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公職 才有飯吃嗎?
妳知不知道 台灣有多少考上高考、特考的人 前幾年都有遠大的理想 幾年之後 熟識了門道 為了保住這一份鐵飯碗 喪盡天良 無惡不做 盡數成為政黨 與 財團的劊子手 ?還理直氣壯大言不慚的公諸社會大眾他們是「國家考試及格」的公職人員
這一篇 http://blog.udn.com/sunja6699/2094506 背後的券商 除了董事會 就算總經理與 2 位顧問的階級最高 除了黃藥師 另 2 位是任職滿 6 年 由法官與檢察官轉任的律師 都是台大畢業 很有社會地位 ... 嘿嘿 那又怎麼樣?不可一世的自以為是 殊不知隔行如隔山 當時 9300 多點 我雖然已經離職了 還是跟他們說「大盤漲完了」他們還是不信的照樣我行我素 ... 事隔一年後 才聽說他 2 人的下場 ~ 其中一人聽說宣告破產 名下不得有財產 卻依然豪宅、名車、美食 另一人募得近上億資金 不堪一波行情腰斬再腰斬 也算用盡資源一輩子玩完了 ( 此 2 人的後段事實 轉述自一位律師 )
他 2 人的下場 算好的啦 ... 轉述這段事實的律師 她先生也是任職滿 6 年 由法官轉任的律師 知道他的下場嗎?... 中華民國退職的法官成通緝犯 逃到大陸當校長 ( 15 年期限不得回台灣 ) 這位律師一生平步青雲 大三就考上書記官 好勝不服輸的個性 承受不住房子被查封的種種打擊 到頭來只會埋怨沒有一個好娘家的背景支撐 精神失控幾近分裂的 逼得自己親生媽媽肝昏迷不支倒地 3 個月後撒手人寰 ... 這就是桃花島看到的台灣公職
終歸這一句 ~ 「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司法體係的「制度」出了問題 → 「任職滿 6 年 可以由法官與檢察官轉任律師」這一方便門 造成這些司法公職 在其位時無不盡其所能替自己 6 年後鋪路 最後的下場 抵不過政黨與財團權力、慾望的誘惑 ... 上述 當時券商的董事長就是「梁胖子」 也就是與ㄚ扁時期授與國家勳章的陳哲南 糾葛不清的故事主人翁 梁胖子當時讓我測字 ~ 「三多」?我只回答他說「不好 」「 要用這個三、就不要用這個多」「合成 一歹歹 雙頭馬車 會傷兩個頭」...事後 梁胖子算跑得快 將公司賣給東隆五金 果然一年不到 就聽說范芳源與范芳魁兩兄弟出了事
這一段不曾聊到 今天卻聊開了是希望讓大家清楚明白 曾經發生在黃藥師周遭的事實 唯有經歷種種不合理的魔、考在「定靜安慮」下才做得到「在塵離塵 合而不流」 放下二字 不是自欺欺人的掛在嘴巴說說 真的做得到「過而不沾」就根本沒拿起過 又哪裡有什麼東西需要放?
日前一則新聞 ~ 高雄的 2 位檢察官 ( 一男一女 ) 被記者跟拍其 2 人到旅館開房間 男檢察官還踹記者一腳 ... 邱毅轉述得更貼切 ~ 「這 2 位都已婚的偷情檢察官 回到地檢署 還一樣高高在上的審理案子 可笑的是 審的還是人家外遇的案子 你說可不可笑?」是啊 大不了 6 年期滿 這一男一女直接轉任律師 你能奈他何?
另一則新聞 ~ 聯電曹興誠 的案子 外行人都看得出曹董「落綏」被檢察官修理 連這種電子公司大老闆都擺脫不了 更何況是市井小民?... 「網路一條龍 社會一條虫」 因為 自卑 逃避 只好上網尋求不花錢的情緒舒發管道者 比比皆是 ... 這就是 7 年後桃花島願意從「降龍一八掌」做起 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只要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 要論「金融專業」連台大畢業的法官、檢察官都還差一大截 離開 udn 後真的會找不到人問 老頑童的學生中 最高學歷的不是台大 而是美國阿肯薩州教育學的碩士 ( 幾年沒聯絡了 她應該已經在印地安那州修完博士學分 ~ 商總 張理事長的外甥女 )
「部落格的經營換不了錢 考上了公職 才有飯吃嗎?」... 希望大家明白一個事實 考上了甚至退休了 金融理財是 e 世代當今社會 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 人的一生如果做任何事 都算計著 ~ 錢 那只會被錢支配 患得患失的庸碌一生
進得了桃花島的就好好學 移動平均線這一堂課 老頑童還沒看過或聽過講得好的 10 多年前 全台灣還沒有人會改參數 死守著 6、12、24、72、144、288 不知變通 一堆人為反對而反對 表面上攻擊中傷放冷箭 背地裡乖乖的改參數 這就叫心胸狹隘的人性 ~ 見不得人好 死要面子好勝的下場 不是害死自己就是逼死親人 不要說妳不會 抗壓性不足的 碰到了才知道斤兩 這就是疾風知勁草 說得容易 怎堪一個勁盪了得?
- 3樓. 紅塵‧一曲卍2010/04/10 19:45美人吟 ﹝李玲玉﹞ 孝庄秘史片尾曲
蓝蓝的白云天 悠悠水边柳
玉手扬鞭马儿走 月上柳梢头
红红的美人脸 淡淡柳眉愁
飞针走线荷包绣 相思在心头风儿清水长流 哥哥天边走
自古美女爱英雄 一诺千金到尽头
风声紧雷声吼 妹妹苦争斗
自古红颜多薄命 玉碎瓦全到西楼 - 2樓. 紅塵‧一曲卍2010/04/10 13:34融資沒有大減 ( 急速減肥 ) 多單才不用擔心大幅回檔
現階段 的重點在 資券與量 所以 量一定要增 才能做換手盤 量一增 資一定跟著增 換手才會成功 這是現階段必須這樣 但 不是每一次都這樣 妳的貼文說的是 大增 ...所以 跟換手的觀念抵觸 ㄚ紫真會挖東西 好吧 誰叫妳是ㄚ紫 大哥再給妳一個方向 ( 這堂課已經多年不傳的 )資券 各有 3 種現象 ( 一共 6 種 ) 但資券 不是只論增減 或 資券比 或 資量百分比 可以研究得通的 .... 價 資 券 三者必須一起論 才會有答案 2 的 3 次方應該是 8 種 但有 4 種可以歸類成 2 種 這就是之前跟妳說的 ~ 不要太在意 資券 小幅度的增減 因為 小幅度的增或減意思一樣 不影響後市判斷 所以 資券 與 量 並無絕對的關係 有關的是 ~ 價 若不是換手要量 就根本扯不上關係 懂嗎 ?
要不是妳攻這一環 大哥還真不想這麼早告訴妳 自己要先腦力激盪 給妳方向囉 不可以想問就問 好嗎 ? ㄚ紫 懂是不夠的 東西還是我的 要自己領悟才會變妳自己的
資券能分析到妳這樣 已經很不容易囉 記住一点 不要太在意 「小幅度的增減」加強 成交量 去搭配資券 也可以獨樹一格走出一片天 將來聊到成交量時 妳就會有答案 先強化移動平均線 對妳的幫助會很大 學成之後以平均線為主 量資券為輔 用的好就可以上華山論劍嚕
- 1樓. 紅塵‧一曲卍2010/04/10 12:37ㄚ紫拍錯造型了啦
大家要看的是 ~ 小啾寶 釀 才叫裝可愛啦 ... 哈哈
冷豔 要能像「陳好」將ㄚ紫的角色詮釋得這麼好 也不容易啊 雖然 環境造成她的「價值觀定位」與常人不同 即便刁蠻一生總也能及時回頭 就像移動平均線一樣 偶爾乖離太大 卻也能自己拉回到均線附近維持著一種「常態」 而不是一錯再錯的一層不變 只想讓平均線向她扣抵 幾乎要全世界向她低頭 這樣就錯的離譜囉 所以 ㄚ紫雖然刁蠻 貪玩 冥頑不靈 卻一直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尤其是在關鍵時刻 懂得拉下身段 就算自私如她 卻也識大體 不會一意孤行 死不認錯 http://blog.udn.com/sunja6699/2720412
時下的女孩普遍學東西只學半套 電視電影這麼演 小說編劇這麼寫 就光挑自己喜歡的去學 去做 去要求別人 還振振有辭大言不慚的說「我也要像女主角那樣」從來不考慮自己「周邊的附加條件」夠不夠資格這麼去爭取 看看第 4 台名嘴 作家 小咖明星裝大牌 ... 個個如此 拉不回老祖先的傳統思維 她們又能裝多久撐多久 而不被考驗立久不衰?
台灣應該不容易找到像ㄚ朱這樣 觀念傳統又不失俏皮、婉約的女孩 10 萬個看有沒有一個?如果有 ~ 喬峰就不必管金庸怎麼寫 自己就改寫天龍八部的劇本 讓ㄚ朱長命百歲 奔馳大漠一世無爭 ... 條件是「經濟獨立人格才能獨立」所以囉 大啾寶想太多嚕 ~ 紮馬步吧 哈哈
ㄚ紫真可愛 這麼可愛的小毛頭 竟然有一個女兒這麼大了 哈哈 仔細看一下妳的照片區 原來ㄚ紫是單親媽媽 嗯 加油 大哥會一直幫妳打氣的
融資 不要去管是法人 中實戶 散戶 ... 都會反映在成交量上 ... 學東西不要綁手綁腳的 抓住竅門一路攻上去 才不會劃地自限
紅塵‧一曲卍 於 2010/04/10 12:42回覆一、換手量而非完全倒貨量...
換手盤有 2 種模式 ~ 盤中振盪換手 與 區間振盪換手 不論哪一種 換手盤 唯一不變的是 成交量宜溫不宜爆 盤中振盪換手必須拉尾盤表態 ( 或 隔日先行止跌 ) ... 區間振幅換手 至少需要 一兩週才能以盤代跌 二者條件同 不可一概而論 也不是 一跟黑棒就斷言的
二、上引線遠超過下引線時,多少會令做多的投資人擔心...
不論上下引線 也不必管 K 棒紅黑 或 實體長短 ( 70 點以上實體 可另當別論 ) ... 記住一句竅門 ~ 收在線上與否才是重點 ... 線是什麼 ? 不是切線 就是 均線 問題關鍵在於 妳所切的線 是否硬度夠強 ? 妳所設的均線 是否有效 ? 從這裡切入技術線型才是真功夫 否則人云亦云 或 套裝解說自圓其說 會經不起考驗 http://blog.udn.com/sunja6699/2948764
三、黑 K 棒的實體長度沒有完全填補前一個多空缺口 ...
原本單純的缺口理論 碰上台股淺碟式的不理性就必須修正缺口觀念 http://blog.udn.com/sunja6699/2948798 先記住一點 ~ 同一個漲升過程中的缺口 不必當它是缺口 只需視同長紅便可 補不補都不影響趨勢
這一篇傾向技術線型 可議之處甚多 ... 第 4 台 解盤最忌諱主觀認定在先 落筆會變得套裝 自說自話 拿每一科目的環節套裝進去 聽起來很專業 卻每一環都沒切入重點 聽不懂的散戶 聽其言會以為很專業 在行家眼裡 這種分析師反而自暴其短 懵中一次就以為自己全懂 還有待加強啦 http://blog.udn.com/sunja6699/2949055
昨日大盤 從開盤起 摩根的跌幅就一直大於台指期 這一點 盯盤的人早該要具備的警覺性 .... 注意這方面 才叫不預設立場 ~ 跟著盤走 ( 跟市場方向 不是跟著追價 )
紅塵‧一曲卍 於 2010/04/10 12: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