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跟隨六十餘年的老骨頭,近日竟在腰椎第五節鬧起革命。家醫來電時,我正啃著楓糖鬆餅,聽聞「椎間盤突出」五字,腦中浮現《玩具總動員》裡被壓扁的彈簧狗——原來人類脊椎也玩疊疊樂,最底層的軟骨墊片偏要「見縫插針」,硬是從椎骨縫裡探頭探腦,壓得坐骨神經哀哀叫,難怪右腳麻如千萬螞蟻行軍。
醫學稱此症為「坐骨神經痛」,原是小毛病。偏偏L5/S1椎間盤「欺人太甚」冒出頭擠到神經,右腿發麻眼冒金星。或許我犯了【神經大條】毛病? 家醫鄭重叮囑:「若遇大小便失禁,屎尿橫流,速速去醫院急診。」聽罷莞爾,暗忖這年頭連括約肌都要考驗忠誠度,果真是「人生處處有驚喜」。
加拿大健保系統向來以「慢工出細活」聞名,預約核磁共振竟要苦等數個月。掐指一算,待到我躺進那甜甜圈儀器,也許椎間盤突出已被身體吸收乾淨,不鬧了! 只好苦中作樂,把候診期當成另類修行——神經痛如潮汐,正好練習「痛覺禪定法」。
說來弔詭,每日八公里健行竟成最佳止痛劑。踩著林間落葉,幻想自己是會走路的《人體解剖圖》,每步都踩在神經地雷區。偶遇松鼠駐足凝視,總疑心牠在打量我這「半殘兩足獸」。然則生命奧妙正在於此,椎間盤雖罷工,雙腿仍倔強如迴游鮭魚,偏要「逆流而上」證明主權。
醫學文獻說椎間盤突出有自癒可能,我笑稱「軟骨的浪子回頭」。等待核磁共振的日子,索性把病痛當房客,每日與之談判:「閣下若能安分守己,我必以核心肌群厚禮相待。」至於加國醫療的「望穿秋水」,就當老天爺賞的幽默課——畢竟能同時體驗「神經刺痛」與「等待焦慮」雙重滋味,豈非難得的人生修行?
文友謹慎按讚,若有入境美國機會,怕被查出【通敵】嫌疑,被拒入境,原機遣返,莫提啥 言論自由之類的。(加拿大正跟美國硬槓貿易戰。)
若能回應損我兩句,或許對申請移民黃金卡(美金 500 萬)略有加分!
Victor





上週到貿易敵對國走雪 snowshoe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