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好死不如歹活, 真的嗎 ?
2008/12/29 22:44
瀏覽2,772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好死不如歹活, 真的嗎 ?
凡俗常言:「好死不如歹活。」此話用來勸年輕人珍惜生命尚可,但對「久病無孝子」或癌病末期的老人家來說,有時並非適當。做為一個人,活著固然要有尊嚴,臨終也應如此。
有位病患原是大學教授,因糖尿病合併中風臥床多年,最近再加上大腸癌末期合併全身轉移,蔓延到臀部的癌細胞,像開花一樣這裡一朵那裡一朵的從皮下發放出來雖經過手術切除,沒多久又從疤痕下冒出,真的就像雨後春筍一樣。
只不過雨後春筍清香可愛,而從臀部皮下源源不絕長出的腫瘤,卻是膿血不斷、惡臭瀰漫,連家屬進來都戴起口罩,無法久待,對每天要來查房診療的醫護人員而言,也是苦事一樁。
每天早上,要為病患換藥前,最好先別吃早餐,進病房前要先吸一大口氣,戴上口罩再屏息浸噤聲,快速動作完畢,才能全身而退。
有一天早上,正進行同樣快速地換藥動作時,病患同情地看著我,悠悠的說:「我很臭喔!」我驚悚回頭,尷尬萬分,氣一鬆猛然換氣,其實,也沒那麼臭嘛!
後來病患每下愈況,轉入安寧病房 當病患要送入病房時,家屬環繞左右,不捨、愧疚又無助,啜泣不已;病患好整以暇很輕鬆,反過來安慰他們說:「別哭了,再見!再見 !」讓我感慨不已。
我想起先祖父自中風後臥病多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曾引刀自戕多次,家人又是心痛又是驚惶,後來他往生大去之時,家人反而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先祖母當時還安慰大家說:「去了就好,去了就好。」
年輕的時候,我原以為醫學有多發達,醫師有多偉大,能夠治病救命,延年益壽,而今始知自身能力之卑微有限,有時頂多讓人保有軀體而失其意識。原以為人權有多進步,很多臨終病患仍得接受無謂的心肺按摩,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開始羨慕那些在睡夢中安詳過世的人們,始知善終之難得可貴。
我因此認為、安寧緩和醫療不應局限於安寧病房,應廣為推展,成為醫療之最後過程的一部份。這是所有醫護人員都應參與重新體認和學習的課程,而其中之生死觀,應當做社會教育來推行,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為了靈魂安息回歸極樂,要捨得骨肉分離的痛苦,才能提早解脫病魔的糾纏。死得有尊嚴和活得愉快,同等重要。
參考資料
1. 走過帕金森幽谷 李良修 天下文化 1999
2. 生病、生病,為什麼? 廖月娟譯 天下文化 2001
3. 揭開老化之謎 洪蘭譯 商周出版 1999
4. 醫師的深情書 賴其萬 天下文化
5. 中老年的保健 編輯部 健康
6. 用心聆聽 黃達夫 天下文化
7. 一隻狗的遺囑 莊靜君 皇冠文化
8. 自然與人生 周平譯 小知堂文化
9. 老子的智慧 任法融 地球出版社
10. 生死之歌 汪芸譯 天下文化
11. 希望陪你長大 鄭鴻 心靈工坊
凡俗常言:「好死不如歹活。」此話用來勸年輕人珍惜生命尚可,但對「久病無孝子」或癌病末期的老人家來說,有時並非適當。做為一個人,活著固然要有尊嚴,臨終也應如此。
有位病患原是大學教授,因糖尿病合併中風臥床多年,最近再加上大腸癌末期合併全身轉移,蔓延到臀部的癌細胞,像開花一樣這裡一朵那裡一朵的從皮下發放出來雖經過手術切除,沒多久又從疤痕下冒出,真的就像雨後春筍一樣。
只不過雨後春筍清香可愛,而從臀部皮下源源不絕長出的腫瘤,卻是膿血不斷、惡臭瀰漫,連家屬進來都戴起口罩,無法久待,對每天要來查房診療的醫護人員而言,也是苦事一樁。
每天早上,要為病患換藥前,最好先別吃早餐,進病房前要先吸一大口氣,戴上口罩再屏息浸噤聲,快速動作完畢,才能全身而退。
有一天早上,正進行同樣快速地換藥動作時,病患同情地看著我,悠悠的說:「我很臭喔!」我驚悚回頭,尷尬萬分,氣一鬆猛然換氣,其實,也沒那麼臭嘛!
後來病患每下愈況,轉入安寧病房 當病患要送入病房時,家屬環繞左右,不捨、愧疚又無助,啜泣不已;病患好整以暇很輕鬆,反過來安慰他們說:「別哭了,再見!再見 !」讓我感慨不已。
我想起先祖父自中風後臥病多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曾引刀自戕多次,家人又是心痛又是驚惶,後來他往生大去之時,家人反而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先祖母當時還安慰大家說:「去了就好,去了就好。」
年輕的時候,我原以為醫學有多發達,醫師有多偉大,能夠治病救命,延年益壽,而今始知自身能力之卑微有限,有時頂多讓人保有軀體而失其意識。原以為人權有多進步,很多臨終病患仍得接受無謂的心肺按摩,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開始羨慕那些在睡夢中安詳過世的人們,始知善終之難得可貴。
我因此認為、安寧緩和醫療不應局限於安寧病房,應廣為推展,成為醫療之最後過程的一部份。這是所有醫護人員都應參與重新體認和學習的課程,而其中之生死觀,應當做社會教育來推行,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為了靈魂安息回歸極樂,要捨得骨肉分離的痛苦,才能提早解脫病魔的糾纏。死得有尊嚴和活得愉快,同等重要。
參考資料
1. 走過帕金森幽谷 李良修 天下文化 1999
2. 生病、生病,為什麼? 廖月娟譯 天下文化 2001
3. 揭開老化之謎 洪蘭譯 商周出版 1999
4. 醫師的深情書 賴其萬 天下文化
5. 中老年的保健 編輯部 健康
6. 用心聆聽 黃達夫 天下文化
7. 一隻狗的遺囑 莊靜君 皇冠文化
8. 自然與人生 周平譯 小知堂文化
9. 老子的智慧 任法融 地球出版社
10. 生死之歌 汪芸譯 天下文化
11. 希望陪你長大 鄭鴻 心靈工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