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洲山步道上 隱約露出石門水庫風光
樹葉把山水點出詩意 電線也來和琴絃
.
.
典型越嶺在石門
(3)溪洲山縱走
.
.
(一)引言
.
溪洲望石門 山高聳
石門瞰溪洲 山似龍
.
石門山的好漢坡 是登山的經典
溪洲山連峰縱走 是山岳的典型
.
.
(二)連峰縱走
群峰聚如拳 優岳之象徵
.
有上有下行山路 忽高忽低人生道
縮縮放放練肌肉 拉拉伸伸固筋骨
.
山似五指 不如山似拳頭
山似拳頭 不如山被掌握
山欲掌握 就得山徑走透
山徑走透 更要連峰縱走
.
山若掌握 能賞妙景絕色
看盡景色 身心無限快活
登山有樂 運動即能恆久
持續登山 自可體健長壽
一
.
(三)溪洲山
.
南起石門水庫
北至百吉隧道
連綿十公里
連接九座峰
.
體力耐力之磨練 登山樂趣全顯現
小型的連峰縱走 百岳的行前訓練
起起落落人生道 深深刻刻來體驗
輕輕鬆鬆的行程 半是運動半休閒
.
左是山水右鄉土 聖與俗的分界嶺
走在山脊似登仙 跨越龍脈若飛騰
登山起點十五處 四通八達樂於行
行程可長也可短 任君調配至盡興
.
溪洲山
依地理分成南北兩段
南段步道完善風景好
五峰之下連接五徑
上有主稜下有大道
是典型的拳頭山
完全掌握山美景
本文即以南段為縱走路線
一
.
(四)尋寶
.
導覽之前先來欣賞美景
並與走過的山友玩遊戲
請問下列景觀出自何地
也歡迎網友貼圖來相問
一
.
A形樹
.
B形樹
.
C形樹
.
N形樹
.
YV樹
.
溪洲山的天然大門
.
人頭岩
.
石雄風
.
子母樹
.
交融
.
山巨人
.
樹包容
.
樹交心
.
老幹新枝
.
老頑猴
.
雙姝妹
.
老者風範
.
心擁台灣島
.
老頑童
一
.
(五)地圖
.
溪洲山的部份空照圖(下方) 顯示其厚實的山體
由於水庫前後池的圍繞 塑造了溪洲山的俊與秀(圖片取自網路)
.
從石門水庫的槭林公園中眺望溪洲山
最能顯示溪洲山聚如拳的英姿 有如帝王
.
若從石門山看過來 溪洲山就像一條長龍
一直延伸到左側兩座尖尖的金面山與白石山
一
在地圖上 溪洲山就像天空劃下了八字的一撇
.
這是溪洲山南段步道圖 在主稜的北端與西側可以找到五條登山步道
構成了拳頭山的芻形
.
這就是形如拳頭的溪洲山南段芻形 按實際登山的面向擺放
拇指是主峰溪洲山 無名指是新溪洲山 其他三峰則未命名
這裡所介紹的是 從第一登山口上山 第五登山口下山 請對照參看
一
.
(六)導遊
.
以坪林收費站為起點 這裡停車方便 也設有公車站
八點鐘以前還可以免費停在園區內 遮蔭良好
.
收費站前約兩百公尺處 在右側攤販旁即是第三登山口
是所有登山口中人潮最多者
.
我們續走台四線公路 寬闊的馬路還可以三人並行
.
大約過了五百公尺
來到了第二登山口 是福山巖的舊登山口 路況稍差
這是其路口所樹立的步道手繪圖 模糊中像一幅仙境圖
.
再續行一百公尺 這裡才是真正的福山巖登山口
也是第一登山口 又稱福氣登山步道
馬路正對的是福山巖的牌樓 切記就是從這裡進入
.
起登就是木頭棧道 給人極佳的印象
其旁又有土地公保祐 更增加安全感
還有重要一點 這條步道很乾爽 下雨也影響不大
.
步道路況甚佳 大部份都已設置了木板 一路走來非常舒適
.
後半段坡度較陡 不過還未到石門山好漢坡的程度
.
待上頭出現亮光時 表示稜線已將至
.
赫然開朗 可稍事休息 這裡是四叉路口 得研究一下去向~
.
往左是溪洲山主峰 也即拇指峰
往前通水井土地公 登主峰下山時必須經過它
往右即是通往其他四峰
平常輕鬆走法是往右 四峰連走
若登主峰 下山就在此循原路下山
以上兩法都各須三小時
若五峰連走 就須四小時半 請自行斟酌
.
在此先探訪一下主峰
路旁有一棵三兄弟 意指此山適合三人同行
兩人閒聊 另一人可為師或捉影
.
後半段大都為岩石 路況良好
坡度類似石門山好漢坡 此段路適合上 不適合下
.
陡坡的盡頭就是一平台 可展望主峰以南及石門山
這顆巨石連接兩座山 底下懸空 是鎮山石 也是測膽石
.
接到主稜後左轉 道路寬闊 坡度平緩 不像登山 可以大搖大擺的走
.
走在溪洲山最高的稜線上 水庫就在右側
因林木過於茂盛 湖水只隱約露出一點 可用望遠鏡頭拉近
也可以用感覺去體會水庫的幽靜
.
步道約走十五分鐘 不知不覺就到了三角點 是三等的
休息設備也是很簡單 有人為它惋惜 我卻不然~
.
它比石門山高 又有龐大的身軀 名氣雖讓賢於它
但溪洲山志高卻不為名利 深深具有英雄氣慨
.
正北方瞭望台有一課桌椅 猶告訴我們 觀賞景物也是要做點功課的
.
由此處繼續往前 就是北段的路線 若時間許可 不妨走一小段
路況大致與南段差不多 還可以到下一站瞭望台 享受這段稜線
現循原步道回程 記得在方才的叉路上選擇直走 通過高壓電塔
一路斜坡 到達水井苗圃前的叉路時要右轉~
.
看到一座土地公 向著它走去就對了 路口常有野狗迎賓
不過都很溫和 不傷人 甚至不會理你
.
過了土地公 回望才知這裡也是地理絕佳處
與福山巖之前的土地公相稱 一南一北 固守這溪洲雄風
.
繼續前行五分鐘 就回到了之前的四叉路口
要下山的就可以順原路下去 續走稜線的就要左轉
.
走向食指峰的路上 雖有點坡度 但最難的都已走過
稜線上的高低起伏 只是增加路途的趣味感而已
.
這四座峰的路上 林木非常豐富 這裡一排樹 排列整齊
讓人驚訝是否山上也有人在栽種
.
到了食指峰的休息站 看到了起登點的福山巖廟 讓人飄飄欲仙
.
用高倍望遠拍攝 可以仔細觀看
.
接著來到苗圃的圍牆邊 被鐵絲網及樹林遮擋 難窺究竟
查這苗圃 是石門園區裡培植林木的重要場所 風景優美
將計就計 看到告示牌上光影絕佳 不也是苗圃的縮影嗎
.
如此還是不滿足好奇心 於是把相機伸入鐵絲網內
用一點臆測來取景 效果還差強人意
.
下了苗圃 就開始上登中指峰 連續的中度坡
走來讓心臟得以適度的舒展 中間有一塊池石 常有積水映天光
聽說這種滴水穿石功 必須千年以上的時間
.
過了中指峰 就接近休息站 在這之前會先經過"樹騰空"區
好幾棵樹長在立起來的岩石上 也堪稱一絕 可惜少有人駐足
.
這是溪洲山最大的休息站~愚公亭 位在中指峰的鞍部
.
假日遊客很多 大部份來自第三登山口 溪洲山的牌樓就設在此
為何不像石門山設在山下? 可能是強調溪洲山的精華就在稜線上
.
過了休息站 就往無名指峰上登
.
這無名指峰其實是新溪洲山 藉溪洲之盛名也打響了知名度
其實兩者高度差了一百公尺
.
這新溪洲山其實也有它的特色 首先是這裡是大石巨岩的集中區
必須在岩縫中穿梭而過
.
與巨石為伍 也有不同的感覺 過巨石如同過關斬將
.
穿小岩有似清點數量
.
第二個特色是這裡是水庫最佳的展望處 當一潭碧水穿破樹林
讓眼光帶動全身 解除了幾許疲憊
.
斜向一巨樹 恰與水庫群峰同方向 說明了自然界的呼應關係
.
安靜的湖水 讓大地都睡著了 這小島就如同一隻睡獅
.
秋陽創造出秀麗的山光與林色
.
正沉醉在水庫的湖光山色時 叉路到了 右轉是通往園區的溪洲公園
.
這條路是很均勻的石板步道 也是最近的回程道路
若覺得有損膝蓋 不妨選擇往左的小指峰步道
直走就通往霸頂 其間景觀也比較豐富
.
這壩頂之路 首先是"巨龍送客" 這一長形石 有如溪州山的模型
.
再就是"紅葉夾道" 緩階一路下 毫不傷膝蓋 走來無限暢快
.
也有豔麗的芒草 在巨石上揮舞著旗子 每一搖擺都是對山客的祝福
.
也有峰迴路轉的可愛階梯
.
路轉 視野也跟著轉 右邊突然映出水庫後池的藍色水光
比起水庫的綠水 更讓人喜悅 因為終於找到了天的顏色
.
接近荒廢的雲霄飯店之前 會經過一處舊的哨兵營房
大約可駐一個班的兵力 這裡左右視野開闊 以前應該是軍事要地
.
下到水庫環湖公路之前也是觀賞水庫的上乘地點
.
還有大壩及石門山的英姿 也一覽無遺
.
接到水庫的主線道路 更是一片翠綠 在這裡讓人找不到煩憂
順路而下 會接到溪洲公園的第四登山口 而回到坪林收費站
完成了驕傲的連峰縱走 若不登主峰 總計花費三個鐘頭
若不走大壩 則只要兩個半鐘頭
整個行程就此結束 謝謝各位網友的耐心收看
也期望溪洲路上 山畝能與您相遇 擺擺!
一
.
(七)結語
一
走過最多遍 表達卻最難
林木最複雜 收穫卻最豐
一
南段形如拳 北段須長腿
南拳而北腿 不只說武術
一
溪洲與石門 身心兩摯友
曾救我身體 更助我心靈
一
.
(八)展望
一
溪洲山向北展望 連峰之後又續延
續走白石與金面 更而到達五寮尖
連連綿綿廿公里 金面山系為名銜
中央山脈縮小版 差可比美聖稜線
形如秋刀魚 似戰鬥機 精彩可期
.
.
一
延伸閱讀
夢幻仙鄉---登山的至高境界
http://blog.udn.com/sammasliu/3899222
一
一
石門水庫系列
三峽氣勢在石門---(1)水庫擁勝景
http://blog.udn.com/sammasliu/4406905
山道經典在石門---(2)石門山新觀
http://blog.udn.com/sammasliu/4452257
典型越嶺在石門---(3)溪洲山縱走
本篇
楓情萬種在石門---(4)憶九九元旦
下篇
.
一
回響篇
.
(感謝綠荷惠贈詩詞一首)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巨人駐,溪洲名揚
神靈顯化,護佑山河
俯瞰塵世,澤被蒼生
連綿十里,九座連峰
.
山畝回覆
.
巨人橫躺 成就溪洲山
巨人立地 引導眾人攀
名山有心 化成多情樹
名山有靈 塑造象形石
綠荷有感 點出仙山隱
山畝有悟 續貼仙人照
仙老人:
仙帥哥:
一
綠荷再續一詞
一
石門水庫環溪洲
山中遍佈仙跡岩
登山客多無緣見
惟以寂然心世界
靜觀一草又一木
皆是佛陀清妙音
一
山畝回覆
一
山客簇擁在溪洲
山中妙景誰能得
似有佛陀梵音至
來自北海金瓜石
走過台灣山海關
再看溪洲已不難
欲解真相看過來
http://blog.udn.com/tw520/4499984
.
.
一
- 5樓. 幸福的白開水2010/10/31 22:43好詳細的紀錄
彷彿也跟您一起爬了山,看到水庫及週邊的一景一木!
您的觀察細微,
對自然美景也充滿想像力及童趣.
此文讀來相當豐富!
山 爬累了 一杯幸福的白開水 來的正是時候!
爬山要飲水 天經地義 見山能思水 世間最高境界
感謝您不厭其煩 隨山畝登山
也記得那白開水 永在身邊
更寄望那自然水 永在人間
山畝 於 2010/10/31 23:27回覆 - 4樓.2010/10/30 20:23晚安
靜靜欣賞著 您這石門 彷彿也走了一趟這山水
山畝 謝謝您 兔子感恩
兔寶寶 您好
謝謝您跟我遊覽溪洲山 山中的美確實值得再三體會
山畝幾乎每週都會走一趟 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看到了兔子 我想到了烏龜 今天在山上看到一塊烏龜石
旁有一隻兔孩子跟它比賽跑 真的很有趣
稍後我來貼圖~
山畝
山畝 於 2010/11/01 00:22回覆 - 3樓. 綠荷2010/10/28 17:34多謝山畝用心!這篇足堪稱:『溪洲山最佳導覽指引』
石門水庫環溪洲
山中遍佈仙跡岩
登山客多無緣見
惟以寂然心世界
靜觀一草又一木
皆是佛陀清妙音
山客簇擁在溪洲
山中妙景誰能得
似有佛陀梵音至
遠從北海金瓜石
走過台灣山海關
再看溪洲已不難
欲解真相看過來
http://blog.udn.com/tw520/4499984
山畝 於 2010/10/28 23:56回覆 - 2樓. 沉潛2010/10/27 21:11精采
哇…精采精采。尤其是兄台對各種樹木風姿的觀察與描述。十分逗趣。 - 1樓. 綠荷2010/10/27 21:10山巨人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巨人駐,溪洲名揚
神靈顯化,護佑山河
俯瞰塵世,澤被蒼生
連綿十里 ,九座連峰