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重遊downtown Chicago,同伴是劍橋大學生醫學士+碩士的超優 [生女] ,敝格主自創此名詞,因她離30歲還差幾年,催促我趕緊趁人潮離開的空檔,搶佔空位,站到103層高樓的懸空透明玻璃地板上,要幫我拍張登全球第三高、西半球第一高塔Willis Tower而小天下的照片,其實我得克服一點懼高症,鼓起勇氣,從實心石頭地板跨步出去,兩目直視生女手持的數位相機鏡頭,不但不敢低頭鳥瞰,而且一手仍然抓緊靠三面凸肚窗邊緣的牆壁,叫她快拍;反觀生女藝高膽大,整個人站到貼近凌駕412公尺窗外的玻璃板上,慢慢擺好姿勢,優雅從容地讓我拍照,最過目難忘的是媽媽把兩名幼嫩學步的寶寶放上玻璃地板上,見識到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天真豹子膽,這兩個寶寶笑臉盈盈,爬來爬去,教我羨慕不已 (三張附圖如下,其中兩張乃敝格主複習生疏的編圖軟體Photoshop後,將自拍相片合併成新圖,疊印在Willis Tower玻璃地板上的是MIT麻省理工學院校內最獨特的多角建築,網路抓下的圖則最能展現凸肚窗的情境)。
逾半年任此樂活貓格田園將蕪,終於歸來,先分享高塔驚魂記,以幫可羅雀的門戶吸引目光,再來借重表妹超可愛貓咪的魅力,替貓格掛貓頭秀貓肉,以杜嘲笑貓格缺貓文的悠悠之口。 表妹Grace (姑隱其中文姓名,以保隱私,但她名字譯成英文,的確是豐盛的恩典意思,由其虔誠的基督徒祖母命名) 當初受同事所託,自原主人那裡領養了第一隻貓,去收容所買貓食時,又兩度心軟而相繼領養了另外兩隻,她認清自己沒法無動於衷,再領養下去,一房一廳的家裡玩不起躲貓貓,從此以後一律上網添購貓食,眼不見心不動。 表妹自幼在美國長大,生活型態中西合璧,中學常常熬夜看韓劇和中國歷史大戲,白天上課大打瞌睡,但熱愛滑雪,幾任男友都交 ”All American”白人,她自評: [像我這樣講話直率,亞裔美國男士都吃不消] 。表姨說表妹念高中時,志向只要登上Dean’s List,從不想為了名列前茅而廢寢忘食,當初她畢業成績可上名校的電腦科學系,但聽了表姨的建議,念了不須時時學新程式的商學,如今在華爾街金融界任職,這次舊地重遊紐約市,為了感謝她殷勤接待,請吃晚餐,附圖正是她推薦平價奢華的祕魯餐廳Pio Pio,以Chicken Pio (rotisserie chicken) 滑嫩多汁的全雞切半烘烤聞名,主副食調味濃淡適中,店面雖狹長擁擠,但氣氛悠閒愉悅。
當我笑談那位德國知己 (真的不是紅粉知己)告訴我:To qualify for becoming a German's wife, a woman must pass the test of carrying two dozen cans of beer to go back home. 其實這是T 自編的笑話,女人要過得了雙臂抱兩打罐裝啤酒回家的關,才夠格當德國人的老婆,表妹Grace即刻接道:「那我早就可以結兩次婚了,我單隻手臂就拿得起兩打啤酒罐。」原來「女強人」的新解是「體力超強的女人」。比體力,表妹引以為豪,但論腦力,她很謙虛,跟Lucy和我共享義大利晚餐時,說她公司招考新人,一定先考智力測驗,她待的部門分數門檻較低,另一產業研究分析部門去年招進了亞裔天才Harvard University哈摩大學 (精確音譯) 生醫博士,不到時限十分鐘,就答完二十題,而且破紀錄只錯一題,此兄平日用mirror writing書寫,因怕旁人抄他天機不可洩漏的點子。
順帶分享動人心弦的逆轉勝故事,此行拜訪多年韓裔美籍基督徒好友Cindy,跟她提及最近參加校友會,碰到許久沒聯絡的跨電子金融界校友,稍早聽說他剛成為主內弟兄,問他何以如此轉變,他說去年參加建中同班同學的喪禮,那位同學是台大醫科畢業的醫生,方步入中年就罹癌不治,隨後遺孀攜子燒炭自殺,Cindy 聽到此悲劇,非常氣憤,說這媽媽怎麼可以這麼軟弱,我當時還想Cindy似乎不夠有同理心,接下來聽她說她自幼喪父,她媽媽不識字 (之前約略曉得她的成長背景,但她以前可能因為好面子,從未提過她母親不識字),上街當小販,把他們三名子女養大,還都攻取工程商學碩士,成為專業上班族,她的二姊夫同樣自幼喪父,其不識字的母親帶幼子移民美國,打最低薪資的零工,把獨子養大成人,還念到名校機械工程博士,所幸他們移民美國後,都投入美國大家庭的教會生活,她姊姊原本在外州工作,因教會長者的介紹,嫁給同為基督徒的先生。Cindy提醒我,別被韓國偶像劇裡富麗堂皇的佈景誤導了,以為韓國人個個穿金戴玉,其實貧苦出身,奮鬥才有成的大有人在。以後我聽到Cindy禱告感謝神時,感觸更深,那不是行禮如儀地對神說客套話,那是體恤寡母辛勞而長年工讀之下,仍然從心深處湧出的感恩詩歌,句句擲地有聲。
- 7樓. *花ㄦ2012/09/23 22:41悚懼
看到照片腳底有股悚懼 膽戰心驚 可敬! 謝謝分享謝謝抽空留言, 其實無可不可敬, 當場看見數名龐然大漢一起站上去, 玻璃紋風不動, 就相信觀景凸肚窗很牢固,自然能壯膽站入此三面透視玻璃窗的高空觀景台, 有本人親手拍下的相片為證:
葡萄+紫晶<義式夜難眠 於 2012/10/03 20:53回覆 - 6樓. 客旅貞吟2012/08/14 08:33信仰
只有真實經歷神深厚恩典﹐ 感恩的心才是真誠與持久。謝謝分享Cindy的故事。
困境有時是神允許﹐ 讓我們好像走到盡頭﹐ 為的是進入主耶穌基督的懷抱。
謝謝妳簡潔點睛的回應
若只在乎 [趨吉避凶]的結果, 豈止民俗信仰, 科技也能成為信奉的對象, 誠如您佳言,
但親身親心親靈主觀真實地經歷神深厚的恩典, 過程裡感受神傾聽我們私語的同在,
感恩的心才會真誠長久
結交Cindy 這韓裔美籍的姊妹, 開拓了我跨亞洲文化的視野, 以前曾不習慣韓國人強悍的作風, 然而, 親身深入接洽這位很典型強悍作風的韓國女子, 因共同堅定的信仰, 才體會磨成如同基督成聖的得勝者的歷程當中, 縱使基於人格特質和文化背景的差異, 難免有時互生誤解, 卻因共同的人生願景而比較能彼此包容
困境最終不是用來困住我們, 意義在於瀝淨生命的殘渣雜質, 從小就聽取年長基督徒常引用的舊約經句如下:
<<【耶四十八11】「“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裡,也未曾被擄去。因此,他的原味尚存,香氣未變。」
這是很美麗的表像,是取材於葡萄園的工作情況。在摩押的山地,許多農人辛勞已久,現在將葡萄釀酒,必須在器皿調勻要,並且倒在另外器皿,這樣才可保持酒液完好。但是現在摩押卻在安逸之中,不願變動,結果酒液會多沉澱雜質,且令凝固不化。
神對待我們的方法也是如此,我們的流動大,從這城到那城,環境轉變,教會也更換。常常變動究竟有什麼好處?神又為什麼容我們在艱難的境遇中?這都因為神在製作生命的甘漿。我們必須從這器皿倒在另外的器皿,不然那汁漿會凝固起來就無用了,生命中的變遷,你不要在意或懼怕,神不會讓那珍貴的汁漿任意灑在地上的,連一滴也不會,祂在整個的工作中必十分謹慎從事的。
或許在多有變動中會使我們情緒受到影響,我們不會有同樣的感受,換來換去,就不會那麼喜樂與平安,我們輕柔地來處理沉重的心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過去,但是這會過去的,不然恐怕我們會自己高傲起來。
──邁爾《珍貴的片刻》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4Jer/24GT48.htm>>
葡萄+紫晶<義式夜難眠 於 2012/08/15 21:32回覆 - 5樓. Reed2012/07/27 04:03都說為母則強
那位帶著孩子燒炭自殺的前醫師娘, 肯定有不為人知的苦衷!
年輕時也曾經不只一次獨自開車到海邊,想要一了百了,
想到上有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一雙幼小兒女,
只有帶著哭腫的雙眼,乖乖回到現實生活中....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八旬阿嬤【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深表同意
依照亞洲社會文化講命理的風俗, 若配偶英年早逝, 評論鰥夫寡婦命運的說法很苛刻
我猜不無可能, 有人說了命硬剋夫的風涼話, 而令遺孀自責
有位朋友說過, 要不是為了兩個寶貝兒子, 早想離婚, 她老公沒外遇, 也盡責養家
婚姻的難處通常不是出在客觀條件, 往往來自兩家族內外在傳統之間的扞格
葡萄+紫晶<義式夜難眠 於 2012/07/28 22:22回覆 - 4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2/07/12 06:27向偉大的母親致敬
文中最後一段感人肺腑
不識字的母親堅強刻苦,把兒女帶大,真不容易
向偉大的母親致敬
- 3樓.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2012/07/12 05:04哈哈
看到樓下『天路』姐妹的回應,
讓我不禁哈哈大笑:
我也有懼高症,哪天蒙主寵召升天,
希望上帝也別忘了給我準備一份眼罩。文章裡那位韓國姐妹Cindy,
有個堅毅不畏逆境的好母親!
那位台大醫科的醫生過世後,
妻子帶著孩子燒炭自殺,
真是令人難過。
- 2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2/07/10 00:13串連
我嚴重懼高,天生的。
每次到訪觀光景點,只要是登高,都是被人拖強拉而上,
想捯有一日若被提,天父應該為我預備眼罩吧?
生活,生命往往因著外力,外需而強大,
想到我的母親為我靠主而活的日子,
也還是能體諒隨先夫而去的孀婦,
生命的韌性,主權若緊握在自己手上,或定意阻絕外援,
永死,是不願見卻必然的結局。
欣然見妳出現,還發了新文,
問安,我的姊妹!!
天路想必唱過兒童詩歌: [有主在我船裡, 我就不怕風浪]
活著被提真是莫大的祝福, 主耶穌再來時, 歡天喜地都來不及, 到時候妳一定喜樂至極而忘卻懼高
因為只從校友那聽聞這醫生小家庭的悲劇, 並不清楚細節, 究竟是喪偶後愛得太深而隨夫奔赴黃泉, 還是失去獨力扶養遺孤的鬥志, 都很難說, 旁人實在不忍苛求, 然而要以此為警惕, 若親友遭遇喪偶或其他至親之痛, 需要多方關懷, 聽過短短數月之內連續遭逢失去父母之痛者, 去接受心理諮商師的輔導, 基督徒彼此問候代禱, 是神生命同根生的聯繫, 多了一層大的保護網
活在人世往往面臨個人和人際身心靈的挑戰, 平安平靜的日子, 就很感謝主, Peace in Christ! Sister Claire
葡萄+紫晶<義式夜難眠 於 2012/07/12 23:22回覆 - 1樓. faith信心2012/07/08 18:39要很有膽~
換作我, 就沒辦法了~
妳前一篇的文章裡面可能誤植了些語法, 所以無法按推薦,
我已重複點了很多遍, 情況都一樣, 所以跟妳報告一聲~
你不用氣餒, 聽過27歲妙齡女郎和三十出頭的年輕媽媽都跟我說
換做她, 不敢踩上去, 我當時真的因人多勢眾, 才壯了膽, 目不下視,
硬採了上去
也謝謝 faith信心熱心告知 [無法按推薦]的問題
為了實地測試, 自己點閱我的前文按推薦,
介面設計很有趣, 跳出一視窗, 問道 [你確定要推薦自己的文章嗎?]
真的很少,記得之前頂多一兩次 [毛遂自薦寒舍的貼文], 但發揮實驗精神,
當然按確定, 結果推薦成功, 所以猜想可能跟瀏覽器有關, 前文用I.E. 讀, 下方附圖沒出現, 格友的回應也自動消失, 但用Firefox 或 Google Chrome 都沒這問題
葡萄+紫晶<義式夜難眠 於 2012/07/09 20:0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