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大山崎.離宮八幡宮】
2020/02/15 22:42
瀏覽62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大山崎町位於桂川、宇治川、木津川三川匯流之處,面積小又多山,自古以來就是自西國進入京都的重要通道,為京都的玄闗之一。除以水質優良著稱,也是燈油最大產地,從貞觀年間開始,朝庭授與「大山崎油座」獨家賣油的許可證,因壟斷了全國的販油通路,大山崎的經濟從平安、鎌倉,一直繁榮到室町時代,故有「西の日光」稱呼。大山崎在歷史上也寫下「天王山之戰」著名的一頁,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羽柴秀吉的「中國大返還」與明智光秀在此發生「山崎之戰」(「天王山之戰」),山崎一夜,秀吉從此踏上一統天下之路,光秀則敗逃死於土匪之手。1603年家康開闢幕府,江戶成為日本實際上最高的政經中心後,大山崎也日漸沉寂。

鼠年正月的大山崎一日散策,我們緩步在自古相傳的「西國街道」上,雖然空氣略為陰翳寒冷,但充滿古意的舊街道安靜祥和,曾有的歷史淵源,讓這個小鎮處處可見“的確存在”的深厚底蘊,忽忽想起壽岳章子在《京都思路》一書中寫道,向日町、長岡町和大山崎町合稱為乙訓郡,但二戰後向日町、長岡町升格為市,獨留大山崎町守護乙訓郡,章子且用「很有個性的土地」來形容山崎!

走在令人心情平靜的小路上,突然發現一個頗耐人尋味的「荏胡麻製油家の元祖」小看版,這個小看版在悠遠歷史裡兀自發光發亮,別有意義。

京都有許多古剎,隨意漫步就會遇到一座“好像有故事”的寺社,我們在「妙喜庵」不得其門而入離開後,發現這個靜謐沉穩卻帶有些孤寂的「離宮八幡宮」,揣著進不了庵到宮裡走走也好的心情踏入。

當在裡面看到這個很像箭靶的賣油標誌(全國油脂販售売店標識),訝然發現這裡就是「荏胡麻製油家の元祖」之地。

「八幡宮」創立於平安時代、貞観二年(860年),主祀八幡神(日本戰神),不過因為附近有嵯峨天皇的離宮「河陽宮」,所以就以「離宮八幡宮」命名,現在主祀應神天皇、神功皇后、酒解大神、比賣三神。

貞観年間(859~877年),八幡宮的神官發明一種用長木棍榨油的榨油器,可以迅速榨出拿來點油燈的「荏胡麻油」(紫蘇品種的植物)。

因為這是日本製油的開始,所以「離宮八幡宮」被視為日本製油發祥地,從那之後,朝廷給離宮八幡宮「荏胡麻製油家の元祖」的稱號,並發給他們製油許可執照。不過那時的「荏胡麻油」主要是作為灯油,提供給寺社照明用或於社內木材部分的塗層。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73年) ,離宮八幡宮發展成「大山崎油座」,在油座制度下,壟斷全國的油專賣權。但是到了織豐時代,因為推動「樂市樂座」(只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換取販賣權)鼓勵自由貿易,和大量生産菜籽油,「大山崎油座」漸漸步向沒落之路。

1864年「禁門之變」(蛤御門の変)時,長州藩駐屯離宮八幡宮,在幕府・薩摩連合軍砲撃下,部分建築遭到破壞。明治9年(1876)因為興建東海道本線(現JR),神社後面的土地被JR收走,神社規模大幅縮小。現在境內的中門、神領境標石、手水社都是大山崎町的指定有形文化財。雖然賣油證照與油祖地位都成了歷史的回憶,但很多油商還是會在新年第一天到離宮八幡宮參拜油神。

順帶一提,在中國北魏(386-534年)時期,就已有把芝麻油、荏子油和麻子油用於飲食烹調上的記錄,賈思勰在其著作的《齊民要術》一書中云:「荏子秋末成……收子壓取油,可以煮餅。」關於胡麻可食與然的記載則見於,「油通四方,可食與然(燃)者,惟胡麻為上,俗呼脂麻,言其性有八拗,謂雨暘時薄收,大旱方大熟,開花向下,結子向上,炒焦壓榨才能生油,膏車則滑,鑽針乃澀也。」(宋.莊季裕《雞肋編》)到了宋朝(960-1279年)以後,因為榨油原料(菜籽油)增加,加上鐵器普及,影響所及,也改變了烹飪方法,宋以前飲食多用蒸煮,不流行炒菜,之後多了煎炸爆炒的“鑊氣”方式。

離宮八幡宮的沒落,讓我想到齋藤道三從賣油郎躍上美濃國主的下克上故事。齋藤道三(1494-1556年)是戰國時代的美濃大名、織田信長的岳父,年輕時是京都妙覺寺僧侶(法號法蓮坊),還俗後名為松波莊五郎。

戰國時代許多生意都要通過寺院獲取經營許可(付出巨款),因此形成大小不一的壟斷商,奈良屋就是其中一家的油商,齋藤道三先是入贅奈良屋,過不了多久就將奈良屋的招牌改成山崎屋,也把自己的名字從松波莊五郎改名為山崎屋莊五郎,後來齋藤道三棄商從武,成為美濃國主土岐賴藝的心腹,進而完成盜國事業坐上美濃國主位置,被稱為「美濃蝮蛇」。(不過根據最新資料,奪取美濃國是齋藤道三與其父親新左衛門尉)

在司馬遼太郎寫的《國盜物語》中,有二段和離宮八幡宮有關,從字裡行間看出離宮八幡宮的顯赫與沒落,因此我就直摘下來。

一、

“當時的油商,即便是奈良屋這樣的大商鋪,也兼做零售。

分為店鋪和沿途叫賣的貨郎。貨郎在麻布素襖上套上連身的裙褲,扁擔兩頭挑著油桶,嘴裡喊著:

「賣大油嘍,賣大油嘍!」

在市內和郊外的村鎮行走叫賣。之所以要在「油」前加上大這一敬稱,是由於當時油的專賣權歸大山崎八幡宮所有,對油商來說不是普通的油,而是「神油」。

而庄九郎身為奈良屋的主人,卻時常混在店員中,甚至出門沿途叫賣。

「賣大油嘍,賣大油嘍!」

與貨郎並無二致。自然十分辛苦。這可不是憑虛榮或一時興起就能幹的活。

當時的油商行業中,京城裡的批發商是旁系,洛南的「山崎」才是日本油商的宗主。

也有貨郎從山崎前來京城叫賣。

這時,奈良屋等京城的油商就會關了店門,讓山崎的貨郎從門前經過。可見京城的油商,對山崎來的人都要畢恭畢敬。

當時京城有小曲這樣形容山崎賣油郎的辛勤:「每晚進京的油販哦,夜深才能望見山崎的月亮。」“

二、 

“道三望著油菜花,心裡想著。

道三年輕時,最好的燈油是用紫蘇榨的。道三的故鄉大山崎的離宮八幡宮神官發明了榨油的機器得到專賣權,用得來的利潤養著軍隊(神人),勢力顯赫一時。道三就是靠賣紫蘇油來到美濃。

而現在,人們發現菜籽可以榨油,於是紫蘇油被替代,大山崎離宮八幡宮也由此而沒落。

就像紫蘇油會被菜籽油代替一般,戰國的當權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新的霸主所替代。“

話說回來,小年夜的這天,我從大山崎眺望桂川、宇治川、木津川三川,在這紀錄了昔日輝煌的地方,眼前景象竟意外地和壽岳章子的文字重疊,她是如此描述:「一如會田先生的大聲驚嘆,這裡可謂是日本大動脈,有三川匯流、新幹線、東海道線、名神高速公路、一七一號國道等都集中在它和對岸八幡市之間的狹窄地帶。由上方俯瞰,就可一目了然。」從《國盜物語》到《京都思路》,大山崎真是個讓人尋味的地方!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旅行手記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