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分黨派的立法委員,他們終於能一心的坐在一起,透過媒體,向國人表示引起的「九A立委」風暴,決議「共體時艱」,揮刀自砍十二項立委辦公事務費用預算,總計刪減金額多達9,700萬元,平均每人每年將少領86萬元。
難得朝野立委齊心的決定刪除「自肥」,表現的同心外,我想他們心裡可能也有共同的不滿!對此事的導火線,即是經濟問題,沒有經濟問題,國富民強,那有人管到這些「小事」!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競選時,向對手喊出的一句「經典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這句話點出那時的美國問題,有效反制對手,克林頓後來在整治經濟上是有成效的,雖然鬧出風花雪月,卸任至今,仍然相當活躍,
談到這裡,令人想到這一陣子,從油電雙漲帶動物價上揚,人民要面對漲價,收入較少的勞工,要漲(加)一顆茶葉蛋(比喻)的基本工資調增,而不可得,政府小氣?
行之數十年的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慰勞金,用了大筆政府預算,法令又不明確,為了節省政府赤字而「刪掉」,刪了之後,多出的百餘億做什麼,政府不知道!政府還是小氣?
立委的津貼風暴,必需出來「自宮」,東減西減,還真刪出一些數目,立委諸公較敢講話,為了視聽,表面上配合,心裡一定很不爽,他們更清楚,行(取)之有年的事,現在被拿走,只有一個原因,政府的赤字與共體時艱!
我想立委心裏會更生氣了,雖然他們常掌握法案審理權,但要有好的振興經濟的方案送進來!經濟會出問題,早早有人預警,當家(權)的怎沒發現?
經濟問題傷了勞工、軍公教、立委、當然也傷了政府官員的特支費,還有馬英九總統的國務機要費;然而這些問題的本質,終究只有一句話,人民、勞工、軍公教、立委、官員、總統等,面對「現況」,只有一個共通點,即是經濟出問題了,開始用放大鏡檢討所有人的所得!只是頭痛醫頭,還有不少國營的肥貓、公民營不當的支出,哪能一一及時查出或刪減,在比較心態下,人民必然更怒!
大家都知道經濟出了問題,才會開始斤斤計較一些開支與津貼,人民與政府的對立,其實是有答案,那即是如何解決出問題的本源,除了全球性的不景氣,政府其實還可以做的更多!
解決問題,只能用克林頓的那句話,「笨蛋,問題在經濟」,可是面對「無感」,再不改變,不久,必然有人要說,「笨蛋,問題在馬英九」!?....因為到現在,政府還只會在省錢上出力,不知怎麼賺錢,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案,破除「保一總隊」之恥,沒人知道,沒人有把握!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rt8882012/11/03 17:54笨蛋,問題在公平合理 !
經濟再不好,該給的還是得給!經濟再好,不該給的還是不能給!這是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問題,用經濟好壞的角度來看,只會模糊事件的本質。像退休人員慰問金這種已經不合時宜的補貼,經濟好時更不需要給! - 5樓. u85429232012/11/03 11:42182億不是多出來,是不用再舉債這些錢
2012年 02月20日 【唐鎮宇╱台北報導】
銓敘部統計發現,截至去年底止,全國公務員人數達三十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三人,較前年增加三千二百一十七人,創七年來新高; 我國二○一○年的人事費用達一兆一千四百十九億元,佔中央政府總預算百分之六十六。
銓敘部解釋,公務員人數持續增加,是受國營事業招考及部分縣市升格成直轄市後員額擴增影響,行政院組織改造是否會減少人數,有待觀察。學者說,人事費用佔各國高比率預算,「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政府應檢討人力分配合理性。公務員破34.3萬人 7年來新高
==========================
每年人事費用佔了政府預算66%.....導致這幾年來政府還要每年舉債2000~3000億
今年政府預算準備再舉債3000億
而退休慰問金182億並不是多出來的,是少舉債的
- 4樓. 陳昭2012/11/03 01:44負擔不起
不管台灣經濟如何發達, 除非挖到石油, 否則國家一定無法負擔台灣軍公教的退撫制度!!!
- 3樓. å°p2012/11/02 22:30我知道,我有把握讓經濟上漲~~
讓國內經濟上漲很簡單,我知道,很多人都知道,但馬政府不知道,更不知道去用這些知道的人,所以變成全民都不知道,不知道政府要怎麼走~~~
- 2樓. joycelinlin愷悅2012/11/02 13:32讀後感
同意前面網友說:經濟好壞和民代"自肥"是兩件事。發現了"自肥"現象,就當修法補救。
談經濟開源,政府應已在努力想辦法了吧;觀光業就是其一反映。又想起前曾的回應文:
" 這樣說着無感和自求多福很喪氣啊!社會是一個整體,不免想:
經濟面是一般民衆最難了解的。所謂產業開發或陞級我們想都不懂想呢。從前臺灣在亞洲四小龍的煇煌應是電子業開發加上傳統塑膠紡織造船等製造業,以及拚命的一些中小企業如五金零件等吧?如今地球村大家都開發蓬勃,尚有什麼殊勝?太陽能綠能成本極高又有天然條件限制,生技研發成本高各國早在競賽了。昨天新聞看西班牙舉辦國際性中學生的綠能環保建築比賽。想起Discovery等頻道介紹過臺灣的綠能環保建築,有創意有經驗了,政府支持開發和專利,就好像從前支持電子業的開發,會怎樣呢?目前經濟拮困,開發它是不是比太陽能生技等更能有可期?臺灣的創意不錯,年青者創業也有膽色,科學自然生態人才應不少,環保建築也有些底子了,成本方面,若國際學生都能參賽,必是成本頗有彈性啊。搶創意和專利和低成本。
以上是讀文行空連想,儘管說說。 "?X?B: 數字 與 無感 = 人民自求多福.... - 老莊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tcchuan/6885799#ixzz2B2TbPknT
- 1樓. 舒塵軒客2012/11/02 12:10小事?
難得朝野立委齊心的決定刪除「自肥」,表現的同心外,我想他們心裡可能也有共同的不滿!對此事的導火線,即是經濟問題,沒有經濟問題,國富民強,那有人管到這些「小事」!
立委決定刪除自肥?!
立委自肥是小事?!
經濟好壞和民代自肥是兩碼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