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名古屋|犬山城】
2019/08/04 23:13
瀏覽1,001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不知不覺成了日本城迷後,這次來到名古屋的必走攻城路線就是名古屋城和犬山城。其中犬山城是舊式望樓型天守的代表、國寶五座天守之一、12座現存天守中最古老的木造天守,是名副其實的歷史遺跡,於是繼姬路城、彥根城,犬山城是我們“攻城名單”裡第3個槓掉的國寶天守(等“拿下”松本城和松江城,再重新“佈署”「現存十二天守」追城攻略)。

7月盛夏出遊最怕暑悶,還好那幾天夏有涼風。犬山可逛的景點除了犬山城,還有「尾張小京都」之稱的犬山城下町,所以聰明君買的是「犬山城下町套票」,套票包含名古屋到犬山的來回車票、犬山城入場券、城下町商店街優惠券。訪犬山城有兩個車站可以選擇,因為我們以「城」為主,所以在「犬山遊園站」下車,如果想先逛城下町,就要在「犬山站」下車。我們的散策路線,是由名古屋搭名古屋電鐵(名鉄)至「犬山遊園站」、沿城見步道經針綱神社到犬山城,再至「三光稻荷神社」,最後到犬山城下町午餐。

提到犬山城,就不能不提影響日本往後數百年歷史的「小牧・長久手合戰」。話說,1582年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死後,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緊急發動「中國大返還」,並於「山崎會戰」中剿滅明智光秀叛軍,之後織田家分為以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為首的兩個派系,當時秀吉擁立年僅三歲的三法師(織田信忠的嫡長子)繼承大統,他自己則挾天子以令諸侯;柴田勝家則擁立織田信長三子信孝與秀吉爭天下。「賤嶽之戰」後,柴田勝家兵敗身死、信孝被逼自盡(逼死信孝的是臣屬秀吉的二哥信雄),秀吉大敗柴田勝家後,羽柴秀吉儼然成了織田家家臣中最有實力和威望的人,此時,信雄產生危機意識,他意識到信孝死後,他成為秀吉一統天下的阻礙,因為憂懼秀吉對其不利,也希望阻止秀吉勢力繼續擴張,於是主動聯繫德川家康組成「織德聯盟」,家康以保護信長之子名義對抗秀吉,並連同北條氏政、佐佐成政等形成秀吉包圍網,自此拉開「小牧長久手之戰」的序幕。

1584年3月3日,織田信雄將暗通秀吉的3位大老處死,秀吉大怒出兵交戰,「羽黑之戰」後,德川軍圍繞小牧山城修建防禦工事、秀吉領軍進駐犬山城以此為據點,正式形成了戰略相持的局面,之後戰場以尾張北部的小牧城、犬山城、樂田城為中心。這場戰役是羽柴秀吉與德川家康、織田信雄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會戰,也是秀吉與家康之間唯一次戰場交鋒。在這場戰爭中,秀吉擁有12萬大軍,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雄的兵力加起來只有秀吉的1/3,雙方兵力懸殊,不過秀吉的部下多是新歸附的各家大名,攻擊力並不強,而德川家康雖然處於人少劣勢,但旗下幾乎全是自己的直系部屬,以曉勇善戰著稱。廣義的「小牧・長久手合戰」時間從1584年3月開始,戰爭持續到11月,二軍經歷多次戰鬥,勝負各有進展,但雙方軍兵疲憊,戰況陷入膠著,最後秀吉改採取外交戰,以割讓北伊勢國五郡的代價與信雄議和,家康在失去保護信長之子的大義名分下,也只得與秀吉以議和的方式結束這場戰役,戰後織田、德川均臣服於羽柴秀吉,秀吉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也為後來政權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而德川這邊呢,不敗而敗的家康不僅保住了實力與領地,也為將來問鼎天下、建立德川幕府埋下了伏筆。

在16世紀的戰國時代,愛知犬山是戰爭的舞台,話說回來,造成犬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除了愛知縣在歷史上分屬尾張國、三河國,而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出身尾張、德川家康出身三河,著名的戰國三雄和愛知都有緊密的出身地關係。而從地理位置來看,犬山不僅位居東西要衝,日本第七大川木曾川(與最上川並列)與飛驒川合流後,到犬山形成溪谷地形,犬山地處平原與山的交界處。古時因交通不便,運輸整株巨木必須靠水運(將上游伐下的原木做成木筏,往下游推送) ,木曾川發源於海拔2,446公尺的長野縣缽盛山南麓,向西南而流後,流經岐阜縣、愛知縣、三重縣,最後注入伊勢灣,全長229公里。日本伐檜的年代甚早,最早的伐檜區在長野縣木曾山脈(伊勢神宮的神木是「木曾檜」),戰國時代為築城、造船、土木等建設工程展開大規模伐木,水量豐富且流域廣闊的木曾川就成最重要的運輸河流,木曾川到犬山匯入濃尾平原,因犬山地勢平緩,自然形成木材集散地,再加上中山道和木曾街道經過,這種水路交通、物流交匯的地理位置,讓犬山變成重量級的城鎮和軍事要衝。再順帶一提,木曾川易氾濫,幕府在治水工程中,出於削弱外樣大名經濟實力的政治目的,下令由薩摩藩負責,在催逼工期、克扣預算的沉重壓力下,不少武士在治水工程中病死或自裁,這事也成為幕府末期薩摩藩積極倒幕的一個遠因。

其實,犬山城原本是織田氏在北部邊境修築的防禦要塞之一,主要目的是防備北方美濃國齋藤道三南下。1537年,織田信長的叔父織田信康主持修建犬山城成為第一代城主,後來信康與齋藤道三交戰陣亡,織田信清成為城主。1562年信清與織田信長交惡,信長派部將丹羽長秀攻下犬山城,由信長的家臣池田恆興、織田勝長等人擔任城主。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內部勢力分裂,犬山城歸屬於織田信雄,其家臣中川定成為城主。1584年池田恆興奇襲並占領犬山城,「小牧·長久手之戰」後,根據協議,織田信雄再次成為城主,但數年後信雄因故被流放,犬山城歸屬於豐臣秀次,由其家臣三好吉房擔任城主,1590年石川貞清在小田原征伐中立下功績,從秀吉處受領尾張犬山12000石。關原之戰後,犬山城再度被改易,小笠原吉次、平岩親吉、平岩吉范先後為犬山城主。1617年成瀨正成任城主之後,就作為成瀨氏先後九代(尾張藩的家老)居城直至幕府末期。

犬山城扼守木曽川渡口,再加上背倚標高88公尺斷崖邊、後有木曾川天然壕溝屏障的這種易守難攻「後堅固」絕佳地勢,讓犬山城成為軍事要地,在曲輪配置上,本丸建築在敵人難以從後方、側面來犯的斷崖之上,再順著地勢向南側作階梯式設置杉之丸、樅之丸、桐之丸、松之丸,以集中鞏固城郭正面的防線,犬山城的圈繩定界,屬平山城建構。

而犬山城前方鳥瞰犬山市,後有木曾川川流而過的這種依山傍水地形,與中國臨長江而建的「白帝城」相似,所以江戶時代儒學家荻生徂徠,借用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七言絕句典故,將犬山城另名「白帝城」。現今,在犬山城天守二階還特別畫了長江流域的地圖,標明白帝城和江陵的位置。

今日所見的犬山城,主要是豐臣時代石川貞清擔任城主時改建而成(約1596年),在藩政時代結束、明治維新後,新政府為掃除舊時代的地方勢力象徵,遂實施「廢藩置縣」,接著頒布「廢城令」逐一拆毀各地城郭。犬山城收歸國有後,雖因無人管理成為廢城,卻幸而未被“處分”拆毀當作燃料或被拍賣,不過天守之外的櫓、城門等建築物多被拆除。

話說回來,1891年「濃尾地震」,天守損壞嚴重,由於政府無錢修繕,於是決定將犬山城無償讓渡給最後一任藩主成瀨正肥,但附加條件是成瀨家必須自籌資金修復。1935年被指定為國寶,2004年所有權移交財團法人「白帝城文庫」管理,因此直至2004年,犬山城也成了日本唯一屬於私人所擁有的古城。

說完歷史,我們就接著說建築~走過登城道、岩坂門、中御門後站在犬山城前看天守外觀,就可以看到最頂層的「入母屋破風」及「唐破風」、「千鳥破風」屋簷,和造型特殊的花頭窓。最頂層的望樓四周繞有迴緣與高欄(扶手)。

三重、二重設有朝下方攻擊的隱石落,一階東南隅 (右手前) 、西北隅築有「切妻付櫓」,西北隅付櫓的石落為袴腰型,1891年「濃尾地震」時,東南隅、西北隅付櫓嚴重毀損,之後重建修造。犬山城天守一、二重外牆為灰泥牆(塗籠),一重下部「下見板張」為雨淋板,灰泥牆的大壁造外觀較美麗,不過雨淋板耐久、防火,更耐受風雨。為減少禦敵死角,上下樓層的窗戶位置是錯開的,且為了防禦敵人侵入和槍彈攻擊,窗戶裝上木造粗格柵,窗戶為上推窗和左右推拉的土窗。天守使用的懸魚是梅鉢懸魚、蕪懸魚、兔毛通,可以說各種城堡、望樓的設備都一應俱全!

順帶一提,犬山城天守頂層的瓦鯱(天守的象徵之一),2017年被雷擊破後,去年2月才剛換置上高 1.3公尺,重 62 公斤的新鯱。

在天守閣東側有棵以木牆圍繞的杉木,這棵大杉樹齡約650年,原本高度與天守閣相當,高約24公尺,不過在1959年伊勢灣颱風時遭遇雷擊而乾枯,當地人認為大杉犧牲自己來保護犬山城,將之視為神木並稱「大杉様」。

犬山城天守台的石垣高5公尺,天守總高19公尺,石塊採「野面積」的自然積法,「野面積」是指撿拾自然石塊,未經太多加工堆積而成的石壁,這其實需要很高度的技術。

天守閣自建成之後歷經多次改建增築才成為如今的外觀樣式,其結構為外觀三重、內部四階、地下二階。地下一、二階為「穴藏」,也是天守閣出入口,地下二階與一階以30度仰角的階梯相連,這麼陡峭的樓梯是為了拖延敵人進襲而刻意設計。

穴藏並沒有特別的展示,但可見支撐犬山城至今的粗大樑柱,木樑表面留有像魚鱗一樣的痕跡,這是因為當時沒有刨子,木匠工人用一種被稱為「釿」(金属斧钺)的工具削制而成。在過去,上游砍伐下來的木材都是藉由木曾川來運輸,犬山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了砍伐木材的集散地,可以想見用來建造犬山城的木材都是精選過的!除了4、500年的木樑,在穴藏還可清楚見到,用石塊一層層堆積上去的石基建築結構。

天守一階立有「天守閣構造大要」的牌示,牌示說明了各層樓的結構。旁邊有一個天守雛形(模型),立體模型讓訪客可以更清楚了解天守閣的構造。

一階分成四室,分別為展示城主成瀨家及犬山城內的各類展品的「第一之間」、「第二之間」,和置放衣物道具及各類雜物家具的「納戶之間」,及做為城主作息及接見來客的「上段之間」。在「上段之間」的後方牆上,有一個類似暗室構造的隱藏式門扉,稱為「武者隱し」,這是讓負有保護城主重責的武士躲藏之處,一旦敵人入侵,躲在裡頭的武士即可出其不意出來攻擊敵人。這四室由稱為「武者走」(給武者走動的地方)的寬廣走道相連。順帶一提,「武者走」不只設在建築物內部,其他天守也會在戶外設武者走,且一邊供走上,一邊供走落。

二樓為存放武器的「武具之間」,武具之間的四周也是「武者走」迴廊。上到犬山城三階,這一層也被稱作「破風之間」,破風是一種屋頂設計,用於為窗戶遮風擋雨,類似遮雨棚的建築。兩側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的被稱為唐破風,三角形的則稱為千鳥破風。根據記載,成瀨正成擔任城主後,將三樓的南北座向往外延伸,作出「唐破風」式的延伸屋頂。除了弧形唐破風,犬山城三階還有三角型的千鳥羽破風。

四樓為天守閣的「望樓」,這部分也保留了最初的建造手法,是極為珍貴的歷史建築,成瀨正成在望樓四周加上迴廊,可以直接由望樓走出迴廊,眺望四周風景、俯瞰木曽川。不過,迴廊的圍欄非常低,流連美景的同時也要注意腳下,另外迴廊地板向外傾斜,不知道是否是為了方便下雨排水而設計。我們在這裡繞著走一圈,可以看到犬山橋、木曾川遊步道、岐阜城金華山群等,視野極為清楚,這種一覽無遺的迴廊設計在城郭裡很少見,這也正是犬山城的珍貴之處。

參觀完犬山城,我們經矢來門、黑門前往三光稻荷神社。看到矢來門、黑門遺跡不禁有唏噓之感,明治維新後,幕府體制的權力象徵近世城郭,被認為沒有需要、以及維護經費龐大等理由,石垣石材挪為港灣或河川工程之用,城郭建築被拆毀賣作薪材或移築他處。在廢城令下,犬山城的矢來門成為專修院東門、黑門移築到德林寺、松之丸門移築到淨蓮寺、據傳內田門的城門移築到瑞泉寺、城門位於善運寺等處。雖然戰後再興天守,但現存城郭僅是以往的極小部分,新建天守的細部未必完全根據史實正確地被復原。

順帶一提,日本五大國寶城的姬路城(白鷺城)和松本城(烏城)都一度被拍賣 (充實國庫),姬路城以23.5日圓售出,松本城以235日圓售出,標得姬路城的人原本想要拆卸解體後回收建材轉售,幸好因為解體費用遠遠超出預算而放棄。而松本城為市川量造購得,幸而市川以「失去天守的松本,也就失去了骨氣」的理由保留了天守。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旅行手記
迴響(1) :
1樓. 讓我在購物時省下不少錢
2025/03/09 13:59

在星惠折上找到的優惠券真的很實用!這個網站的折扣種類繁多,讓我在購物時省下不少錢。每次結賬時看到價格下降,心情特別愉快,期待下次再來探索更多驚喜!

https://ponsaving.com/coupon-category/1024/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