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020/04/10 13:56
瀏覽17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有意購買,2F008的壺品,請洽陳小姐TEL:0910110590
如貴客戶是yahoo會員可直接在yahoo下單
孟子所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都是一種從容、一種寵辱不驚的生活態度,即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一種境界,也是古人修身養性時的一個道德標準。古人云:「心為形所累」,人的欲望越大,生活的壓力也必定隨之增大,人生中如果能少一點欲望,就會多一份輕鬆與灑脫。只要是人,不可避免的都要經歷生老病死。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沒有心靜如水的定力,就會經常心生浮燥,患得患失。「不以物喜」是說,不要以物質的得到而喜悅,因失去而悲傷。不以自己的富裕而鄙視貧苦的人們;不以名牌的多少衡量一個人的地位;不以財富的多少而顯示自己的力量;不以生活的享樂而忘卻品德的修養;不以金錢的拼搏而迷失人生的方向。人生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更應當有更高的追求,金錢與物質既可以得到,也可以失去。錢多時惜福得當,錢少時粗衣淡飯;得到時心裡平靜,認為這是上天的恩賜,自己努力的回報;失去時處之泰然,認為這些都是浮雲。得不喜,失不憂,有也好,無也罷,順其自然,思想的豐富,知識的獲得,精神的提升,美德的推廣,是人生的高級享受。人生唯有不拘於物,不困於時,方能更加自在快樂。
「不以己悲」一是說不要總是感嘆自己命苦你認為自己困苦,可千百年來,天下眾生中的許多人,所遭受的苦難要遠遠超出你的想像。你難道比一生下來就是重度殘疾的人更苦嗎?你比納粹猶太人集中營的人更苦嗎?你比天災中一下子失去所有親人的人更苦嗎?你比沒錢醫治而自己不打麻藥鋸掉腿的人更苦嗎?如果你老是感嘆自己悲苦,那就不是可憐而是可笑。總是抱怨自己命苦的人,不會改變任何現實,只能是生老病死之中默默離去。二是說不要總是以個人的得失好惡而評判天下,而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這是一種愚昧自私。人不僅要以正當的方式謀得自我生存,更要有客觀的眼光和大我的境界看世界,更要有責任盡力幫助別人,推動社會進步,提升人類文明,這才是寬廣的人生,至高的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勿因對現實不滿而頹廢沈鬱、萎靡不振, 而是仍能淡然鎮定,鐵肩擔道義,始終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君子坦蕩蕩,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處之泰然。為人若能清心寡欲、寵辱不驚,自然就能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心淡如水、虛懷若谷,那是道德高尚之士的處世之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