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2018/05/07 15:31
瀏覽16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一團來到西敏寺,這個已經建立有近十個世紀歷史的教堂,也是英國一個很重要的教堂,凡是國王登基或去世安葬的地方。

為表示尊重,男士入內要脫帽,也不得攝影。出生台灣的導遊帶領我們入內參觀,以風趣的口吻解說幾個重點,對歷史和人物有多一些暸解。

我們入內參觀約一小時卻走過英國將近一千年的歷史。2017/9/1攝

西敏聖彼得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音譯為「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是一座位於倫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大型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國君主(從英格蘭、不列顛到大英國協時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點。曾在1546–1556年短暫成為主教座堂,現為王家勝跡。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傳說中西敏寺在Saberht國王(Sæberht of Essex)時期就已經建成,最初建在泰晤士河中的一個小島上。1045年至1065年間按照懺悔者愛德華的命令重建西敏寺。薩克遜王曾發誓要去朝聖,卻沒有信守諾言,教宗叫愛德華重建西敏寺贖罪。西敏寺最早是為本篤會教士而建的,於1065年12月28日完成。

1245年-1517年間西敏寺再次重建,第一階段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組織,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是在理查三世時期由建築師亨利·耶維爾(Henry Yevele)完成的。1503年亨利七世叫人建了一個禮拜堂。

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1534年西敏寺修院也被國王控制,並在1540年關閉。這段時期內原本給西敏寺的撥款都全部被轉移給聖保羅座堂。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西敏寺曾短暫地重開,但在1559年,伊莉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西敏寺。

1579年,伊莉莎白一世重開西敏寺,但規定由王室直接管理,並把建制從修道院改爲法政牧師團。 從此管理西敏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主任牧師(dean),而且由國王任命。直到19世紀,西敏寺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wiki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遊記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