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3月12日,最新消息,美國南卡新核能發電站,經過51個小時,完成奠基工程。 南卡電力公司,在此地將建立兩座新反應爐,一座將在2017年啟用,另一預計為2018年。 南卡電力公司,目前有一座核電反應爐,已運行了三十年。 (http://news.yahoo.com/foundation-poured-scs-nuclear-reactor-143505599.html)
又,另一新聞報導,五年前美國核能業者,原計劃全美增建20座核電反應站,目前因為天然氣價錢下跌,投資核電意願不高,只有5座新核電站在建造中。(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economy/2013/03/11/fb6d61c2-715e-11e2-ac36-3d8d9dcaa2e2_story.html)
原文寫於2012年2月。
上週四,美國聯邦政府核能會(NRC),批准兩個新核能廠的建造。
NRC approves construction of new nuclear power reactors in Georgia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economy/nrc-approves-construction-of-new-nuclear-power-reactors-in-georgia/2012/02/09/gIQA36wv1Q_story.html)
核能廠的設計,建造,與經營,代表人類科學文明的最高成就與挑戰。 核能的危險與破壞力,無人不知,去年日本海嘯引起的核能電廠災難,也無人能忘。
日本核災後,有投機政客立刻炒作廢核。 歐洲有德國的梅大媽在先,台灣有蔡英文小姐跟進,宣告廢核,美其名要一個非核家園。
德國廢核,電力必須進口,最可能的進口電力來自法國,而法國電力,多為核能發的電。 自己國家廢核,可是買鄰居的核能電,不是偽善嗎?
除了向法國購電,德國的其他能源選項是:或自波蘭購煤,或自俄國買天然氣。 兩者具為火力發電,意即繼續排放CO2,繼續污染地球。
德國另一鄰居,荷蘭,仍然照計劃進行建一新核能發電廠。 荷蘭人難道不知道日本的核災? 當然知道,可是荷蘭人認為,減碳是對地球,對人類更重要的責任。( ‘look how hard we’re working to bring down CO2 emissions’.)http://www.rnw.nl/english/article/nuclear-power-right-choice-holland
比起德國來,荷蘭人不是更有道德的高度嗎?
不談道德,不談善惡,我們要面對的事實是: 下一世紀,地球的石油可能被人類採盡用光,在那以前,所謂的綠色能源是否能量產? 是否能代替火力發電? 未知數!
而唯一的已知數是核能。 除非,大家願意回到18世紀前的非核家園。 只是別忘記那時代也是所謂的“黑暗時代”。
其實更可怕的是,也是你我也都不願承認的:下世紀太遙遠,我們早走了,不是我們的問題,不是我們管得了的。
可是在我們走以前,我們卻有兩個選擇:
第一,教會我們的子孫如何駕馭這如同猛獸般的核能,至少他們還有電可用。
第二,廢核,讓子孫們面對黑暗的未來,所謂的美麗非核家園。
還是,你我都像政客一樣的短視,只看四年,八年,誰管子孫未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Andy Liu 07182013/03/13 03:34核能不該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
我們要選擇的是:
1. 留下一些核廢料給子孫,適當的處置並不一定必然有害
2. 將他們的化石燃料揮霍殆盡,你我皆知地球的化石燃料終有用完的一天,而且這一天也不會太遠
3. 持續努力的研發新能源,真正在努力的有幾人/幾國?台灣呢?那些自稱是人的人
4. 節能減碳
- 5樓. Andy Liu 07182013/03/13 02:32請問江小姐以及那些自認為是人的人...
台灣還有河川可以蓋水力電廠嗎?台灣的河川全死了!(台灣還有長年有水的河川嗎?水庫的水吃用都不夠,還用來發電?再過兩個月不下雨,台灣就開始缺水了...)這些所謂的環保團體真的懂得環保嗎? - 4樓. 郁勝2012/02/13 20:46實際情況仍難
火力發電供電較多,但汙染大氣最烈!水力發電最須仰賴諸多自然條件,也會造成地質和氣候的不利因素。太陽能供電能量有限,太陽能電池的高毒性要往哪裡埋?將來仍是個大問題。 - 3樓. B2012/02/13 13:34核能
乾淨便宜是因為少算了“核廢料”這未爆彈的處理成本。。。
無核害時的確“便宜”,也因為便宜,造成少了利基(經濟價值)積極去研發更新更適用的能源。 廢核與不廢核,到底哪一方才是抱著鴕鳥心理? 台灣該不該廢核,基本上政府應該先審查,對“節能”的措施做得有多徹底?有什麼可能的替代方案?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一格友有一好文聽君一席話﹕李鴻源, 如果注意看他的 slide, 台灣的水庫已經一般是淤泥,飲水都成問題,別說發電!
尼羅河,長江的水壩發了電,造成更多的後遺症。 水力發電,被環保人士攻擊的,可能不下於核能發電。
OldMan - 風景線 於 2012/02/14 10:03回覆 - 2樓.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2012/02/13 09:44Bill Gates bets Depleted Uranium as Fuel
Traveling Wave Nuclear Reactor ?<--- Please position cursor, click right mouse button.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kinks has not yet been solved.
Bill Gates may have sold it to China ?Nuclear is a clean energy source. The only problem is how to handle the nuclear waste, according to 老陳, my ski partner, who worked for PTA all his career as a nuke engineer.
Also, 奉告瞎兄, I am goign to Jackson Hole next week. 上次是2008底,2009初。 三年來功夫有進,可是年歲也大, 再上大山,希望有不同的心得感受。 回來再跟您報告。
OldMan - 風景線 於 2012/02/13 11:22回覆 - 1樓. 江依萍2012/02/13 07:53替代方案應可考慮..
還建核電廠,核災可怕..
替代方案---水力發電或可考慮
車諾比的悲鳴
還有
去年日本海嘯引起的
核能電廠災難....
核災可怕,無人不知。
Chernobyl,除了核災,更是蘇聯共產政府的人禍。
如我所言,你我生時,並無燃眉之急,水力,風力,太陽能,以及其他政客吹噓的綠能都可用,因為主要還是火力發電為主。
可是當石油用完了,(大概75年後),你我的子孫,就沒有那麼多選項了。
倡導非核家園,只是把頭埋在沙裡,不管子孫未來。
OldMan - 風景線 於 2012/02/13 11:3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