,至七月中元祭祀一次,其祭費僅將此田租開用,所以每年地租系徐景雲喜歡(歡喜)完納,茲逢土地調查僅將委員,區長聯名,申具理由,沾叩。

 

明治三十四年五月八日右

業 主 集義祠

臺北縣竹北二堡番婆?庄十五番戶

管理人 劉兆榮

區 長 劉兆榮

臺北縣竹北二堡新庄仔庄壹番戶

徐景雲 」

 

集義祠早期僅是按時由地方人士將地方上四散、無人奉祀的無名枯骨集中堆放,並加以祭祀,以消除災厄,祈求合境平安。廟中有一個大神主牌,上刻「集義祠列列神位」。繼而主祀萬善爺,並迎請新竹城隍廟之城隍爺,新竹坊寮褒忠亭的義民爺神位奉祀;陪祀福德正神。廟名最早為「萬善祠」,後於明治34年登記為伯公岡集義祠(伯公岡為富岡舊名)。 廟內除了主祀萬善爺外,右側配祀土地公,左側配祀成隍爺及義民爺。

 

1991年彭連聲等多位信徒捐資重建集義祠,廟中有一匾額,上書:「義振綱帝 祝伯公岡集義祠重建紀念 1991 彭連聲敬獻並書」。

 

重建基金除了用於寺廟重建,並且捐贈給八大庄國中小學作為獎助學金。

 

重建後的集義祠,正門及側面外牆上有許多面石刻雕飾,上刻文字,每則文字?述一件歷史上忠孝節義故事,如「智破拐馬」、「拒水斷橋」、「大義責子」、「斬蛇起義」、「焚裘禁媚」等。

 

廟前有四個巨大龍柱,正中央有石馬一對,兩旁各有五隻石獅,廟口尚有一對小石獅,造型典雅古樸。

 

彭姓家族為重建出力甚多,今之廟祝為彭家後人彭武彬,年已七十高齡,身體健朗,仍在廟裡為信眾服務。

集義祠每年主要祭典為春秋二祭,由富岡、新屋、湖口及新豊四鄉鎮信眾輪值作爐主祭祠,八年輪值一次,分為八大庄,包括:

(一)伯公岡(現今富岡里)

(二)頭湖、二湖、三湖、四湖聯庄(現三湖、上湖二里)

(三)上陰影窩、員笨(現瑞原、員本二里)

(四)下陰影窩、社子(現豊野里及新屋鄉社子村一部分)

(五)十五間、?榔(現新屋鄉望間、?榔)

(六)大坡、后庄(新屋鄉大坡、后庄村)

(七)蚵殼港(新屋鄉蚵間村、深圳村及新豊鄉的福興、後湖、湖口鄉和興村)

(八)新庄子(新豊鄉青埔、中崙、重興、員山、上坑、松林等村、湖口德盛、和興村一部分)

每次祭典場面盛大,前來參拜的信眾近萬人,十分壯觀,顯示出民間傳統信仰的巨大影響力。

集義祠地址:楊梅市新明街59號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在地生活 桃竹苗
自訂分類:楊梅區新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