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懂開片的瑕疵美學,是中國人的藝術哲學觀。
2020/12/12 14:24
瀏覽88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只有中國人懂的瑕疵美學:大概聽過:魚子紋、蟹爪紋、冰裂紋「開片的種類當中,有一種大家都很喜歡的裂紋:「冰裂紋」,除了視覺討喜之外,冰裂還有一層非常吉祥的意義,代表著冬去春來,充滿新氣象的意思。」、文武片等等一大堆專有名詞,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裂紋的比較密跟比較疏的差別,以及裂紋的走向不同,從這些物理現象的差異,古代文人才依照視覺特性,取出許多漂亮的名字。

一定看過很多青瓷上都有許多「裂紋」,有的細小如網狀,有的大片像龜殼,也有的像冰塊片狀的,相信你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是不是曾經懷疑過:這個瓷器是不是裂開了?

https://youtu.be/Qij-YejZBDk

事實上:是的,他真的是裂開了,而且,不裂開還不行!

你一定會很納悶:那裂開的作品怎麼還可以拿出來賣呢?古時候裂掉的瓷器還可以進貢的皇上用?

其實,青瓷上面這個裂紋,有一個很有詩意的名稱叫做:開片。是釉層開裂所造成,由於釉質的部分比較硬與脆,一般來說斷面都是直的,就會產生我們所熟知的「開片」。而「開片」,更是青瓷賞析上面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可不只是單純的裂紋!

所以,當你了解了開片的成因,能更加深入體會青瓷本質,並且增加賞玩的樂趣。況且,坊間充斥著太多以化學配方或錯誤制程作成的藝品,這些藝品在只求外型的相似下,對你而言,是一種嚴重的誤導,所以今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讓你對開片的成因以及鑑賞角度有正確的瞭解。

讀完了這篇文章,下次你帶朋友到故宮,一定可以成為很專業的導覽員。 若你有收藏青瓷類的作品,讀完這篇文章,你也會用不同以往的眼光重新欣賞手上的青瓷器。

一件陶瓷的作品,是由胎體跟釉兩部分組合而成。青瓷釉料與其他瓷器的釉料配方有別,開片是釉料配方本身的熱膨脹系數所決定 。

也就是說,青瓷釉料是開片的引子,而開片之所以形成即是在窯燒降溫釉面固化後,釉面與胎體因為彼此熱膨脹系數的不同,冷缺收縮後,而產生應力拉扯下的開裂,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開裂是只有釉層的部分,胚體本身是不可以裂開的喔!不然會漏水,那就是真瑕疵了。

一件作品在窯燒前,所上的釉料是液漿狀的,入窯後,隨著窯溫升高,釉水慢慢變乾,之後當 窯溫到達釉料礦物熔點後,釉料會完全融化為液狀(這裡的液狀是釉料礦物的完全融化,與入窯前釉料加水調和成液漿狀不同)。

窯溫到達頂點後停火開始降溫,這時 釉面會從液狀慢慢凝固為漿狀最後到固狀,當釉面固化後,即會因為與胎體的應力拉扯開始開片,所以開片是在窯燒降溫後出窯前才開始形成的,窯燒從低溫到高溫 甚至在後段降溫未到固狀前,都不是開片產生的時候。

你現在知道,這些漂亮的開片文,原先真的是一種陶瓷工藝上的一種瑕疵,但我們的祖先,非但不刻意解決他,反而將他深入研究,把裂紋玩到哲學的最高境界。

自古以來,優美的文人總是懂的欣賞「殘缺之美」,原因在於中國人的哲學觀不喜愛追求物質表面的「極致」,因為極致之後反而沒了「空間」與「想像」。

開片文的出現,讓瓷器多了不可預知的變化,而且隨著時間,會產生新的開片或是經過使用過後,讓開片紋沁入顏色。因為有了開片,讓青瓷會伴隨著歲月,而更加成熟。

冰裂的現象,發生在釉與土的應力差夠大的時候,釉的部分的開裂會斷斜的,簡單來說就像是切「生魚片」一樣,當出現這種狀態的時候,視覺的光影差就會看起來像冰塊一樣,一層一層的,非常的特別,有人說層層的冰裂就像「玫瑰花」一樣,看了就令人心生喜悅。

以宋代的青瓷來說,一般冰裂紋都出現在南宋官窯體系,由於我自己也很喜愛這種冰裂紋,甚至覺得冰裂紋在當代,已經可以獨立成為一種系列。

所以將冰裂紋的成因特別拿出來作研究,讓冰裂可以開得更多層次,也讓釉色跳脫出青瓷的侷限,現在,我自己的冰裂作品也獨樹一格,並且「㚕磬冰裂釉」已經成為我的代名詞之一。

有人問:青瓷上的冰裂釉會不會整塊剝落下來?

冰裂釉是層層開裂,所以釉層與坏土必須很緊密地附著在一起,燒窯方式必須採用慢火高溫的還原燒法,這樣的方式剛好可以讓土與釉產生足夠的「共融中間層」,這層中間層就讓胎與釉完完全全的合一,成為一體的作品,這樣的方式才不會讓冰裂層「剝離」。

如何會在宋代官窯青瓷上產生漂亮的冰裂紋:

要產生冰裂紋,有兩個很重要的條件

[1]裂紋的斷面是斜的

[2]釉層要很厚

從宋代青瓷系統來看,剛好南宋官窯的系統都容易產生以上兩個條件,所以古代的冰裂釉,都只出現在官窯青瓷上面。

官窯青瓷上面的冰裂紋,主要都伴隨著大量的開片線條,會再大條的開片當中,夾雜著一些冰裂紋。這些冰裂紋的產生位置,與器物的造型有很大的關係。在器物的轉折容易累積比較厚釉的地方,有時候冰裂紋甚至會比開片紋還多。

官窯青瓷的開片紋比較粗且大,交錯的部分也不像汝窯那麼細密,主要原因是厚釉的關係,因為釉層厚,冷卻拉扯力道大,容易直接拉扯出一大條貫穿整個器物的大開片,也因為如此,官窯的開片紋在視覺效果上面,看起來相對比較沈穩與紮實。

冰裂紋,實際上是一種缺陷,卻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來作為裝飾紋,不得不稱讚官窯的匠人們的工藝,他們將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通過人為的操作轉化為一種美妙而自然的裝飾,而且控制的恰到好處,這種技藝可謂巧奪天工,我想這也可能是官窯短命的原因吧!官窯瓷冰裂紋的開片效果精美絕倫,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之感。它的獨特美早就博得古人的厚愛,並將其視為稀世珍寶。

宋代官窯瓷器帶給人以含蓄、沉靜、溫和、清逸、高雅的美感,這種獨特的意蘊是我國中古時 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產物,一件小小的瓷器與宋代的一首詞、一幅山水相比,是同等地位的東方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 而它是通過色彩和質感來表現的,因此更抽象。宋代官窯瓷器的價值主要在此。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