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軍中了.午睡中矇矓聽見孩子的再見聲音。
他到軍中總會傳簡訊說到了.說已經致電給楊梅的外婆與中部的爺爺。
這次他沒有。找他.他回電已到部隊。手機將沒收。
回想20歲以後我去念大學.我都像候鳥一樣暫居一地。結婚以後也一樣。
養成我與家人很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昨天去參與研討會擔任發表人也擔任別人的講評人。
講評我的學者說的很保守。其實我並不會在意評論嚴厲與否。
因為有點醒才有改進的空間。講評人說的問題我了然於胸。
一是副標--關鍵的90年代.沒有著墨出來。一是結論倉促。
這兩點我都說是字數10000字為上限的原因。我這篇已15000字。
實際是我不知道海峽對岸的學者之於「關鍵的90年代」的看法如何?
不敢下筆太多。但是90年代回應公共藝術的發展論點是正確的。
此外.小論寫著寫著.發現是課程研討會.我把課程成果當成研究論文來發表。
不免描述上有矛盾。這些心路的轉折.外人看的出有問題。卻不得其徑。
我坦然面對。
講評一篇地方協會發展客語童詩的成果。發表人說協會是她去募款及客委會補助而來。
說不缺經費.但是內文又說缺乏經費.地方性辦全國比賽活動缺乏後續力.缺乏.....。
我以參與全國電子書評審數次的經驗來說.
第一屆不滿千人報名.至今跨到海峽兩岸舉辦。
原因是用鼓勵的.開放性的作法。
學校單位捐贈與書相關的得獎禮品.便掛上協辦之名於海報上.幫助學校宣傳。
如有學校願意投稿參與.便列為協辦.至於主辦則以捐款為法源。
於是有錢.沒錢的單位都可以參與電子書比賽活動。並頒發證書。
此外.客語進行創作會產生排擠的效應.協會可以提供專業人力協助投稿者譯為客語。
排除非客家人參賽的困難。
此外.重點放在間代學習(樂齡)的記錄與文字比賽會比童詩創作更有意義。
因為童詩又要正統的客語文字通常家中長輩或學校鄉土教師要幫忙。
客語文字的門檻讓比賽跨不出桃竹苗客家重點區。
兒童會長大.還有大學客家學院/學程/課程可以補強。客家老人凋零緩不應急。
我講完了。便完蛋了。我不知道是否傷了60歲以上的她。
她回應時.要我放輕鬆.說某某學者62歲便離世了.她相信我能力很強.
但是不要壓力太大.....。
我很感謝她的提醒。也沒再多說明。因為他人終究不是你。發表人才是主體。
她當然不知道全世界最愛睡覺的人.除了童話裡的睡美人。第二名就是我。
只有5分鐘休息.我也會閉眼假寐。不看眼前事.心便不會想.
能睡得著的人.壓力是壓力.我粗心夠脫線.很會拖拉事情.
事情依前期.後期來處理.
當然懂得放下的。
如是62歲過世.我也接受.因為此生已經活得太精彩。孩子大了。責任已了。
剩下的.都是額外的生命。一切交給命運左右。
一日路邊我突然和孩子說:去日本留學念不下去就回來。
萬一被公司開除.就回家。不幸離婚.就回家。沒甚麼大不了。
人生最大的事莫過如此。你有家.有愛你的親人。
他點點頭。
該校老師在研討會上展現他們對社會的付出。
一位教授帶樂齡的老人們自費去印度幫助窮人。
一位教授申請補助古台灣地圖的考證並製成動畫。
一位教授讓學生自己形塑茶道文化.而非教師為主體.學生搞的熱烘烘。
我的心中彷彿感到一些失落。
休憩時間該校教師們還邀我去坪林探茶。說如何的有特色。
這學校教師之間感情真好。互相幫忙.互相邀請參與生活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