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推薦-濱野智史的《架構的生態系-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
2011/10/16 20:22
瀏覽1,326
迴響1
推薦17
引用0
假日還困在研究室趕著要發表的論文,本來非常的鬱卒,但是看完日本少壯派的資訊社會學者濱野智史的書《架構的生態系-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稍微開心了。很早就想要在網路上買濱野智史這本書(日文版),因為是探討日本型的資訊化社會很重要的書,而且不斷的被引用。但是還沒有時間上網買(也還沒有時間可以看),中文翻譯本就出版了!逛書店看到的時候還嚇了一大跳,「啊!濱野的書居然有中文版耶!」村上春樹的每部小說幾乎都有中文版了,感覺上他已經不像是個日本作家了,但是像是濱野這樣的研究學者(即使他的外型與傳統的日本歐吉桑學者比起來堪稱「型男學者」),他的書籍會被台灣出版界看上,讓我頗為意外。
強力推薦濱野的書給大家!在我的網誌裡沒有推薦過什麼書,因為我覺得要看什麼書都是個人喜好。但是,當許多台灣的學者们只會引用歐美的理論或研究成果時,像是濱野這樣的學者就顯得特別的可愛,因為他不斷的思考「日式資訊化」跟「美式資訊化」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如果你對資訊社會不熱中,還是可以好好的看完《架構的生態系》,因為濱野講述了許多日本文化跟日本社會的特質,所以本書也可以算是「異文化研究」的專書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Zirkell=Als2012/01/01 15:56這本書我也又收藏 實為珍貴
哈!看到這本書也覺得獲益良多
已經有將維基百科與del.icio.ous等相比較的研究了,至今就連資訊界也很少提到NICO NICO,但實在很需要研究。
我本人也非常疑惑:為什麼FACEBOOK在外國動輒串聯起數十萬人的大遊行,再台灣卻點燃不起一點效應?
難道台灣真的是鬼島嗎???
台灣人工時太長,且時常去學習「態度」---再國外「態度」一詞幾乎不會使用,但在台灣的中文語境之內卻頻繁的使用
日本人工時再怎麼長,也不會區居於FACEBOOK...向mixi這些專為日本人良身訂造的SNS,實在值得台灣人好好反思
然而...臉書獨大、愈來愈多人表示「停掉其他(指其他web2.0工具,如部落格),只留下FACEBOOK」,愈激發起我的危機意識:臺灣人正不斷下下沉淪,以向奴化的環境進行適應
而將美國最重視的閒暇時間,日本人在意的參與感,一併都麻痺、無視了。FACEBOOK,從屬於既有的人際關係,只要在台灣它就毫無開拓人際關係的功能。
guest
你講的問題 後面牽涉的社會概念與社會意識太複雜了
真的值得有心的學者好好的研究
台灣蠻多學者研究資訊化
但是多數都是單篇論文
不像濱崎可以提出新型態的資訊架構與舊傳統的社會建構之間的辨證
我不用臉書耶
先生雖然用來po女兒的照片
但他也不是低度使用者
最後 謝謝你的回覆
競 於 2012/01/18 18: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