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悟(Tawo),是蘭嶼島上的雅美族人對自我民族的稱呼。
夏曼.藍波安,出生於蘭嶼,年輕時曾到台灣求學,並且到處打零工開計程車維生。這期間在社會情勢的推波助瀾之下,接觸了原住民的社會運動。在台灣生活了十六年,之後,毅然回到母親的島嶼-蘭嶼。
一個在台灣被歧視的原住民,回到家鄉又深恐被族人恥笑為漢化的達悟青年。於是,重新學習接觸大海,克服心中的恐懼繼而狂熱的愛上大海,這是一段無怨無悔的生命歷程。
這本書收錄了十三篇短文,訴說的是一個孤獨的潛泳者,對海洋與家人的愛與其間的掙扎。
蘭嶼島民以海為生,海是母親,達悟族人夜晚在波濤的催眠下沈吟入夢,早晨醒來一睜眼就可以望見大海。海也是父親,提供族人賴以為生的無盡寶藏,並且以濤天巨浪教導族人生命的殘酷,歷練其生存的本領,並教誨族人生命尊重的本質。
海的吟詠是無盡的詩歌,因此,從書裡可以看到達悟男人似乎天生就有誦詩的能力,他們可以隨時唱出在海上永不退卻的勇氣,詠唱著經驗的傳承,也吟哦出對晚輩的諄諄教誨與殷切叮嚀。
■
海,既是母親也是父親,有時是艷麗性感的愛人,卻又隨時可以翻臉成仇。也因此,夏曼.藍波安,不斷的掙扎。掙扎於對家人的責任與對大海的熱切渴望之間,始終無法找到一個平衡點。
縱使明白,家人對於日落後海之惡靈的畏懼,仍是無法扺擋夜晚時分海水的聲聲召喚。
縱使明白,需要工作賺錢奉養父母,餵飽妻子兒女,但仍沈迷於泅水刺魚的一呼一吸之間,享受著不斷挑戰生命的快感。
親愛妻子的怒罵,母親的惡靈戒言,總是令他格外的煩燥。海水的冰涼適足以溫暖他更冰冷的心,黑暗海底的孤寂反撫慰了他孤獨的心。於是,怒罵與戒言反而更將他推向更深的海底,留連在更闇的夜裡。
夜幕低垂之際,回家的路格外寧靜,他的心情卻總是非常的複雜。
■
其中有一篇文章:黑潮の親子舟。敘述的是在雅瑪(達悟族對父親的稱呼)的帶領下,父子倆上山伐木造舟的過程。
眾所周知,蘭嶼出海打魚用的小舟非常有特色,也是他們的生存工具。而個人造船的技藝則是被族人肯定為真正男人的標準。沒有造船捕魚的技能,就無法靠海生存。沒有結實的臂膀與厚厚的繭更是不可能和海流博鬥的。
雅瑪說,
樹是山的孩子,船是海的孫子,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有靈魂。
砍樹造船或出海捕魚都要祝福這些有生命的靈魂。 (p.59)
在一個半月上山伐木的同時,學會了敬畏山林、祝福祖靈與疼山愛海的生命本質。
樹與海都有生命,所有一切生命都應該被尊重。老一輩依靠勞力生活的人都了解大自然的可敬。與大自然同為生命的共同體,才有可能和平相處,相依共存。文中對於達悟老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所學會的對大自然尊重,在現在這個環境被大肆破壞導致災難不斷的時間點,讀來特別的感到意義深重。
《冷海情深》
作者:夏曼‧藍波安
出版日期:99/04
出版社:聯合文學
建議類別:華文創作│原住民海洋散文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木頭...發呆ing2010/05/15 18:05讀沐舟 說:
讀沐舟 2010/4/18 下午 02:24:04
達悟, 海與黑潮的文明, 可能要向達悟人請教。
他們身上擁有太多的海的文明知識,
許多, 口口相傳的技能與知識,
逐漸失去, 也逐漸'漢化'。
搞懂這'漢化'的意思, 就是離開大海, 走向平原農耕的文明。
沒有對錯好壞。
但是先人留下的海的知識, 確實需要達悟人來當夫子。
好好教導。
偉大的智慧有時都來自跨文明的激盪與包容。 - 6樓. *心 信 *2010/04/21 17:58前天晚剛從蘭嶼回來
前天晚剛從蘭嶼回來
感覺一切藍都比不上蘭嶼的藍
但觀光化的蘭嶼已毀去其質樸
心地善良的達悟雖猶在
只是核能廢料惹悲哀
為何美好天地遭人棄
- 5樓. 巧妙 喜歡上帝的手2010/04/18 22:14好詩
我要去買一本來看 - 4樓. 捕光捉影 ♪ 答案揭曉2010/04/18 16:54我認識的原民朋友…
不管現在是做什麼工作、身處社會的哪個階層,絕大多數都有不為台灣漢族所知的掙扎與糾結…。邊緣的經歷、爭取認同的努力、找回文化傳統尊嚴的奮鬥… 或許真的只有在海的深處,才得以全然釋放,觸摸到生命的律動與寧靜。您這麼說..我也才意識到沈迷這件事的似乎可以被理解.
只是每個人沈迷的選擇不同.
很敬佩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下, 能有自己的理想, 而且走得堅定的人. 木頭...發呆ing 於 2010/04/18 17:08回覆 - 3樓. 小奕(愛在宜蘭破曉時)2010/04/18 16:06冷海情深
看完木頭的介紹,對這本書開始有興趣了,其實蘭嶼的文化是很貼近海洋的,很想深入了解主角的心路歷程,謝謝你的分享喔! ^ ^
江湖波濤,不隨浮沉。
宦海洶湧,無愧平生! - 2樓. 馮 yatou~書寫風景2010/04/18 14:53想念
木頭的文章令我想念住在蘭嶼的朋友,多年前偶而會往蘭嶼跑,那裏有碧藍的波浪,青翠的山崗,四月的野百合會在青青草原綻放,美啊!
也曾去過蘭嶼一次, 非常喜歡, 非常乾淨的美..
但如今...也已漸漸不復存在了. 木頭...發呆ing 於 2010/04/18 17:03回覆 - 1樓. 山楓 @ 薪火相傳2010/04/17 21:25放棄了嗎?
我這樣說可能犯了直線思考的錯誤,所以先祈原諒
不過怎麼聽起來好像是一個放棄了生命的人
躲在愛海的情緒下
還沒準備好真正面對自己的人生?
因為這是由十三篇短文集結起來的,
家與海之間的拉鋸與掙扎...
所以才會讓讀者有這樣的感受...最終還是會找出一條出路的.
木頭...發呆ing 於 2010/04/17 22:02回覆
作者目前在成大唸博士班.(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是目前還在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