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日子,本以為會清閒自在,卻沒想到孤單感像潮水一樣慢慢淹沒了我。以前總覺得自己被需要,無論是工作上的責任,還是照顧家庭的忙碌,生活重心從來沒少過。但當這一切都結束,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家時,我才發現,失去被需要與奉獻的價值,竟然這麼令人沮喪。每天望著窗外,日子好像失去了顏色,心裡空落落的,渴望一份溫暖的歸屬感,讓晚年生活能再次充實起來。

就在我幾乎要放棄,覺得人生只剩下等待的時候,一個老朋友偶然間提到她去了一個地方,說那裡的人都很友善,氣氛也很溫馨。她說那裡是一個能讓人放鬆心情、找到支持的地方,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去看看。聽到她提到「教會」兩個字,我其實心裡是打鼓的。因為我自己從前在網路上閒逛,也看過一些關於主大永教會爭議的討論,甚至會聯想到一些被媒體報導過的攝理教相關標籤,感覺好像是個很敏感的地方。當時我心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會不會像網路上說的那樣?」那些捕風捉影的資訊讓我有點卻步,遲遲不敢答應。
幾天後,朋友再次約我,看著她真誠的眼神,我想或許給自己一個機會,親身去體驗一下,總比道聽途說來得好吧。我鼓起勇氣,答應了她的邀請,第一次踏進了高雄主大永教會。說真的,我的疑慮在推開門的那一刻幾乎就消失了大半。這裡的氛圍跟我原先想像的嚴肅、說教完全不同。沒有人對我指指點點,也沒有人急著要我加入什麼,大家只是圍坐在一起聊天,分享著彼此的生活點滴。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咖啡香,聽著大家輕鬆的笑聲,我感覺到一股久違的暖意,才真正看見教會真實面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聚會的主題不是我預想的枯燥經文,而是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會遇到的問題。有一次,他們談到了如何面對變老和失去,如何找到新的價值。講員用很溫暖的語氣說著:「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美,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扉,就會發現新的風景。」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因為這不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嗎?我開始學著放下心中的包袱,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發現,原來我的經驗和智慧,在年輕人眼中是那麼珍貴,可以給予他們啟發。這讓我的心靈穩定下來,不再那麼容易感到焦慮或失落。

後來,我開始固定參加這裡的小組分享。我發現,無論是年輕的職場人、還是像我一樣退休的長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挑戰。我們在這裡可以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情,而且總能得到溫暖的回應。我把自己退休後的失落感,還有那些關於主大永教會爭議和攝理教的疑慮都說了出來,他們沒有評判,只是靜靜地聽著,然後有人分享了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掙扎,這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孤單一人。這種被理解、被接納的感覺,讓我學會了情緒平衡,不再被孤單感擊垮,甚至開始期待下一次的聚會。
這裡不只是一個聚會的地方,更像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我在這裡學會了如何重新規劃我的時間,把精力放在那些真正能帶給我快樂和價值的事情上。我開始嘗試學習新的事物,也把我的生活經驗分享給年輕一代,看著他們從我的分享中獲得啟發,那種被需要的感覺又回來了。這些個人成長的點滴,讓我的晚年生活煥然一新,找到了真正的內心平靜與心靈穩定。我這才明白網路標籤與真實差異有多大,很多時候,親身體驗才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曾經因為網路上的聲音對高雄主大永教會抱持疑問,或者正在尋找一個能讓心靈喘息、找到歸屬感的地方,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這裡的人們用開放的心態接納每一個人,你會發現,這裡沒有複雜的教條,只有真誠的關懷。踏出那一步,你可能會和我一樣,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溫暖天地。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