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老六安茶
2007/01/28 09:37
瀏覽8,109
迴響3
推薦23
引用0

六安茶之主要產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地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之品質最佳。六安茶概分為六安瓜片及孫義順六安;六安瓜片屬綠茶類,每年春季採摘,茶製成之後形似剖開香瓜片狀,因而得名。六安瓜片雖是綠茶類,但於烘焙工序方面,卻較其他綠茶複雜,特別在於最後焙「老火」時候,技術及經驗掌握尤其重要;因為六安綠茶焙火時間不能太長,太長則有焦味,所以每次最多只能焙三秒,即馬上要翻茶,但太短則香味無法散出。所以烘焙時候需要兩人抬烘籠,在一條長長火坑上,邊走邊翻,焙茶室中來回走動,所以烘焙一籠茶葉往往要走上五六十里的腳程才可完成。

陳年老六安,非產自安徽的六安,而是產自安徽的祁門的蘆溪和溶口兩鄉﹔該地產茶已有數百年歷史。舊六安的製造過程更為煩複,首先殺青–揉捻–晒坯–烘乾–篩分和撼簸成為綠茶﹔經過挑選後再烘–夜露–燻蒸–裝簍後再烘一次﹔製成的茶葉陳放兩至三年才推出市場銷售。

而孫義順六安,則在瓜片成茶加重焙火後,再蒸壓放入小竹簍內,存放長久時間後飲用,製法及貯存飲用方法,較近似普洱茶,所以孫義順六安,應不屬於綠茶類;應和普洱茶歸納為黑茶類。

六安茶不僅可消暑生津解渴,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預防醫學效益,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舊六安之能流行廣東一帶,據說是由於在清代,一位來自祁門的醫師在廣東佛山(黃飛鴻的故鄉喔!)行醫,當地夏天悶熱,縣民容易中暑和腸胃不適,這位祁門醫師便以六安茶代藥,不少人無藥而癒。六安茶因有消暑解毒之效,自此聲名大噪。1992 年祁門蘆溪開辦安茶廠,大量生產六安茶南銷。



坊主珍藏的陳年六安龍團,屬孫義順之老六安極品茶,保守估計其陳期逾三十年以上 ( 近 四十年左右 ),茶湯紅豔明亮,氣韻鮮爽順喉,經久耐泡。

每團以竹簍包裹,重約500公克。


老六安極品茶焗泡飲用法:

先將茶壺及茶杯用高溫之開水溫洗後,將適量茶葉(同普洱茶)放入壺中,沖泡前可以再沖入90度之開水一次,將茶葉溫潤沖洗一次。

用95度以上開水注入壺內,焗泡約20~45秒,然後注入茶杯享用。每泡間隙則依個人口味可酌加10~20秒的時間。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
迴響(3) :
3樓. ㊣ 小小
2007/02/04 12:26
好哦

你對茶很有研究哦

我都只是喝喝

但卻一點都不懂

喜歡喝...

2樓. 櫳翠坊主
2007/01/28 10:05
何景成先生的說明
對於六安之製造方法由安徽店埠灘安茶號後人提供如下:
六安茶製做分為採摘、初製和精製。採摘在谷雨前後不超過十天左右,採下芽蕊和嫩小的生葉,初製殺青在鐵鍋內進行(炒青),殺青後在篾蓆上搓揉成條(揉捻及做形),然後在烘籠上烘乾(烘青),烘乾分初乾和足乾,足乾後茶色泛黑有光澤。茶農初製後將毛茶售給茶號(茶商),精製由茶商進行,先將毛茶篩分級別,再挑廢茶黃片,選用一至四級毛茶再次烘乾,並在晴天晚上將復烘的茶用竹簟攤於室外露一夜,次晨收起放入木甑,用蒸氣蒸軟,趁熱裝入內有箬葉的圓形篾簍中用力壓實,兩簍對會為一小件(約1.25kg),每三件用篾扎成一長條,置於木架上,覆以棉被,架下置炭火烘至足乾,最後將10長條用篾箬葉包裝成一大件,即為精製安茶,每大件重約37.5kg,但由於六安茶貴在一個「陳」字,它陳而不霉不爛,越陳茶味更醇,故雖製成亦要收入倉儲藏三年才與發售。

品飲方面,六安茶與雲南七子餅茶雖同為綠茶緊壓茶類,但由於產地及茶材不一樣,故口感及口味上有很大的分別,六安茶質特點為乾茶色澤黑亮,茶渣柔軟及呈鐵銹紅色,湯色紅濃清澈,香氣陳醇並帶有西瓜皮味,滋味甘醇爽口及耐泡等。其中茶湯爽口及呈西瓜皮味兩個點子,是驗証優質徽青所製六安茶的必備條件。
1樓. 櫳翠坊主
2007/01/28 09:59
六安籃茶 ......何景成先生的說明

據手上資料顯示,重約600克的六安笠仔茶在1943年停產,而此批茶於1946年由佛山興業茶行以每擔(100老斤)240美元高價售與新加坡茶商,到此理應為六安笠仔茶劃上句號,然由於海外華僑對此茶一直渴求,原因主要是以此茶品作為藥用,因以往嶺南一帶醫師所處之方多以孫義順茶品為藥引,致後來華僑茶葉發展基金會於1983年將一笠完整六安陳茶寄到安徽有關部門並附言希望能恢復生產,祁門茶葉公司有見及此,立即組織專人調查試製,及後在祁門南鄉蘆溪安茶舊地試製生產,並在1988年全省的名優茶評比會上榮獲特等獎,因此停產多年的六安茶又再重出江湖,且型制上除舊裝笠仔外再加上紙盒裝璜、方形竹籃(約10kg)及圓形竹籃(約25-30kg)等。

至於六安茶品以孫義順為最流行及上品,但並非極品,且仿品極多,比其茶品更上者有祁門箬坑同春和六安茶莊的伯記明芽、新安祁南胡廣珍茶莊的提裝雲霧茶、廣益春字號的提裝義順茶、康秧春字號的正義順地道六安茶及新安祁山廖雨春六安茶莊的頂上銀針等,可惜的是以上所提之各茶早於十年前經已絕跡,鮮有聽聞,實是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