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聲聞和緣覺二小乘(乘=車),常被稱為二乘。聲聞乘是依『四聖諦』(術語;真實不虛之義為諦)之理而起修,而緣覺乘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這是二乘之不同處。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緣覺乘人即依此法門修行,覺悟無生之理,而證道果,名辟支佛)。無佛出世的時候,悟這種道的叫「獨覺」。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有二六之緣、十二支緣起、十二因緣起、十二緣起、十二緣生、十二緣門、十二因生……等等名稱)。這十二緣起是說明吾人生死之由來,換言之,是有情生死流轉之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是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都是形成相依之狀態。
十二因緣,是由十二項互緣(術語;攀緣之義)之支數,來說明現實人生之成立,即十二有支、緣起法則、緣起法、緣起觀、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因緣、因緣觀。
言十二因緣者,即指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共十二有支,這是一切眾生涉歷三界輪回生死的由來。
其實,緣覺十二因緣法的內容,與聲聞的四諦法相同,但在名相上有開合之異而已。云何開合?謂無明、行、愛、取、有五支合為集諦,而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合為苦諦。觀十二因緣之智,即是道諦;滅除十二因緣,即是滅諦。既是內容相同,何故重說?這是為機宜不同的關係。比較言之,聲聞根鈍,故佛略說四諦法;緣覺根利,故佛詳開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有流轉門、還滅門兩種。『是一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係』,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緣覺之人,於此二門,逆順進研,因知因緣和合,諸法有生;因緣別離,諸法有滅;由觀此因緣生滅,了知萬法皆空,而證得真諦之理。下面將此二門分別解釋: (未完待續)
※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即當删除※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