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她驕傲的說:「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2014/10/03 09:23
瀏覽74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當年在美國西雅圖的小女孩彭蒙惠,為了履行對上帝的承諾,
在台灣落地生根60餘年,以傳福音、教音樂及教英語為職志,
她的一生緊緊地與這塊土地連在一起;她驕傲的說:「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辦公室門後有一張大海報,
《穿著Prada的惡魔》女主角梅莉史翠普彷彿是彭蒙惠的分身,
同樣都是影響力極大的女性,不同的是,彭蒙惠這位台灣「英語教母」
慈祥、活潑、親和力十足,88歲的她,不但依舊參與英語教材編撰、錄影錄音,
還全世界趴趴走, 帶合唱團到處宣教。
在台灣落地生根,要追溯到七十餘年前的一個承諾。

1938年,美國西雅圖的一個夏令營,
邀請了剛從中國回來的知名佈道家計志文牧師擔任講員;
他環視著眼前一張張稚嫩臉龐:
「在中國有上千萬的人沒聽過福音,誰願意去幫助他們?」
人群裡,12歲的女孩桃樂絲Doris高舉起手:

「我要去!」

旁邊的人只覺得她天真。
回家後,爸媽告誡她:「你既然答應了人家,將來可不能忘記自己的承諾。」

桃樂絲家裡有8個孩子,她排行第6,爸爸總是兼2份工作支應家計。

16歲,喜愛音樂的桃樂絲成為西雅圖青年樂團的一分子,負責演奏小喇叭。
當時紐約一家音樂學院提供兩個全額獎學金給西雅圖青年樂團,
桃樂絲被挑中,能夠去紐約接受正統的音樂學院教育。

但是,她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她的目標是聖經學院,這麼年輕的她,實在猶豫:
「到底是自己喜歡的音樂重要,還是能去中國幫助人重要?」

最終她放棄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傳福音、教音樂、教英文「這不是工作,是我的人生」
此後她的每一個決定,都會仔細斟酌是否與目標有所衝突,
她進了聖經學院,之後進入華盛頓大學,花了一年時間修遠東課程及學中文。

為了到中國宣教,桃樂絲申請加入「協同會」,很快得到了批准。

21歲,桃樂絲在西雅圖的碼頭搭上了貨輪,這一去可能就是6、7年,

在當年這可是一件大事。

媽媽在家裡哭到無法來碼頭送行,爸爸一邊對桃樂絲揮手,一邊大聲喊著:

「你如果後悔,隨時可以跳下船!」

6個星期後,貨輪抵達中國,

桃樂絲也有了中文名字──彭蒙惠,蒙受上帝的恩惠。

聽著彭蒙惠回憶70年前的往事,時間彷彿也悄悄停止在那個時刻。
當年在貨輪上的桃樂絲,憑藉的是一顆堅毅、想要幫助別人的心。
當時她並不知道迎接她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而她又能為這世界做些什麼?
連她自己也無法預料的是,她把大半歲月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
並創辦了影響台灣英語教學長達半世紀的《空中英語教室》,
成了眾人擁戴的「英語教母」。
不論是宣教、教音樂或是教英文,她影響了千千萬萬個台灣人。

當年彭蒙惠到了中國,最先遇上的卻是戰火。
從一個地方逃難到另一個地方,最遠到了甘肅,隆隆的砲彈聲就在耳邊,
人命似乎一點都不值錢。

宣教士們決定撤退到香港;

香港路德會派來專機,當飛機沿著跑道起飛時,共軍已經朝機場掃射。
1951年,
宣教士們有些回國,
有些去了日本,
彭蒙惠打定主意要和中國人在一起,與另一對宣教士夫婦同行,
到了「福爾摩沙(台灣)」。
離港赴台前,父親過世的噩耗傳來,媽媽在電報中要她繼續往前走。

到了台灣,
彭蒙惠選擇了花蓮這片被遺忘的荒土落腳;
沒多久,媽媽過世的噩耗也傳來,彭蒙惠雖然心痛,仍堅守她與上帝的約定,
繼續走下去。

關關難過關關過
《空中英語教室》育才無數 金髮碧眼的彭蒙惠初入山區,原住民大感驚奇。
一天晚上睡夢中,她被細微聲音吵醒,一群人拿著火把圍在她身邊,
就是為了看她睡覺的樣子。

她在玉山神學院教音樂,在附近成立了一個小小的教會,並組織合唱團,
有空就到各地演唱。
當時台灣有900萬人,只有1%是基督教徒,
彭蒙惠發現,如果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去傳福音實在太慢了。

她注意到每個人家裡都有收音機,播出時間一到大家都擠在收音機旁,
她靈機一動,在眾人質疑下寫信給中廣,出乎意料的順利,她有了自己的節目,
內容包含唱歌、短劇、講道等等。
彭蒙惠回憶,現場錄音有很多突發狀況,一有人遲到,她只能猛吹小喇叭撐場;
於是籌錢買了錄音設備,在家裡狹小的空間裡擠在一塊錄音,熱得受不了,
一夥人就往院子裡的小池子跳,涼快一下。
廣播節目愈做愈多,彭蒙惠從花蓮搬到台中再到台北,並創立了救世傳播協會。

當時,工作夥伴有14個人,每個月靠的是來自美國母會的120美元補助,
但廣播節目光是播出費一分鐘就要9美元,捉襟見肘是習以為常的事。
靠著不少貴人相助,以及夥伴們晚上兼差、變賣私人物品,得以關關難過關關過;
甚至,
當年爸爸靠著幫人修車換來給她的薩克斯風,是她珍藏了30幾年的唯一紀念品,
她也只能捨棄。
美國政府知道她中文說得好,想聘請她去越南做有關中國人的聯繫工作,
月薪2000美元。
2000美元!
能為廣播團做多少事!但是她彷彿聽到上帝的聲音:「我不需要你去為我賺錢!」
她毅然拒絕了高薪工作。

捨棄愛情不遺憾「我現在是所有人的媽媽了!」
當時台灣還是個英語並不普遍的年代,雞同鴨講的狀況常常上演。
彭蒙惠感受到台灣人在英語上的需要,在林語堂的鼓勵下,
決定做一個英語教學的廣播節目。

《空中英語教室》
在六二年正式對外發聲,從此成為許多莘莘學子生活的一部分,
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都是彭蒙惠的學生。
台中市長胡志強也曾表示,念中學時有一次發生地震,隔壁的外籍太太嚇壞了,
一臉驚恐的跑來找他求救,緊張之下他卻一句也聽不懂;
這件事使他大受刺激,從此發憤學英語,《空中英語教室》成了他走入外交圈的推手。

彭蒙惠為了信念,放棄了愛情與婚姻,至今沒有後悔。
來台在花蓮的第3年,彭蒙惠認識了門諾慈善醫護小組的醫生羅以,很快墜入愛河;
1年後,羅以向她求婚,希望她一同回美國定居。
彭蒙惠明白,已經28歲了,再不結婚恐怕沒有機會,回到美國也可以和親人團聚;

但是,她和上帝有約,必須留在台灣,不能半途而廢。

羅以離開時,她沒有去機場送行,只是看著飛機離去,默默流淚。

談到這裡,她說:「你知道嗎?我真的好喜歡小孩子,我想生很多很多小孩。
但宣教是一個夜以繼日的工作,若我要做這些事,也不能當個好母親。

不過沒有關係,我現在是所有人的媽媽了。」

回憶起在台灣一路走來的苦日子,
彭蒙惠說:「擔擔麵3塊錢、排骨麵5塊錢,當時沒有什麼錢,只要活著就好了,
有錢也不一定快樂。」

開辦《空中英語教室》後,一樣是想幫助學英文的人,而不是想賺錢。
隨著《空中英語教室》大放異彩,「為什麼不開補習班?英語幼稚園也很好賺啊!」
總經理洪善群曾多次與彭蒙惠溝通,但她不願意把心力放在賺錢上。
即使當時全球最大語言集團ELS來台,
經過市調後積極與《空中英語教室》尋求合作,希望以加盟方式設立連鎖補習班,
彭蒙惠也不為所動,她把ELS介紹給當時剛創立的「科見美語」,
並退居幕後協助兩方合作。

八十八歲的大孩子「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這幾年,坊間英語補習班充斥,網路線上英語教學發達,英語教學市場競爭激烈,
但台灣人留學的少了,對中國的貿易取代了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英語市場的需求逐年減退,讓《空中英語教室》面臨新一波的經營難題,
彭蒙惠還是孜孜不倦地投注心力在工作上,不輕言退休。

談到台灣人學英語,彭蒙惠對於考試導向不以為然:
「不是你背多少,而是你會用多少!」她提到台灣人怕丟臉不敢講英文,
開口就怕文法錯,「誰在乎你的文法對不對,我只要知道你在說什麼就夠了!」
她也強調,學語言不需要天分。
就像學鋼琴一樣,大家都可以學,不一定要變成鋼琴家,一輩子都可以彈、可以用。
至於台灣,這個她住了60年的地方:

「台灣雖然很小,若是能變成一顆鑽石,就能夠閃亮全世界」。

問她傳福音、教音樂、教英文這3個工作最喜歡哪一樣?她蹙了蹙眉:
「對我而言,這不是工作,而是我的人生。」

彭蒙惠88歲了,一點也不像個老太太,卻像個大孩子。

眼珠子咕嚕咕嚕轉,說話快,性子也急,熱情又真誠,只要一接近她,
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愛。一談起她最愛的潛水,她立刻轉過頭去興奮地打開電腦,

「我要給你看那些魚的照片!」

旁人很難不感染她的樂觀。
「上帝知道什麼對我最好。我已經88歲了,我的幾個兄弟都在天堂了,
我為什麼還在這裡?
因為上帝要我繼續工作,哪一天他讓我退休,我就可以真正的休息了。」
她做出兩手一攤、閉上眼睛的模樣,開心的笑著。

採訪結束,彭蒙惠邀請她的合唱團夥伴,一同唱了一首詩歌。
看著他們臉上開心的模樣,內心湧起了一股感動,瞬間明白音樂的力量撼動人心,
當年那位乘著貨輪從西雅圖出發的年輕女孩,
一步一腳印的完成了想要幫助別人的夢想,
放棄了愛情與婚姻,
她緊緊地與這塊土地連結在一起;
台灣退出聯合國,她在這裡,
921大地震,她也在這裡。
彭蒙惠驕傲的說:「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源自net
------------------------------------------
看完這篇,心中無名的感動及感恩她對台灣的付出
自己深感羞愧,也體會到是不是在台灣出生的台灣人,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我是否用心來愛這片土地及土地上生活的人
sunnyjerry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來自net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