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到台北開會,順道在一個晚上吃了四攤米其林必比登美食。
1.豬肝榮仔。位在寧夏夜市攤位前段,晚上六點半開始營業,不要太早去。就賣豬肝湯、豬肚湯與兩者的綜合湯。滋味如何?豬肝切成小塊,似乎有裹粉;豬肚有燉爛;湯頭還不錯;整體而言是不錯吃的內臟湯,但談不上驚豔。這家另外有賣肉粽,但明顯不及格。
2.陳董藥燉排骨。位在饒河街夜市廟口與攤位中段各有一家分店,除了藥燉排骨,也有藥燉羊肉,這類攤位在台北新北夜市很多,似乎頗受台北人歡迎,可能是體質比較虛,常得進補之故。滋味如何?湯頭甜過頭了,剛吃有些膩人,還好越吃越能適應,不至於喝不完;排骨燉到沒什麼肉味,必須沾豆瓣醬來吃;整體而言只是很普通的藥燉排骨。
3.施老闆麻辣鴨血臭豆腐。位在饒河街攤位中段,就賣麻辣鴨血與麻辣臭豆腐,也有炸臭豆腐。這家特點在於湯頭清淡甘美,不像其他麻辣鴨血臭豆腐把一鍋湯弄得又鹹又辣。確實不錯。
4.福州世祖胡椒餅。位在饒河街攤位最前頭,靠廟口那側。這家介紹過很多次了,如果你還是不想吃,那我也沒辦法了。小魔女對食物興趣不大,要讓她說出好吃兩字,比讓苦瓜臉公主發笑還難,但這攤竟然讓她主動多買了一顆。
--------------------------------------------------
必比登是法語,big gourmet,大美食家之意。
米其林美食指南跟米其林輪胎,有什麼關係?就是同一家米其林啊!開車旅遊,到了景點,接下來就是吃美食了。
請問,米其林輪胎有什麼特點?跟馬牌、固特異,有什麼差別?
講不出來了吧。如果你無法分辨上述輪胎差別,你也不會知道米其林美食指南何以成為世界美食聖經,才會在那邊講什麼西方東方口味不同,什麼好不好吃因人而異之類的外行話。
也可以拿寫文章來比擬。寫手看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不只是看能不能打動人,也會看,重點來了,「我寫不寫得出來」,這叫技術層面評價,而非因心情而定的喜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