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腦比天闊
2013/02/19 07:30
瀏覽1,18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腦比天闊
沈政男

先讀一首詩,美國天才女詩人狄瑾蓀(Emily Dickinson)的作品。

The Brain—is wider than the Sky—

The Brain — is wider than the Sky —
For — put them side by side —
The one the other will contain
With ease — and You — beside —

The Brain is deeper than the sea —
For — hold them — Blue to Blue —
The one the other will absorb —
As Sponges — Buckets — do —

The Brain is just the weight of God —
For — Heft them — Pound for Pound —
And they will differ — if they do —
As Syllable from Sound —

若要看中文翻譯,底下有,我翻的。寫詩的人看一下什麼是好詩。詩要有思想,不是只有譬喻、意象、抒情。

《腦比天闊》

頭腦,比天空遼闊
因為,把它們放在一起
一個能包含另一個
輕易,而且還能容納你

頭腦比海洋深邃
因為,裝載他們,藍色對藍色
一個能吸納另一個
像海綿,與水桶那樣

頭腦正是上帝的重量
因為,秤起他們,一磅換一磅
他們將不一樣,如果有的話
就像音節不同於聲音

美國與歐盟最近都宣布了解讀人腦的科學計畫,預計在下一個十年畫出人腦地圖,破解意識之謎,讓我想到了這首詩。

美國的計劃叫「人腦活動地圖計劃」( The Brain Activity Map ),歐巴馬政府預計每年投資三億美金,解析大腦運作機制到細胞甚至分子層次,這計劃若成功,不僅有助於了解神經與精神疾病,例如阿茲海默、巴金森、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等的致病機轉,也能帶來龐大經濟效益。這計劃被拿來與人體基因圖譜相比擬,專家估計,投資在基因圖譜的每一塊錢,回收了一百四十元的經濟效益!

歐盟的計劃是「人腦計劃」(The Human Brain Project ),由八十幾個組織的兩百位專家組成,總部設在瑞士,預算有十六億歐元,試圖畫出腦細胞的連結圖像,瞭解人類情緒、思想與意識的由來,並以超級電腦模仿之。

企圖宏大的科學計畫,非常振奮人心;不一定會成功,因為人腦太過複雜,比解讀基因圖譜困難太多,但必須這麼做,集眾人之力。

當代科學雖然這麼進步,對於人腦的了解,還侷限於解剖學的靜態分析,而且是遠距的、霧裡看花的,就像從外太空看地球一樣;而對頭殼裡頭發生的事情,一千億個腦神經細胞如何集體運作,產生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內容,只有稀少的資料、膚淺的臆測。

人腦是科學探索的最後處女地,也可能是科學理論的新大陸。

意識怎麼產生?人為什麼有知覺與思考能力?目前的物理化學知識能解釋意識嗎?抑或需要新的物理學理論?

精神科學領域需要另一個牛頓,像創世的第一道光,照亮漫漫長夜。

但未來十年,心理學的牛頓會出現嗎?

我都勸數理資優的年輕人,不要去讀數學或物理了,搞不出什麼名堂的,腦科學才是新大陸,更大的大陸。

腦比天闊,腦是上帝的重量。

人腦與上帝的差別,就像音節與聲音之不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文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