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2014/02/17 22:42
瀏覽15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哇哇哇...
這天有一小生命誕生了,這小生命的到來也開啟她人生中每個階段可能所遭遇的事物,直到他生命終結的來臨。
究竟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一個小生命的到來,也開啟了這兩學說爭端的開始。
支持人性本善的以古代之孟子為代表。他主張人與生俱來就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及是非之心。他認為惻隱之心是仁,羞惡之心是義,辭讓之心禮,是非之心智;故稱之「四端」。
孟子認為後天的環境是造成人的行為偏差,所以要加強保持其本性,應該加強教育來教導,改善環境來導引人們,從生活中來形成。
主張人性本惡的以荀子為代表。荀子主張人其自然的本性或天生即與動物是相同的,人的本性生來本是順著自己的慾望去行使的,跟動物是相同的。人之所以有"善"是靠後天環境學習和努力而得來。

人性本善?
人性本惡?
這個問題爭論了五千年至今也沒個定論。最近有一則新聞指出耶魯大學花8年的時間對嬰兒進行實驗,結果發現6個月大的小孩,能分辨這善與惡。其新聞內文如下:
耶魯大學花了8年時間,利用兔子玩偶對嬰兒進行實驗,發現出生3個月的寶寶就能分辨善惡,6個月以上的寶寶更能明確指出哪隻是好兔、哪隻是壞兔,還會拒絕壞蛋兔子玩偶送的餅乾。所以別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在他們小小心靈中,道德觀念已經相當成熟了呢!有人說嬰兒像張白紙,但這些無邪的大眼睛背後其實藏了許多還不會說的秘密。耶魯大學心理學專家韋恩:「嬰兒從很小開始,小腦袋裡就已經開始懂得很多事情。」
耶魯大學花了8年時間探索寶寶內心世界,發現人類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並非後天學習,而是與生俱來。
測試人員:「拉起簾子吧!」利用玩偶做實驗,讓Baby們觀賞這隻小老虎,試了好久但盒子怎麼也打不開,一旁的綠色善良兔來幫忙、但橘色壞蛋兔卻來搗亂,重覆演出好幾次後再來測試寶寶的反應。測試人員:「你喜歡哪一個啊?」測試人員:「梅根選擇了綠色的善良小兔!」真得很奇妙,因為接受測試的寶寶,有8成都不約而同伸手擁抱善良兔。更大一點的寶貝甚至已經會褒善貶惡,對壞兔兔進行懲罰!CNN:「諾娃,妳喜歡哪1個?」就連3個月大的Baby還不會伸手抓東西,已經會用眼神表達對善良兔的喜愛。
耶魯大學心理學專家韋恩:「這讓我們得出1個結論,人類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是與生俱來!」CNN主播:「這真是太驚人了!」不僅如此,壞人當前,嬰兒們還能做出犧牲,放棄壞蛋兔端出的2塊餅乾,選擇只吃善良兔的1塊餅乾,若1次給8塊餅乾,仍有3分之1能扺擋惡魔的誘惑。
研究結果讓人大開眼界,原來在嬰兒的天真外表下,內心也同樣善良可愛。

因此似乎證實了孟子的論點...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胡說八道
下一則: 紅豆麵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