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紅淡山上瞭望基隆港

時間:2009.9.28
地點:基隆紅淡山
夥伴:慶輝、仟幸、鎮揚、淑清、新綠、嘉芸、進豐、慶揚、麗思、桂枝、玟瑛、英秀、吳芳、苔伊等14人
健行路線:南榮路463巷登山口---寶明寺---小溪頭森林---觀景台--- 紅淡山---石象櫻花園---紫薇亭---銘傳國中---劉銘傳路登山口(全程約2小時,sigma規劃)
路況:以石階步道為主
高度:寶明寺(海拔102M)---紅淡山(208M)---銘傳國中(50M)
遮蔭:70﹪
紅淡山~一座人文史跡、自然生態都豐富的天然博物館
前言
基隆市仁愛區公所經建課技士楊來發先生說,紅淡山是基隆市的「聖山」,它對基隆人的重要性,不亞於陽明山之於台北人。我因為對「紅淡」一辭極陌生,又因為終於走了一趟紅淡山,見識了紅淡山的豐富多姿,所以這次想了解我們的足跡履痕的請參看照片圖文。
到基隆的陽明山享受森林SPA
紅淡山位於基隆市仁愛區,登山口有好幾處,領導帶我們從南榮路463巷口寶明寺的牌樓進入,走過長長的民居巷道,不久即拾級登階,醺然於清涼世界裡。
紅淡山,好奇特的名字,很想知道名稱由來;查詢結果,好奇未減,因為又出現另一個疑問,究竟是紅淡樹還是紅淡比樹?兩種稱法都對嗎?那又是啥樣植物呢?
「雙龍」是紅淡山的本名,據台日人因為思念故鄉,曾在山中遍植日人稱為「木神」的紅淡比樹種,從此雙龍山改了名。因為紅淡山離市區很近,所以鄰近居民來此散步運動的很多,這片山林綠地成了基隆市民所珍惜的都市之肺。(註:紅淡比在台灣為特有變種,分為四種,其中呈倒卵形葉狀的是森氏紅淡比,很像榕樹。)
想到紅淡山優游的,最好手中有份地圖,因為山裡岔路很多,除外早覺會的據點多、山莊涼亭也多、鳥類花木的種類更多,行走其中迎眼綠意,如入森林幽谷,沿途鳥鳴啁啾,舒爽宜人;尤其是櫻木栽植甚盛,可以想見山櫻盛開時之滿山繽紛,難怪美稱為「基隆的陽明山」。
紅淡山名列小百岳之ㄧ,海拔208M,有一編號1024的三等三角點花崗石打造的基石。無論是站在三角點的觀景台或扶輪社認捐的高聳觀景塔,都能俯臨基隆港,瞭望遼廣,無論碼頭船隻或貨櫃升降以及遠處的港灣燈塔、基隆嵎都清晰在目,如果不是天色陰暗灑著小雨,視野景物超讚的。
紅淡山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山景優美,同時也是一座富涵人文史蹟的古戰場。光緒10年清法戰爭,法軍曾攻佔基隆,紅淡山是抵禦法軍的防線之一,翌年1月10日法軍攻打紅淡山被清軍逐退,3月爆發第二次攻防戰,清軍潰敗。據觀察,寶明寺入口的那座佈滿苔蘚的拱形山門,就是城門的石砌圍牆,與「海門天險」砲台相類似。
行程最後,我們從紫薇亭旁台階一路陡峻下坡,大家小心翼翼的、深怕一不留神,在冷硬的水泥台階上跌跤可是慘重哪!突然,前面的桂枝停住腳步,指著眼前枝葉茂密的大樹,「哇!好多鳥耶,還有一隻大松鼠!」這簡直是一棵「鳥樹」,仔細望著樹葉枝缝,群鳥棲息飛躍,叫聲聒噪,何其熱鬧!
走罷紅淡山,真是感謝領導之善於規劃,若是從銘傳國中旁上登,那就是令你氣喘咻咻的好漢坡了。今天的走法不但輕鬆平易,而且賞盡山中的繁花秀木、亭台佳景,很多人都說值得再來,尤其是櫻花盛開時,一定美不勝收。
跫音之外~驚喜~連連
約好8:20在台鐵捷運轉乘區會合的,時間逼近了還不見慶揚和進豐兄,昨天喝喜酒時很清楚聽到他們會參加今日之健行。桂枝和領導不斷以手機聯絡,卻連繫不上,7:40就出門不可能還到不了集合點的。
繼續等候,當下聊起爬山三週年了,應該再買件隊服,要買質料好的功能性佳的…正聊得興起,突然驚喜發現台鐵出口處的人潮裡,有偺的隊服亮眼靠近,是慶揚嗎?原來是富貴。
有人發聲了:「校長您不跟我們去爬山,隊服不能亂穿喔」、「那就和我們去爬山吧,行李可以寄放在置物櫃」、「今天去基隆是您的故鄉喔」…七嘴八舌的,差點綁架校長一起去。還告訴校長我們將再選購一件隊服,就挑她衣櫃中沒有的顏色,讓儉省的她不得不跟著買一件。
時間逼近8:42,我們揮別富貴到第四月台候車,吳芳給了每人一包台灣買不到的肉桂口香糖,而謝老師試著想在月台上找到慶揚的行蹤。車子來了,每個人都有位置,就是不解那對賢伉儷哪裡去了?桂枝認為他們應該是搭公車,找不到集合點,才說著,驚喜撞擊了所有人,兩個人出現眼前。
謎底終於揭曉,原來寶夫婦在台鐵大廳等候良久,還誤以為領導改了地點;幸好慶揚當機立斷拉著阿娜達跑向月台,以手擋開已關了一半的車門,衝進車廂,走過一節一節的車廂,終於欣喜相逢。
坐定後,仔細說著過程,這時才察覺今天不少人缺席,而且阿伯和顏百兆榮也都不見,我直覺想到上星期五買的「丹露」不就飛了。誰知領導的電話響起,顏百和兆榮竟專車將香蔥蛋捲迢迢送至三坑站。下了火車,遠遠就看到前來會合的麗思和一身短褲輕裝的兆榮,又是一場欣喜相會。
食飯大袋誌~
從銘傳國中旁的登山口出來後,走長長的劉銘傳路再左拐孝二路,目標是基隆廟口。
很多人以為要在廟口「自由吃」,結果是麗思帶隊要到某店吹冷氣「安定吃」。所以離開銘傳路後就是「行行重行行」,以為快到了,其實還有一段路,不由想起麗思當領隊爬山時,也就是這款風格。
來到廟口,不吃東西好像很對不起自己的腳,於是有人打包外帶去,不買的等在十字路口;離開廟口,沒多久來到大排長龍的李鵠糕餅店,仟幸不甘空手回,跟著長龍去了。不買的問麗思,我們要去哪家店?店名、路名說個明白,以免走散,但「會走路」的麗思,就是叫不出名號。
沿路直直走,到中山橋橫梗面前不得不左轉時,再幾步路果真到了。我東張西望想看店招想看店址,卻不知藏在何方?上了二樓,趕緊問服務人員住址,桂枝的手機正好響起,果然是失聯的三人組。
仟幸一見面就叫:「欸!是孝四路,不是孝二路,簡直是『裝肖仔』」。其實一長串隊伍為了午餐穿梭於人群巷道,迢迢來到台式米粉湯小吃店是有點辛苦。既來之則食之,14個人併了四張方桌分兩組坐,同樣的菜式兩套以方便挾食。
粉腸、粉肝、鯊魚煙白切章魚以及兩盤燙青菜、數盤炸物(豆腐、雞捲、蚵酥、牛蒡),兩碗白飯,其餘都吃米粉湯。結帳前,玩起猜猜看遊戲,一個人須分攤多少銀子?有人說,領導很辛苦不必攤;也有人說最接近數字的贏家免繳錢,這些提議當然只是好玩,沒有人願意「白吃」。
「不會超過一百五啦」,很籠統的說法,跟著有喊一百一十的,也有估計一百三的,結果最精準的是新綠兄;也請今天沒來的隊友猜猜,檢驗一下自己「吃米知不知道米價」。
足 跡
8.20台鐵捷運轉乘區會合,預定搭8.42的基隆區間車
巧遇從花蓮回來的富貴校長;我們先看到隊服才看到她
第四月台候車期盼著慶揚出現;吳芳則拿出肉桂口香糖發給大家
等無人只好上車了
等待、盼望之後終於車廂裡喜相逢
三坑站到了
遠遠就看見前來會合的麗思和專程送伴手的兆榮
相見歡
牆上時鐘明顯標示我們抵達的時刻
聽說顏百很想中午到廟口跟我們會合一起午饍
雖然領導掌握著地圖,但還是明確問路較安心
經過一個隧道旁
找到南榮路463巷的牌樓;
對街是南榮綜合批發市場
牌樓旁立有簡單導覽圖
穿越民居巷道,起初狹窄後來寬闊
登階梯前的護膝防備步驟
領導手上拎著香蔥蛋捲,一面催促著出發
每隔一小段路,階上就嵌有黃銅材質的紅淡山標誌
過寶明寺山門後逐漸拋離市囂塵俗
走的是水泥台階步道
左旁民居盛開的九重葛
簡單工法的水車很具創意
裝死的鬥娘後來展翅飛走
從這裡開始綠意清涼完全取代滾滾紅塵
領導手上拎著大家的口糧走向「修行路」
幽幽「修行路」必須安安「定靜心」方走得
通過這裏也算走過形式上的修行路了
落葉是大自然的化妝師
來到一處平闊處,山林悠然於前
左轉此台階直上便是寶明寺殿宇
穿越此門即至佛陀世界
佈滿苔蘚的石砌圍牆很像城門
這門的建築工法與寶明寺風格全然相異
寶明寺正殿入口有兩隻古樸的石獅石象守護著大門
為了解除領導的負擔,大家分別把香蔥蛋捲藏納腹中
寶明寺周旁花木繁盛、環境清雅
往紅淡山的招牌高高掛
林相豐富優美
落葉為步道彩妝
這塊鑄銅的邊緣為綠色,圖案與方才所見小異,了解後方知:仁愛區公所為了美化紅淡山,每隔6公尺就鋪設一塊黃銅材質的地面標示牌,將步道性質區分為登山健行、生態景觀、寺廟景觀等三個主題。指示牌依不同的主題而有不同的設計,民眾只要跟著指示牌,即可登山體會紅淡山之美。
駱駝山莊到了
駱駝山莊是山友義助搭建的休憩點
阿伯缺席,領導取代背負芭樂的重任,深深體會個中辛苦
這裡寬敞涼快很適合歇腳聊天
慶揚請大家吃酥甜可口的杏仁餅
駱駝山莊外有座扶輪社捐建的涼亭,亭旁為步道通路
山中到處有盛開的豔紅朱槿
我們不走大肚園方向,卻有人自嘲自己就是大肚園
繁花美木,佳景彷如溪頭
此亭視野見得著台北101
陰暗的天色裡仍然有不錯的展望
仟幸和三名熱情遊客掀起菜市場話題
紅淡山裡有很多局部區域的規劃命名,如:駱駝山莊、小溪頭山莊、雙龍山花園、石象櫻花園、紅淡山早起會....等等,名目繁多
兩旁紅豔豔的花兒可別誤以為是紅淡比樹
扶輪社捐建的環型塔樓就在附近,就登高望海去吧!360度的視野足以飽覽四方風光
遠眺基隆嶼
山海之交、港都的特殊景觀畢覽無遺: 碼頭、港灣、燈塔均歷歷在目
另一方為綠樹秀嶺,山色宜人
俯看近處皆綠意
走向下一個目標:石象櫻花園、三角點觀景台
這裡遍開著白色馬蹄花
行走於台灣島造型的園圃旁
兩隻可愛小狐狸的名字「彌習」、「彌佳」,就是要告訴大家:這裡的景致越仔細看越優美
踩踏小百岳三角點〈編號1024,花崗石打造〉
從觀景台延伸出去的另一條優美步道
基隆港一隅
大家手裡拿著淑清調理的好吃秋葵拍照,高鈣顧胃,這麼優秀的食物何處尋?
能與朋友優游山林、健康走路,「吾唯知足」矣
邁向紫薇亭的步道平坦好走
亭前一片含苞待放的紫薇林,其中幾朵早開的花就是同隊服ㄧ樣的粉色
出現紅淡山之本名
亭內石桌上刻有基隆的簡易區域圖
大家在亭內分享秀秀帶來的麻花捲
從紫薇亭旁邊的步道陡峻下山
小心翼翼的、深怕在冷硬的水泥階上摔跤
原來這又陡又長的一段路稱好漢坡
終於步上康莊小道
感謝領導沒有帶我們從這裡陡上登山
即將結束山中行履
看!好多鳥飛來跳去的,還有一隻往上爬的大松鼠
樹上群鳥棲息鳴叫蔚為奇觀,可惜照片拍不出盛景
背後為銘傳國中,旁側有登山口
線條和色澤美化了道路
逐漸遠離山林回到塵世
走在劉銘傳路上
沿劉銘傳路直直走再左拐孝二路
走在圖案人行道上,我們的目標是基隆廟口
看到黃燈籠欣喜目的地快到了
美食當前,麗思卻說我們要去有冷氣的地方
庇護生民財源大計的廟觀
大排長龍的李鹄餅店
行行重行行,終於到了用餐的地方
14個人分兩組圍坐一起,米粉湯和台式小菜擺滿桌面
火車站等候13.48回台北的車班
刷悠遊卡通關很便利;回程車上有的打盹有的聊天,不知不覺已回到台北車站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