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鄧雨賢音樂互動體驗展&文林自然生態古道行〈2012/6/25〉
2012/06/27 15:20
瀏覽779
迴響3
推薦0
引用0
     
     
     
地點:新竹縣芎林

夥伴:慶輝、仟幸、永隆、採綢、進豐、慶揚、新綠、嘉芸、椿汸、桂枝、寶貴、林真、玟瑛、英秀、麗思、吳芳、苔伊等17

零食:沖繩麻糬、毛豆、芭樂、巧克力

人文結合自然的旅記~

從台北迢迢來到芎林走一小時的古道真是特別啊!

我們不知道leader為何要開這樣遠的車程,但多年來我們總是百分百的跟從,無所異議,直到進了文林閣文教苑,尋影鄧雨賢、聆聽鄧雨賢,唱起「四月望雨」後,意外發現今天的古道行旅結合音樂人文的薰濡是多麼有意思。

四月望雨乃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支名曲的合稱,是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委託創作,以台灣作曲家鄧雨賢一生為藍本的音樂劇,20076月於國父紀念館首演,劇名和新編曲就稱為「四月望雨」。

幾位隊友在眾人鼓吹下二度合唱四月望雨,曲罷幸會鄧雨賢的孫子,然後講古、提問、解惑,彼此誠摯互動、熱情相與,讓這次的健行走路結合人文陶染,留下極深刻印象。

儘管文林閣的服務人員熱忱招呼,我們卻必須停止逗留,趕緊走古道去。

文林生態古道位於芎林的紙寮窩山區,早期是農民上山務農的路,近年由文林社區發展協會整理為休閒登山路線,全長3公里,約60分鐘可走完全程。起先是一段寬闊石子土路,接著石砌水泥小路,之後為質樸山徑;之間有幾段落差大的搭建木棧梯道,但大抵算得平易,最陡的一小段有繩索輔助,過關輕鬆。

文林古道的蒼蒼竹林和樹木兀立途中的路段是此道精華,雖然不斷上坡,但竹葉枯落、鋪滿山徑,柔軟如毯,踩踏很有彈性。途中一排朱槿,紅豔豔的花朵為古道增色,還有好長的一段竹篁詩意伴著我們的腳步,此間蟬鳴鳥唱、蝶影翩翩、夏聲已至,一夥人直走到鄧雨賢紀念公園,穿園區、過馬路,回到停車處,時已日正當中,當然是「食飯去」也。

兩盤窯烤雞、幾道素炒罕見青菜讓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歡歡喜喜,好久沒有這樣團圓坐了,17個人坐在一起,有種溫馨圓滿的幸福,笑嘻嘻隊因為領導的安排再度締造一次很不一樣的健康行喔!

足跡~  
        

          我們的車停在芎林鄉停車場裡,其對面為鄧雨賢紀念公園

      

         走在文山路上

                          沿途四月望雨的旗幟招展~四月望雨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先生四支曲名的合體: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

         

  文林閣是芎林著名寺廟,也是早期最重要的私人學堂,因積極培育地方人才,以致芎林地區文風蔚盛

      

      文林閣亦稱為文祠,文昌君為主祀神,是全台最大的文昌廟;配祀神祇則有關、呂、張三聖恩主與神農帝諸神

      

      文林閣原為百年歷史建築,民國八十年代初期,改建為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新式廟宇

      

    文林閣經常參與各項文藝活動,對當地文化的發展不遺餘力;一 二樓為學子閱讀及文化學術活動之用,三樓為廟殿。

      

        06/11~07/15新竹縣政府在文林閣舉辦鄧雨賢先生紀念音樂會暨互動體驗展

      

        體驗展設於二樓文教苑

     

       展場解說小姐說明如何使用聲光設備以看見鄧雨賢的曲目手稿

       
     

       有趣的互動體驗讓大家駐足圍觀

   

     珍藏的蟲膠唱片硬而易碎每張只能錄一首曲子

   

      兩張桌櫃擺置鄧雨賢的親筆手稿

   

      踩動三輪車牆上投影出古早時代的街道,鄧雨賢重要的人生階段一一浮現

   

     興味盎然地看著仟幸踩動車輪螢幕旋即出現鄧雨賢的人生事略

   

     服務人員贈予音樂會的戳印集點卡

   

     鐵人告知現場服務人員四月望雨由來,隊友鼓吹合唱團成員當下獻唱

   

      攸悠柔柔唱起四月望雨

   
      溫雅歌聲博得喝采,此際策展的重要人物悄然豋場

   

     熱情贈與~這獨享杯是參與音樂會集點後才能擁有的,卻因合唱曲和互動熱烈而獲得

   

 鄧雨賢先生的孫子在合唱曲時即一旁拍照,曲罷大放送,我們每個人得到獨享杯一個,上有鄧雨賢肖像、樂譜手稿及「春風滿面   四季紅 」字眼

   

     當年鄧雨賢先生任教芎林國小的風琴,已有70年歷史,目前仍可使用

   

     鄧先生力邀試彈,桂枝一曲望春風,大家隨著琴聲合唱,唱出融融氣氛

   

     沒看譜而彈出旋律伴奏,超棒的桂枝讓我們臉上有光喔

   

     說談鄧雨賢興致昂揚

   

     在鄧雨賢的聲影海報場中來張團照

      

     意猶未盡,提問和說明熱烈進行著

   

     鄧先生說鄧雨賢的曲子流行~成也鍾肇政毀也鍾肇政

   

     從老照片破解傳說中的誹聞

   

     鄧雨賢的作品多為閩南語歌曲,一首客語十八姑娘也是傳唱之作,原名「蕃社之娘」

   

     鄧先生進一步說明創作手稿

   

     離開文林閣走路去,但今天的音樂人文薰濡真是回味無窮

   

     離開文林閣不遠右邊的芎林國小是文林閣資產,也是鄧雨賢任教的學校

   

     巷口牆面有文林生態古道標示牌

   

    文林古道係文林社區發展協會整理為休閒登山路線,若以紙寮窩舊名稱當更具古道味
   

      順沿柏油路前行約200公尺即至登山口
     
     

       登山口標誌明顯

     

        起初是寬闊碎石泥土路

     
         路雖寬大但一路緩坡上升,漸進式的訓練腳力

     

        高大竹叢營造出的祕境

     

        從幽微到豁然開朗

     

        碎石土路接上石砌水泥路

     
        蟬鳴鳥唱、景致幽然                                                 一排朱槿紅顏為古道增色

     

       朱槿的盡頭接上質樸泥土路,開始精華路段

    

       朱槿下的走路人真好看

    

        林木蒼然粗壯

    
       陡峻處搭建木棧梯道,四周細葉竹木茂密叢生

        

          走在修竹茂林中                                               沖繩麻糬一路從後面趕追著前頭的人~甜蜜了味蕾
      
      

        林木密密兀立的林徑,走起來饒富趣味

      

        落葉滿徑猶如竹毯

      

         幽美如畫

      

         每隔一段距離出現里程數

         竹篁仄徑~竹葉枯落厚積如毯
      

        行徑當中常有剛冒出的細竹

      

         纖細的竹幹密密展生成一片幽林

      

         景致美矣,但小黑蚊可多著呢

        

         林中不時發現大大小小的菇蕈

      

         超大的警語醒目得很

      

        一段銜接涼亭的平廣路
      
        
         涼亭裡的毛豆、芭樂時間

       

         似乎山裡的歇腳亭都可稱為停一亭,聊天說笑補充能量好走更遠的路

       

         小黑肆虐、無法久待

       

          竹蔭蔽天、足下舒坦,不知斷崖何處

         

       

         這就是被提醒的地方,斜陡下行,其實難度不高

       

         竹林裡的漂亮阿桑

       
      
      
      

         比一比它有多大

      

        古道出口的導覽圖

        

        走完這小段路,即抵達鄧雨賢紀念公園

      

        結實累累的構樹垂蔭於我們頂上

     

        轉個彎就是紀念公園了

     

     
      

         園區正修整中

      

        木棧音樂台尚未完工

      

         穿過園區過馬路回到停車場
      

我們的午餐~窯烤雞以及幾道罕見的特色青菜〈如翅豆、貴妃菜、夜來香...〉

       
       
      

        一個有圓形轉盤的方桌,每一邊可坐4人,我們17個人就團圓坐了

      

        上禮拜團購葡萄收費了,用圓盤將錢轉到鐵人前面,有玩遊戲的樂趣

      

        熱騰騰的窯烤雞端上桌,分量不足享用,所以點了兩隻

      

        盤菜份量不多,小小一盤客家小炒須省著吃

     

       好胃口~除特色青菜外一般的煎蛋青菜豆腐都點了兩盤

     

       香椿皮蛋豆腐

     

       招牌菜~夜來香

     

       芎林鄉頗具特色的著名餐館

     

       茶餘飯後收拾行囊回家囉

     

       見識一下青菜櫃~翅豆、龍鬚、過貓、夜來香、綠花椰、絲瓜、山蘇、南瓜莖、水蓮......

     

       窯烤雞現場展示

文字:taiyi
攝影:sigma       taiyi



迴響(3) :
3樓. 丹楓@guest
2012/07/01 07:44
Re: 鄧雨賢音樂互動體驗展&文林自然生態古道行〈2012/6/25〉
嗚嗚,我們居然無法參與鄧雨賢的過去,深深遺憾哪
2樓. 苔伊@guest
2012/07/01 06:56
Re: 鄧雨賢音樂互動體驗展&文林自然生態古道行〈2012/6/25〉

補敘~2012年新竹縣鄧雨賢紀念音樂會暨互動體驗展

互動體驗展出期間:06/11~07/15  於芎林鄉文林閣;07/18~08/05  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

音樂會有四場,目前有機會欣賞的日期:7/217/28
07/21
〈六〉PM07:00-09:00 春雨戀曲1930音樂會  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陳瑞斌合奏團隊、芎林國小合唱團  爵士女王官靈芝
07/28
〈六〉PM07:00-09:00 箏愛賢情音樂會  地點:芎林鄉芎林國小活動中心  天韻箏樂團  黃慧玲、陳忠義  

1樓. 新鮮退休人@guest
2012/06/30 16:18
Re: 鄧雨賢音樂互動體驗展&文林自然生態古道行〈2012/6/25〉

真是神奇的巧遇, 讓我們看到鄧雨賢老師的後代, 為維護鄧老師的作品, 聲譽所作的努力, 大家應該鼓掌, 感動, 向鄧老師致敬.

 

嚴格說來, 鄧老師是日本皇化的台灣人, (他生於1906年, 日本已占領台灣, 死於1944年, 二戰未結束, 台灣仍是日本殖民地), 但他用歌曲譜出台灣人的心聲,  傳唱超過八十年, 甚至有日文版的"雨夜花", 鄧老師不愧是台灣歌謠之父.

 

鄧老師的後代也努力維護鄧老師的文化遺產, 他希望更多人傳唱, 所以未向"情人再見"的一干人索取版權費, (但請大家不要再犯), 對音樂劇"四月望雨"捏造的"純純的愛", 也只是口頭抗議, 是難得一見的寬宏大量.

 

希望大家有空到芎林, 參觀一下鄧雨賢老師紀念館.

[版主回覆06/30/2012 22:03:49]這次部落格是我有史以來寫得「落落長」又更改掉的一篇
簡化之後卻又很不滿意,因為意猶未盡、有些遺憾
似乎該有篇後記

謝謝鐵人補充,讓我可以因此偷懶了
不過文林閣文教苑不是鄧雨賢老師紀念館
是鄧雨賢音樂互動體驗展的展場,展期為6/11~7/15
希望有志之士不要錯過時間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