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蔡英文政府、「美國在台協會」,都在「捉拿傅崑萁」這齣戲裡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國在台協會「沒有理由」技術性阻止傅崑萁赴美
民進黨使出全力,只能判傅崑萁8個月。傅崑萁「沒有理由爲這種小案件」「滯留美國」永遠成為逃犯。美國在台協會應該理解這種道理。
但是在法院判決出爐十多天前,美國在台協會「技術性」阻止傅崑萁赴美,它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只有一種可能:是來自蔡英文政府的請求。
你會問:蔡英文政府為什麼需要這樣做?因為
傅崑萁留在台灣,民進黨可以趁機「控制」花蓮縣選舉。傅崑萁留在美國,民進黨就沒機會。
理由很簡單:
1)選舉前羈押傅崑萁在監獄,民進黨可以「完全控制」花蓮縣。
- 傅崑萁必須立刻辭職;
- 傅崑萁重要幕僚一併離開花蓮縣政府;
- 代理縣長「由蔡英文政府欽點」,而非「由副縣長代理」。
- 重要空缺全部由民進黨縣長指定。
- 傅崑萁入獄,妻子少了最大的靠山,選情會受影響。花蓮縣,就由民進黨全部控制。
2)讓傅崑萁赴美,民進黨無法控制花蓮縣與地方選舉。因為
- 傅崑萁可以留在美國兩個月,延緩法院執行判決;投票日當天再回台灣。
- 這兩個月,傅崑萁可以在美國遙控、經營他妻子的選舉工作;
- 所有幕僚不必立刻走人,可以在繼續在縣政府支援傅崑萁。
阻止傅崑萁赴美,蔡英文政府才能「釜底抽薪」,徹底清掃傅崑萁在縣政府的勢力。
把傅崑萁「立刻」定罪,「立刻」拘押,民黨等於除掉了選舉時在花蓮縣「最有影響力的敵人」與「最大障礙」。
司法公正嗎?
拖了14年的「陳年小案」為什麼現在判決?
看清楚蔡英文政府的企圖心後,「法院聽令」蔡政府的可能性提高;蔡政府指導法院的可能性,也可能成立。
捉拿傅崑萁,美國在台協會扮演的角色
公正的說,美國在台協會「有義務」配合政府的要求。
但如開頭時說明,傅崑萁「沒有理由」「為了一個小案子,或8個月刑求」「滯留美國」。。。美國在台協會,仍然阻止他赴美訪問,更沒有給傅崑萁任何「擔保返回台灣」換取赴美的選擇,這種做法是否合理?畢竟,傅崑萁的案子無關國安,也只是一個小案子。
需要理清的是:
在「技術性阻止」傅崑萁赴美時,「美國在台協會」是否了解案情輕重?是否知曉民進黨政府的「政治企圖」?在台協會是否「被蔡政府誘騙、誤導」而阻止傅崑萁訪美?這些問題,只有美國人自己知道。
但很清楚的是:
民進黨這次是否能「欽點代理縣長」并「影響花蓮縣地方選舉」,「美國在台協會」在這樣的結果上,的確是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msvulcan2018/09/14 08:28美國一直都在卯盡全力替中國大陸找麻煩。香港,南海,貿易戰等等,台灣的台毒也是美國利用的一個棋子而已。訓練打手煽動顛覆的事美國也沒少做,配合民進黨做些手腳只是小菜一碟。
我個人相信,美國會配合蔡英文打擊大陸,但是涉及台灣內部權力爭奪的事,美國應該不願意插手。
我個人「猜測」,美國是被蔡政府「誘騙」,才變成「幫兇」。
今天最顯眼的消息是「美國國防部拒絕派遣陸戰隊來台灣。本來「篤定」的事,美國今天「否定」,是不是有可能發現「被利用」了?
Da格子Michelle Tsai 於 2018/09/14 10:1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