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被莫名的不適困擾很久了慈愛中醫診所是我的轉捩點
2025/10/03 18:09
瀏覽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耳朵裡的嗡嗡聲像定時器,早上醒來、通勤、開會、吃飯,全都沒停過。那種聲音不是大聲,而是「擺脫不了」。它像一個無形的鬧鐘,二十四小時都在響,讓原本稀鬆平常的安靜,變成一種遙不可及的奢侈。這種持續的噪音,常常讓我晚上明明很累,一躺下就耳鳴,腦袋像還在開機,翻來覆去睡不著。越是想讓自己入睡,越是清醒,甚至半夜起床坐在沙發上發呆到天亮,那種絕望感真的難以言喻。

一開始,我以為只是壓力太大,身體發出的輕微警訊,撐一下就會好。但狀況卻越來越糟,耳鳴的同時,還伴隨了入睡困難、清晨驚醒與心情焦躁,三件事每天輪流上場,身體就像在對抗自己。我曾試過睡前冥想、聽白噪音,但對那無休止的嗡嗡聲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我跑遍了耳鼻喉科、心理科、神經內科,每一位醫師都說「檢查沒什麼問題」,但我的身體就是不對勁,這種「沒病但很痛苦」的感覺讓人非常挫折。我害怕自己是不是已經出現焦慮症,耳鳴失眠加上情緒不穩,生活簡直全面失序,感覺自己快要被壓垮了。

在一次朋友聚會中,我無意間提起了我的困擾。她聽完我的描述,眼神裡透著理解,因為她也曾有類似的暈眩問題。她非常誠懇地推薦我去高雄慈愛中醫診所找張醫師。朋友說,張醫師不僅專業,看診也很有耐心,幫她找到了長久以來的不適根源。雖然我對中醫的小針刀治療不太熟悉,但抱著一線希望,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

第一次來到慈愛中醫診所,張醫師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他沒有急著下判斷,而是先仔細聆聽我的症狀描述,問得非常詳細。他說,像我這種長期耳鳴、睡不著覺、又容易焦躁的狀況,很可能是因為頸部和肩頸筋膜過度緊繃,進一步影響到腦部與耳內的循環,加上長期承受壓力沒有適當釋放,導致自律神經系統長期處於過度活化狀態,無法達到自律神經平衡。張醫師提出,從頸部與肩頸筋膜問題出發,處理耳鳴、失眠、焦慮等複合性自律神經症狀,會是有效的方向。他建議我嘗試小針刀治療,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稱。

張醫師解釋說,小針刀療程是一種溫和型微創處置,主要目的是鬆解頸部與肩頸深層筋膜的沾黏。聽到「微創」,我有些擔心,但張醫師詳細說明了療程的安全性,並且強調每次療程大約十五分鐘,時間很短,治療後無需請假,也不影響我的日常生活,讓我很安心。他還提到,張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的身心表現與反應,調整每一次的療程與回家後的伸展建議,感覺是很個人化的照護。

隨著治療的進行,我的身體狀況開始有了顯著的改善。原先全天候發作的耳鳴,漸漸不再那麼頻繁,聲音也溫和許多。晚上也比較能睡著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一躺下腦袋就自動開機。最讓我感動的一次是,有天醒來我發現「我沒有被吵醒」,那種久違的寧靜,讓我差點在床上哭出來。那種被困擾已久的隱形噪音突然消失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自在。

我發現,不只是耳鳴,情緒焦躁、專注力不集中等伴隨耳鳴失眠的症狀,也都跟著改善了,這真的不是單一部位的處理。慈愛中醫診所的治療方針,的確是針對「檢查正常卻持續不適」這類隱性壓力型身心困擾,幫助身體重建日夜節律與放鬆能力,讓我慢慢恢復穩定睡眠。這樣的療效穩定、漸進,讓我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

現在我每兩週持續回慈愛中醫診所回診一次,狀況也越來越穩定。真的很慶幸當時沒有一直硬撐下去,也感謝張醫師用他的專業和耐心,引導我找到了擺脫困境的方向。我了解到,長期反覆耳鳴、壓力大但又不想依賴安眠藥或情緒藥物的人,或許可以跟我一樣,考慮小針刀療程。慈愛中醫診所的團隊也提供伸展、情緒支持與生活調整的建議,他們共同照護,讓整個治療過程更加全面。原來,身體的「求救訊號」真的不能忽視,找到對的方法,才能讓身心重獲平衡。

慈愛中醫診所:

https://tzuaicmc.com.tw/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