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時間:107/04/18~04/22 五天四夜
旅行地點:澎湖群島
旅行方式:單車+露營
人數:5人
107/04/22
第五天 (最後一天)
又起了個大早
自己一人先到隔壁的 孔子廟 走走
澎湖孔廟的前身即是文石書院,而文石書院就是澎湖最早的文化傳播地,位於馬公市東郊,是清乾隆三十一年,第十八任澎湖通判胡建偉所創建。由於澎湖盛產文石,喻意書院作育英才如石紋之五彩繽紛,故名「文石書院」。 資料來源:澎湖孔廟(馬公孔廟)
檽星門是孔廟的大門
採五開間的建築格局
子貢云:「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
用以形容孔子學問及道德的高深
孔廟的中門只在祭孔大典時打開
是對孔夫子的敬意
遊客由西側的小門進出
澎湖(馬公)孔廟有兩道門
第一道五開間大門
只打開右側第二個小門
通過小門
進入廟中
第二道五開間大門
只開了最右側的小門
孔廟現今的面貌是於民國八十八年改建完成的。澎湖孔廟內有一座魁星樓,是於清朝時期所建造的,也是孔廟裡唯一從清朝時期保留至今的建築。 澎湖孔廟(馬公孔廟)
孔廟既安靜又清幽
我靜悄悄走進來
又退出去
沒有驚擾到
這長年累月歷經強風鹹雨的古老建築
用過 小7 的早餐後
大夥就出門騎車去了
祖師廟
澎湖尚留有許多石建房舍
晴空下非常美麗
忍不住讓人多看幾眼
由於風大砂多
所以澎湖群島中偶見的樹
以耐旱的植物為主
許多作物的種植
還是要以咕咾石圍起矮牆
以防止風砂的摧殘
來到湖西鄉的著名景點
奎壁山地質公園。摩西分海
由於摩西分海的現象
在海水退潮的時候才看得到
所以立牌上說明了潮汐的時間表
今天來的正是時候
此刻正處於退潮時機
奎壁山地質公園包括包含了奎壁山和赤嶼,赤嶼位在奎壁山東側沿岸,漲潮時兩地之間的潮間帶會整片淹沒在水中,每逢退潮則會逐漸露出一條約三百公尺長的S型礫石步道與赤嶼相連,此奇景宛如摩西分海般,讓人嘖嘖稱奇。此地底岩為火山集塊岩與凝灰岩質地,是典型的陸連島,每當退潮時潮間帶的生物更是豐富多樣,也更讚嘆大自然的造物之力。 資料來源:奎壁山地質公園(摩西分海)
赤嶼上升起的綠色三角旗
就是代表
目前為退潮狀態
分道是安全的
這裡的地質特色
也是地質觀察與生態探索的好地點
奎壁山
山壁像似一隻趴臥的巨龜
因此先人稱此為龜壁山
後期才改名為奎壁山
離開奎壁山後
時間也差不多了
回台灣的船在下午3:30
該是回程的時候了
回到紅磚牆民宿
我們租住的是 【吉野櫻】
房型為背包客的6人通舖
稍做梳洗
就要告別澎湖了
中午在 花菜干 用餐
是澎湖道地的人文懷舊餐館
這裡的 風茹茶
無限量供應
是很豪邁的用碗來乾杯的
雖然我們所點的料理
都是用曬乾的菜炒的
但口味清淡
夏天食用一樣非常的爽口
這就是這裡的推荐菜
花菜干
意外的爽脆口感
很好吃
依依不捨的離開澎湖
還是回到台灣了
在清水休息站用晚餐
今天的行程
騎了澎湖環東線
約 29公里
單車跟著我們歷經了多次船運
風塵濮濮之外
還噴濺了滿身的海水
風乾後又結晶成海塩
所以幫它好好的洗了個澡
完滿結束了
五天四夜的澎湖單車、露營之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8樓. 陳正華 牧師2018/07/19 00:01
過來探望木頭!
順便向您撒個嬌(好痛喔)...
- 17樓. 柔怡2018/07/01 01:16摩西分海我去過
騎單車後吃碗剉冰,消暑解渴,超級暢快
佩服您體力真好,我實在很軟腳蝦,都是硬撐而已
- 16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8/05/31 23:40。
澎湖,給我的感覺有一點像金門(我小孩的籍貫)
摩西分海真是奇蹟
島嶼純樸,食物不錯,很想親身去體驗
- 15樓. shine girl2018/05/13 23:43
澎湖騎單車真的很舒服喔!
藍天白雲的日子居多
應該看哪兒都美吧!
歡迎再來玩喔!
- 14樓. 陳正華 牧師2018/05/10 23:47
謝謝木頭的分享!
看完之後,陳傳道夢想著...
盼有朝一日回台時,咱也能騎車暢遊一趟澎湖。
- 13樓. 幸福☆Anita_暫離,暑假再回來2018/05/09 22:05謝謝 Anita
祝福您 母親節快樂 木頭...發呆ing 於 2018/05/10 00:20回覆 - 12樓. 寬心2018/05/07 21:25
木頭的心一定還留在澎湖
- 11樓. 阿妙.2018/05/07 15:52
我也跟著木頭的腳步玩了一趟喔
真是佩服您,體力好耐力好.
我...這玩法,我玩不了
人生不留白,讚 讚 讚 ~
- 10樓. 星海辰歌 ✿ 泉2018/05/07 10:38
好精采! 看了一遍,也像是跟著一起玩了一遭!
我特別喜歡澎湖跳島,多麼舒服又愜意的景色阿... 真美!
很棒的海天景色
讓人身心舒暢 木頭...發呆ing 於 2018/05/07 22:05回覆 - 9樓. ellen chou 雨僧 秋風秋雨2018/05/07 01:32
壯遊,就是這樣,要ㄧ直拍ㄧ直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