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專題報導】2010.1.3
台灣廟宇何其多,但要做到令人稱奇可不簡單了。平鎮市三崇宮有號稱全台最大的石獅,新屋鄉笨港天后宮有比廟還高的青銅鑄造媽祖像,如同當地地標,觀音鄉甘泉寺則有號稱「最像觀音的石頭」。
平鎮市三崇宮前有1對高
新屋鄉笨港天后宮近200年歷史,有一尊高聳的青銅媽祖像,遙望永安漁港,以120噸青銅鑄成,高
蘆竹鄉五福宮號稱全國最老的財神廟,可追溯至明朝永曆16年,有346年歷史,鎮宮之寶「天爐」也有180多年歷史,逢農曆年廣發數萬個「錢母」紅包。
若論及廟宇特殊的「求藥籤」,主祀
大溪鎮「頭寮大埤」湖中有座罕見的水中土地公廟,流傳神蹟故事,初一、十五總有民眾搭乘舢舨專程來祭拜。
龜山鄉大湖福德宮25年前原廟址被徵收,地方改建小廟變大廟,占地
龜山鄉大青坑的青龍嶺北靈宮,供奉的玄天上帝金身高
桃園市永興祠清朝即存在,有一面古老的「鹽館后福德正神」輪流牌,市長蘇家明、永興祠管委會主委卓舜風說,「鹽館后」土地公本尊沒有辦法到家家戶戶接受奉祀,信眾擲筊迎「香牌」回家奉祀,每人輪流供奉1天,「因為太紅了」。
(記者賈寶楠、葉英豪、曾增勳、劉愛生、楊德宜/採訪;楊德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