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三個月有幾個和科技法律相關的新聞,很有意思的是有好幾個新聞標題都包含「劃下休止符」這樣的說法。仔細看過新聞的內容就瞭解,所謂的「劃下休止符」就是代表事情結束了。
舉例來說,臺北市政府法務局1月底表示,於權衡考量消費者最大利益下,決定對Google案判決定不提上訴,該新聞的標題是:「Google App鑑賞期爭議劃下休止符 北市府不提上訴」﹝1﹞。另外,微軟的Windows Messenger服務將在3月15日正式結束,該新聞的標題是:「再見,MSN! 3/15正式劃下休止符」﹝2﹞。還有,手機製造廠諾基亞﹝Nokia﹞與黑莓機製造廠RIM簽訂了專利授權協議,雙方所有的法律糾紛就此告一段落,該新聞的標題是:「商機仍很大,諾基亞、RIM專利戰劃下休止符」﹝3﹞。
其實,不僅僅在科技法律領域,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人們用「劃下休止符」來代表事情結束了。但是,這麼說有道理嗎?
既然「劃下休止符」是借用音樂作曲家的角度來形容其他事情,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國中音樂課本裡面的五線譜,然後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休止符是用在什麼地方?如果你想到了,那你應該已經知道為何「劃下休止符」不能代表結束。
如果你以前上音樂課是在鬼混,或是根本沒上過音樂課,這裡就簡單的說明一下。在樂譜上,休止符﹝rest﹞是用來標記音樂暫時停頓或靜止的記號。使用休止符是為了讓音樂靜止一小段時間,以便製造出音樂樂句中不同的情緒表達,休止符後面又會跟著一堆音符。換句話說,使用休止符是為了休息而不是為了結束。以下是四分休止符的表示法:
﹝4﹞
或許有人會好奇,如果休止符不是用來表示音樂的結束,那麼樂譜裡面拿什麼來代表音樂結束了?五線譜中通常是以終止線﹝bold double bar line,也就是兩條垂直的小節線,右邊的略粗於左邊的﹞來表示全曲的結束。以下是終止線的表示法:
﹝4﹞
經由以上的解釋,我們還能用「劃下休止符」來代表事情的結束嗎?
參考資料:
1. http://www.nownews.com/2013/01/28/11888-2897623.htm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musical_symbols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abcteddy2013/03/11 00:18休止符
博主大哥治學嚴謹,值得我學習。
以後就不會再誤用“休止符”一詞了。
謝謝! SJW 於 2013/03/14 12:07回覆 - 9樓. 嵐山2013/03/10 13:16No Way
休息一下而已拉~ 沒有永遠的休止符,只有占時的,短促地臨時的.....
嵐山(Blue Mt.) 敬上您的理解是正確的。 SJW 於 2013/03/14 12:06回覆 - 8樓. 多硯坊 (休)2013/03/05 11:40佩服
您對文字嚴謹的態度與深入的精神
令入佩服
個人認為以休止符來代表事情結束
在散文或新詩中還可接受
在報章標題或正式及官方文件中
實非常不宜
「劃下休止符」或許就是那些寫散文或新詩的人創造出來“害人”的。^^
SJW 於 2013/03/05 15:00回覆 - 7樓.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2013/03/05 10:40看到版主此文,
想起我最近在故宮買了一片關於漢字的流變DVD。
從裡面許多漢字的演變過程看來,
現行漢中國字相對昔日而言,
可說是早已”面目全非”,
有些甚至相去不可以道理計,
令人驚異連連!
雖然語言文字的演進常常是大江東去,一去不回,
中國現行簡體字有些是恢復中國古字的寫法,
(例如"书"乃中華民族對於"書"的昔日寫法堪稱著例)
是以國家的力量,
全力動用統治高權對當年的現狀(繁體字),
強行加以"移風易俗",
算是文化流變中,
較為特殊的罕見例外。
不過,
吾人還是強烈認為:
知其然(現狀),亦知其所以然(來龍去脈),
本身就是一種高級腦力活動,
滿足吾人進階求知的樂趣。
站在吾人自始至終的一貫想法,
深入探究文化、風俗、習慣現狀的來源演變過程,
(語言文字也算是文化風俗習慣的一支)
對於檢討現狀的合理性及合時代性深具意義。
胡適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
版主百忙之中抽空加以親自示範,
嚴謹的治學態度方法與不吝與我們分享的胸襟,
吾人至為欽佩與感激,
請版主多多大方分享,
感恩再感恩...非常認同您提到的:「知其然(現狀),亦知其所以然(來龍去脈),本身就是一種高級腦力活動,滿足吾人進階求知的樂趣」以及「深入探究文化、風俗、習慣現狀的來源演變過程…對於檢討現狀的合理性及合時代性深具意義。」
SJW 於 2013/03/05 14:55回覆 - 6樓. Sunny Tsai(催眠諮商師)2013/03/05 08:56休止符不休止
那麼,以後是不是該說:
劃下終止符。
Sunny Tsai,Certified Consulting Hypnotist執照催眠諮商師
Sage Hypno:3000 Hwy7, Suite 202,Markham, Ontario, Canada
Tel:(905)910-9859 website:www.sagehypno.com好啊,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如果我們都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身體力行,或許還有一點機會。
SJW 於 2013/03/05 14:49回覆 - 5樓. 凝鬱2013/03/05 06:28回過頭仔細想想,覺得版主觀察敏銳,能夠找到這樣妙的例子。
倒也實是令人佩服,就是挑剔,也算是挑剔的有憑有據的,毫不含糊。作為中文的共同使用者,我們其實是應該慶幸有這樣肯花精神細究的把關者的。大家鼓勵都來不及了,實在不應該對如此認真的挑剔者挑剔太多的。。。
上篇回應的言語,如有不敬之處,還請見諒。。
請別在意上篇回應文。我只是希望使用中文的人頭腦清楚,不要得過且過。我在國外看到很多英文和西班牙文移花接木的例子,探究它們也很好玩,但我懶得去提醒使用英文和西班牙文的人。
至於能不能“平反”,我們從小就用慣的詞彙很難改,也不需要了,但像「劃下休止符」這種出現不久的詞彙或許還有機會,但是如果大家都覺得無所謂,那就真的沒機會了。
SJW 於 2013/03/05 14:46回覆 - 4樓. 凝鬱2013/03/05 05:57咬文嚼"詞"可也,可是要想"平反"很難。。。
版主常視"離經叛道"為寇讎,替現代中文找碴把脈,用心良苦,然而此例似乎有點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了。
其實,如果真要如此計較,請問"結束"一詞,本來是用在衣冠領域的詞,(見此處三義)又是什麼時候經版主"認可"用作"停止"一意的呢?(同樣的,領袖又是什麼時候被當成"元首"的意思的呢?)
試想就算當初有人看到結束和領袖的用法時也像版主般想要振聾發聵,力挽狂瀾,勸大家不要不明究理地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恐怕也只能力有未逮,徒呼負負了。。。
我這個回應,班門弄斧,一口氣用了十幾個成語,如要細究起來,恐怕沒有一個用法是經得起版主仔細推敲的。(就如同出爾反爾,和逃(桃)之夭夭這兩個成語原意早失,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只要大家能看文生義,了解彼此要想表達的意思,語文根本的功能沒被打折扣,何曰不宜呢?孰曰不宜呢?
我並不反對隨著時代演進我們可以豐富並增加語文的詞彙,就像您提到的領袖是衣服最顯著的部分,用來代表領導人物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我很難接受不講道理的移花接木,張冠李戴﹝借用您提到的成語﹞。就好比如果當年有個天才看到領袖可以用來稱呼領導人,那麼「褲管」有個管字是不是也可以用來稱呼管理者?這個例子很誇張是吧,我覺得「劃下休止符」和這個例子一樣的誇張。
SJW 於 2013/03/05 14:39回覆 - 3樓. 路人Juno2013/03/05 02:24些應該歸"功"於台灣媒體下標題的記者編輯
謝謝版主分享一個我沒有仔細想過的觀察。
不過我想這些應該歸"功"於台灣媒體下標題的記者編輯,"肌肉男"或類似辭彙的出現是類似的現象。 Muslim網友說的也沒錯,如果媒體這樣用,讀者知道媒體這樣用的意義,也在自己的部落格或電子郵件裏類似用法,那麼這個辭彙就會變成中文的一部份。
中文裡面可以用來表達結束的用法有許多選擇,不曉得怎麼會跑出「劃下休止符」這個用法。別人怎麼用或怎麼理解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能理解,也堅持不這麼用。
SJW 於 2013/03/05 14:29回覆 - 2樓. VS Always2013/03/04 13:24to be continued
太有意思了, 從來沒有質疑過這個敍述, 像是約定俗成了. 細想下來, "休止符" 還真是 "to be continued"...
但在樂理上, 若能譯為"休符" 與 "止符" 來區分, 或許妥貼些.
已經約定俗成了嗎?希望還沒有。
若不是當年有位天才將樂譜上的rest記號翻譯成「休止符」,或許後來就不會有人望文生義的把它當成有終止的意思了。您提到的是一勞永逸的方式。
SJW 於 2013/03/05 14:25回覆 - 1樓. Muslim2013/03/04 12:44休止符,當然可以代表結束.
語言或文字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當大眾普遍認同"劃下休止符"代表結束了,或告一段落了,那它就有精確傳達意思的功能.
休止符雖源自於五線譜,卻不必全然引用其樂理上的意思.
是嗎?誰代表大眾?甚麼又是普遍認同? SJW 於 2013/03/04 13:1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