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南投縣記者/連線報導】2010.9.21
今天是九二一地震11周年,南投縣位處震央也是重災區,但從中央到縣府都很低調,沒舉辦紀念活動。讓災民感嘆,政府連追思活動也不辦,有意淡化九二一,擔心弱勢災民會被遺忘在社會角落。
相較官方淡化處理,九二一地震後,南投災區民眾自立自強,成立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和龍眼林福利協會等團體,將悲痛轉化為關懷,積極投入社區產業重建及送餐等弱勢關懷活動,走過11個年頭,仍屹立不搖。
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總幹事廖振益說,中寮鄉民靠著外界協助,慢慢走出傷痛,協會從草創時的2人,到現在27人,推動全鄉老人送餐,也帶動觀光發展,附近農場、民宿業者更主動把盈餘回饋協會。他說:「協會不用舉辦紀念活動,因為每個人都將追思化成行動,幫助弱勢的獨居老人,來紀念九二一!」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昨天只見志工及送餐媽媽忙碌備餐,他們說,雖然政府提供的資源愈來愈少,但協會送餐服務仍會繼續下去,希望在政府的九二一重建會及民間重建基金會陸續熄燈後,生活重建協會能夠永續陪伴國姓鄉弱勢民眾走出希望與光明的未來。
南投縣新故鄉基金會前天在埔里鎮紙教堂舉辦一場「新生欣聲音樂會」,吸引五百多人參加。這是民間發起的紀念音樂會,由陶曉清主持,邀請于台煙、南方二重唱,及紙教堂和埔里合唱團上台表演,用音樂撫慰災民的心情。
新故鄉並義賣木質明信片,五百多名觀眾踴躍捐款,水沙連和大埔里社區醫療群的醫師,也很熱烈地捐輸,募得15萬元,捐給「陳綢少年家園」。
新故鄉基金會執行長廖嘉展說,經過11年,埔里鎮的災民陸續站起來,他們還有能力協助陳綢阿嬤,實在「足感心」。
南投縣政府秘書長陳正昇說,去年九二一地震十周年,曾辦大型紀念活動,縣府目前全力準備建國百年和建縣60周年活動。畢竟九二一的傷痛,年年提起也不太好。爾後,逢五或十周年,才會辦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