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視新聞,可不可以請你們不要再那裡揚來揚去了?(沸沸揚揚?到底在揚什麼東西?)
2007/01/27 01:02
瀏覽24,576
迴響5
推薦26
引用0

沸沸揚揚?到底在揚什麼東西?

最近教育部部長「杜正勝」先生(因是成語,故加引號),又在媒體上大出風頭,先為教育部成語典將「三隻小豬」列為成語一事辯解並造句說明,因為顯然得不到認同,乾脆全面否定成語,將成語「妖魔化」,認為「用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是國文教育失敗」。為了支持他的說法,他還搞了一個小小「造神運動」,把胡適年輕時講的一些「矯枉過正」的偏激話語抬出來做為根據。這種絕不認錯,死命「牽拖」的精神,雖然令人「瞠(ㄔㄥ)目結舌」,但是確實有「陳水扁」子弟兵的「風範」,難怪雖然「風評不佳」,部長位子依然「不動如山」。

 杜正勝的話,固然不值一哂(ㄕㄣˇ,但的確有許多人誤用成語,或是弄錯成語,這當然是中文程度的問題,中文程度有問題,教育部當然又有點責任。有了這樣的教育部長,看來短期內,教育當局不會為中文教育和學生中文程度的改善做什麼努力,所以可不可以麻煩一下,媒體的文字記者,和電視新聞的播報員們,在你們下筆或播報之間,對不是很有把握的文字和成語,是不是可以查一下字典(不要查教育部編的),或考證一下?另外,報社或電視台在錄取新人的時候,可不可以考一下中學國文? 如果不及格就不要錄取,好不好?

這幾年來,八卦新聞特別多,在報章雜誌和電視新聞,時不時可以看到記者寫出或說出「沸沸揚揚」這四個字,來形容一件事已經弄得「滿城風雨」,眾人「議論紛紛」,「人聲鼎沸」意思。左思右想,「沸沸」容易了解,意思是水翻滾的樣子,但這個「揚揚」要怎麼解釋呢?如果勉強說成是塵土飛揚,那麼意思也許說得通,但是實在不記得有讀過這麼一個成語。 

倒是記得中學國文課本裡學過「沸沸湯湯(ㄕㄤ ㄕㄤ)」(那一課忘記了)和「浩浩湯湯(ㄕㄤ ㄕㄤ)」(水勢盛大壯闊的樣子,例:宋范仲淹之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那時國文老師還特別強調要注意揚和湯的差別,課本的註釋也有解釋說湯湯(ㄕㄤ ㄕㄤ)是大水急流的樣子。

所以可不可以拜託一下聯合報的眾記者大人們,以及新聞的主播們(包括中視的沈春華女士),不要再在那裡「揚」來「揚」去了好不好?是的,據說大部份人的平均語文程度停留在小學五、六年級,但是記者是文字語言工作者,負有很大的社會教育責任,可不可以麻煩一下,提高到高中程度一下?

我對記者們還有點期許,別以為我是來找麻煩。像前一陣子聯網城邦把「剔除」寫成「踢除」,發現錯誤後,馬上就改掉了。是的,要除名,用刀子把木簡上的名字剔掉就好了,用不著把人當成皮球一樣踢出去嗎!其實,寫錯字,用錯成語,誰不會犯呢?稍有點規模的出版社和雜誌社,都會設有專門的文字編輯,即使是知名的作家,一篇文章校對了三次以後都還可能發現錯誤。

古人說「聞過則喜」,要有雅量,才會進步。像對教育部,我是根本死心的。去查了一下教育部所最新審定的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dict/,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dict/) ,找不到 「沸沸湯湯,卻發現了沸沸揚揚」,還註有出處。到底這個辭條是不是學者所註的呢?難道不知道這可能是古人寫錯字(古人也會寫錯字的),或是傳抄時抄錯的嗎?真是「豬頭」!喂,杜部長,麻煩你把「豬頭」二字也收進成語典裡吧,好多人用的喲!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教育文化
自訂分類:河東雄獅教育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5) :
5樓. User
2013/12/26 14:20
沸沸揚揚:形容人聲雜亂,議論紛紛,如水沸騰一般。


水滸傳˙第十八回:「後來聽得沸沸揚揚地說道:『黃泥岡上一夥販棗子的客人,把蒙汗藥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綱去。』」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州吁即位三日,聞外邊沸沸揚揚,盡傳說弒兄之事。」


--------------------------------------------------------------------------


我們很少在用「沸沸湯湯」


基本上「沸沸(ㄈㄨˊ)」是形容沸騰湧起的樣子。


「湯湯(ㄕㄤ)」則是指水流盛大的樣子。


合意即為「水流盛大,波濤洶湧有如水沸騰的樣子。」


山海經˙西山經:「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


-----------------------------------------------------------------


所以看你是用在何處,因為兩者皆對,只是意思不同而已。
4樓. California Sunshine
2007/06/14 14:14
不光是中視吧

現在記者素質普遍低落(當然我不敢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甚至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之態勢,寫錯字、下著狗屁不通之標題,跑馬燈落落長不知所云....唉,台灣的新聞啊,能不看還是不要看了~

只是我們這異鄉客,總希望知道一些家鄉事,所以只得忍痛看下去!

台灣的中文教育愈來愈糟,還需要像您這樣的人多出來指正一下,要不杜正勝的三隻小豬可要成為中文教育之主流了!

3樓.
2007/04/19 20:27
媒體也要負起教育責任
常常看到媒體批評現在學生國文程度不佳,錯字連篇,但是身為媒體有沒有盡到應有的教育社會責任,還是常常誤導大眾,污辱人民智商呢?
2樓. Jeff & Jill
2007/01/27 22:39
「豬頭」可作燈謎
射中華民國部會首長一
1樓. 向海華
2007/01/27 12:09

去那個教育部字典裡查有“緣份”兩字否!沒有的。改成“緣分”

好像一對各自已結婚的舊情人見到面,真是有緣無分啊!可以做地下情人。

又好像有人是無緣的,又怎能有分呢?(被教育部強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